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107章 黄邵之死
  黔陬乱局出乎李云义的意料,以至于他所率领的骑兵不过三十。

  轻骑驰援本就是极为冒险的事情,现在直面冲击千人的乱军,便是这些在辽东跟乌桓人作战,也能全身而退的健儿,也不免捏了一把冷汗。

  唯独在夹杂在军中的李云义自信满满。

  与黄巾数次交锋之后,他已经摸清楚他们的秉性。

  现在他更是看到城墙上面人头攒动,已经插上了独属于朱虚汉军的赤色战旗。

  上面娟秀黄天字样,更是龚都,郭天等人才会有的旗帜。

  “时不待我。”

  眼下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手,只要打断这一支乱军骨头,就能让这一军不在威胁黔陬。

  想到此处,他咬紧牙关,全然不顾自己病恹恹的身体,直直的朝着黄巾奔去。

  在乱军当中,独自一人反而会被当做猎物对待。

  黔陬北门,城关上刚刚将战旗插在城墙上面的军士听到如雷一样的马蹄声,他们先是狐疑,随后见到朱虚汉军才有的一身火红之色,都叫嚷起来。

  “援军到了!使君来了!”

  他们见状,留下数十人看守城墙,其余的纷纷跃了下去,朝城门涌出。

  “开城门!”

  正在关闭城门的军士不明就里,便被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我叫你开城门,出城迎击贼军!”

  这一军侯乃是朱虚老兵出身,从朱虚到黔陬,每一战他都身先士卒,才捞了一个军侯当当。

  现在眼见李云义驰援而来,他如何能在黔陬城中当那缩头乌龟。

  “诺。”

  那几个正拉着吊桥的汉子,立马将手中绳子缓缓放下,将城门推开。

  原本的天堑,立马变成坦途。城中汉军在这空档间,已经集结了二三百人,这些汉子由着自己的上官带着,心中也不胆怯,只是亢奋。

  此前龚都定下这般计策,他们无一知晓。事到临头他们才从上官口中知道黄邵不仁,想要诛杀自己。为了活命,不得不鲸吞黔陬,占据先机。

  现在黔陬几乎尽取,援军到来的讯息叫他们心中大定,只怕城外的黄巾逃的太多。

  朱虚汉军作战获得赏赐,俘虏与斩首同等。黔陬城中大量黄巾直接投降,军功分润的一千五百人身上,也没什么滋味。

  现在城外还有黄巾负隅顽抗,倒是叫他们兴奋起来。

  “城门开了!”

  黔陬城外的黄巾眼见即将关闭的城门再度打开,尽皆骇然。

  黄邵闻言,更是暗道一声不好。在他看来,如果城中汉军闭门不出,自己还有一线生机。

  可现在城中汉军不顾一切的杀将出来,自己这一支败军被前后两军夹击,哪里还有生路?

  念及于此,黄邵将仇恨束之高阁,领着周遭的亲卫便要远遁。

  可在乱军当中,他这几人在骏马之上,反而成了城中汉军针对的目标。

  “咻咻咻!”

  箭矢从城墙上面泼洒下来,数十支箭矢所能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却叫这一支败军更为混乱。

  人人都沿着护城河奔走,抱头鼠窜。

  此时李云义麾下的骑兵已经撞入乱军当中,从城门处波及于外的骚乱已经扩散到了全军上下。

  一边是惊雷般的马蹄声,一边是箭雨,人喊。

  因而在甫的一接触,这一支黄巾便无师自通的将手中武器丢掉,跪在地上,摇尾乞怜。

  在乱军中央,想要冲冲出重重包围的黄邵一开始便是李云义的目标。

  黄邵在乱军当中,鹤立鸡群。他胯下的战马高大,是他精心挑选的黑鬃马,价值不菲。

  往日在军中,军士们微微抬眼,便能看到黑鬃马之上的黄邵,往自家渠帅身边凑去。

  此刻两军交锋,黄邵特立独行,自然被李云义着重关注。

  “有无善射之人,杀了那厮,便能逼降这一军。”

  李云义看到黄邵身形威猛,下意识的问道。

  在他左右,尽是辽东来的健儿,他们与太史慈朝夕相处,年年跟北地乌桓人交锋,不善骑射的人,早就被淘汰了。

  当听到李云义军令,立刻便有三人从背后取下长弓,抽出羽箭,朝着黄邵射去。

  顷刻间,黄邵一声惨叫,从战马上面跌落下来,直叫他周遭的黄巾不能淡然,眸子当中纷纷露出惧色。

  “渠帅!”

  也有忠心耿耿的黄巾扑了过去,想将黄邵抢救回来。

  可黄邵胸前,肩膀分别中了一箭,鲜血止不住的外涌,眼见出的气比进的气还多......

  这时城中汉军再度分出百人出城,这一生力军加入战场,让本就处在崩溃边缘的黄巾彻底支撑不住。

  早先城中生乱,他们猝不及防下逃出城来,想要探明局势之后,再度入城。

  现在汉军再度逼迫而来,他们在黄邵的带领下,仍旧是投降的人,比顽抗的人多。

  眼下黄邵坠马,在大多数黄巾看来,天都塌了。

  投降成为唯一的选择之后,黔陬城最后的不安定因素,千余黄巾尽数投降。

  与之前归顺的黄巾不一样,这一部分的黄巾直接被李云义当做俘虏处置。

  他们的兵刃,甲胄被集中在一起,千余人更是被勒令要求人人都蹲在地上,严加看管。

  “死了。”

  从城中杀出来的军侯略一躬身,行了军礼之后,正色道:“使君,此人乃是黄巾渠帅黄邵,这城中八千三百七十一黄巾,都是他与何曼召集而来。”

  “敢问使君所带援军有多少人?莫不是全在这里了?”这一部跟随龚都南下的军士都对李云义身边的骑士颇为好奇。

  他们对太史慈的存在一无所知,只对这些骑士的出现,感到安心。

  “除了我这些骑士之外,后军还有一千五百,都是跟你们在夷安呆过悍勇。随后一旬之内,还有三千士卒南下夷安,作为后备。”

  李云义侃侃而谈,这一次南下,他虽然一直都在昌都,却经手了各项安排。

  从昌都退下来的千人,加上郭天的援军,他治下的两座县城,数十坞堡,也只能凑出三千人的援军。

  在挤的话,朱虚方向的守军质量数量都会大幅度下滑。

  “三千!”

  一听这个数目的援军,军士们的佩服更甚,他们都知道朱虚匮乏军士,本以为李云义能够抽调一二千人南下,就已经是极限。

  现在三千人的数目,足以让东莱形势残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