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934章 一日
  黄祖则根本不知道襄阳情况,他在新野城中瑟瑟发抖。在比刘表更早的时间,他就知道樊城陷落的消息。

  张允几乎是马不停蹄,在水寨还在激战的时候,就强渡汉水,出现在新野城外,说是劝降,实际上是最后警告。

  “樊城陷落,荆州水师半数归于大齐。尔等大汉叛逆,还不速速归降,将黄祖脑袋砍下,送给齐公?”张允谈不上兴高采烈,不知多少次说出这样的话。

  只是这一次跟之前有所不同,他身后有一个身高八尺的骑士,那骑士生的高大威猛,长期养尊处优,让他威严不弱于人。此刻远远眺望,又见到杀父仇人,孙策愈发暴躁不安。

  “黄祖小儿,你家孙策爷爷来了,有种出来一战!战场厮杀,生死有命!”

  城楼上,黄祖铁色铁青,不敢露出一丝一毫的恐惧。做人做事,最先要做的就是活下去。

  张允能背叛刘表,自己却不能,更不会!

  倒不是什么忠诚,而是利益相连,相互之间早就没有了界限。此刻若是敌对,过往一切,立马会荡然无存。

  当然,不能说的则是,新野满城人,所有人都不会被齐军格外针对,但这里面并不包含自己。自从一开始,齐军便直白的说出自己诉求,非要自己死。

  现在多一个孙策,自己要是下城野战,斗将,岂不是将性命拱手相让。

  且不说齐军是否会暗中作祟,伏击自己。单单是孙策一家人的武力值,他就早有见识。小霸王的威名,还是敬而远之。

  樊城陷落也好,荆州水师战败,哪有自己小命重要。

  纵然齐军强攻新野,也要带着许多人的脑袋。

  还有认为自己陪葬,那便不错。

  “笑话,吾乃江夏太守,为州牧镇守一方,岂能跟黄口小儿争斗。尔等军士,还不快擂鼓助威,压过齐军威风。”

  “孙校尉,这样真的有用吗?”

  城下,张允惴惴不安,他不会打仗,面对孙策的时候,底气不足。岘山一战,自己虽然没有全程参与,却也为孙坚之死,多饮了两杯。

  此事要是让孙策知道,铁定没有自己好果子吃。

  那可是孙策,在江东二郡杀得人头滚滚的小霸王孙策,他不是寻常人。

  “威逼利诱若是无用,才是怪事。新野城内存粮不足,等到战舰上面的床弩投石车取下,数轮打击之后,新野襄阳人心必乱。城中人待宰羔羊,一心求生,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孙策身侧周瑜唇红齿白,倒是比在扬州的时候,多了几分书卷气。他声音冷淡,好似事事都不关心,再无之前的热烈如火。

  张云转过头来看向周瑜,正要说话,却见一队骑士从南边奔驰而来。

  一应军士已经回首看去,只一眼便知道来人身份。他们默然注视,没有拜倒在地,而是一手握住武器,一手平在胸前行礼。

  “末将于禁,拜见主公。”

  于禁微微拱手,身边校尉军官一律拱手。

  周瑜鲁肃庞统三人当中,前两者拱手,后者却是信步上前道:“主公,荆州已定。”

  李云义闻言一笑:“诸位免礼,你我之间不必过多客套。至于士元,荆州平定倒是小事,孤以为治民才是关键。日后荆州诸多事物,还要你费心处置。”br>
  王朗是名义上,也是真正的荆州刺史,庞统则是暗地当中那一位荆州刺史。无论是资历还是年纪,庞统都没有担任一州刺史的资格,也不好去靖州担任州刺史。

  或许未来某一年,庞统会临危受命担任荆州刺史,但是现在他只能作为军师,随军坐镇荆州,是荆州名义上的第三把手,仅仅在王朗于禁下面。

  “分内之事。”庞统漫不经心的回答。

  “新野几日可破?”李云义再问。

  “一日。”

  “襄阳?”

  “五日。”

  一番对话,不过寥寥十数言,张允蔡和二人却是头一次见到庞统一般,惊诧之余,更多的是敬佩。甭管庞统有没有能力做到,敢在齐公面前说出这种话,已经是大放厥词。

  “军师,末将请命充当先锋,破新野,再破襄阳。”

  疯子!

  张允脑袋几乎炸裂,他跟被捆成粽子的蔡和不一样,看得见孙策眼中浓烈的煞气。

  一日破新野,五日破襄阳,全他妈是一群疯子!

  “伯符请战是为了复仇,此事自然应允。只是行军作战,当以保全自身为上,若为了些许叛逆负伤,大可不必。”庞统正色提醒。

  “多谢军师关心。”

  孙策拱手道谢,头一次在父亲留下的旧部,老友周瑜之外的人身上感到关怀。

  “敢问主公,蔡和如何处置?”

  除了张允,其他人兴致缺缺,对蔡和不了解,也不关心。这样的人,是生是死,都跟自己无甚关系。

  但是张允分外关心此事,小心翼翼的打量着素未谋面的齐公李云义,脸上挤出几分不显尴尬的笑容。他骨子里面的不安恐惧正在蔓延,目光只敢在脚尖徘徊,不敢直视齐公。

  “这等人处置也要问孤?一切依法从事。做错事情就该受到惩罚,刘表无能,是他的事儿,大汉还在。”

  “诺。”

  庞统拱手,张允心凉。蔡和是什么人,他再清楚不过。若是要依法惩处,他的脑袋必定保不住。齐军律法严苛,杀人偿命一条,就够蔡和死上十次八次。

  世家豪族子,手上没有沾染几条人命,才是怪事。

  “齐公恕罪,俺愿意,愿意将功赎罪。”

  蔡和忽的一声大喊,饥肠辘辘的身体用尽力气求生。

  “功过有军法官定论,你的生死不在孤手中,而在你过去做了多少坏事。”

  李云义大步离开,看也不看摊在地上,宛如死狗的蔡和。

  “走吧,准备攻城。”

  战争之前的准备繁杂,具体事务小吏忙碌内外,他们通晓军事,在庶务上面各自有各自擅长的地方。此刻聚在一起,让繁杂的工作变得简单。

  庞统说的一日,那便是真的一日,没有半分虚假蕴含其中。

  汉水北岸,大量战舰停靠,军士熟络的将上面的战争器械拆解下来,运输到河岸上面。一切都如同旬日演练一样。

  初次见到这一切的周瑜王朗虞翻难免惊愕,但鲁肃庞统早就知道齐公对工匠的重视,知道齐公等这一天,等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