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895章 乐进所思
  一盏油灯,将两个人影拖得老长。着甲巍然的孙贲忧心忡忡,他的脸上写满不安。投降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面对顾雍,他有一种自己被顾雍看透,算计的直觉。

  此时他揣着明白装糊涂:“齐公会给小人什么?”

  他换了称呼,将姿态放低。面对顾雍这样的世家子,寒素武人没有丝毫底气。又是败军之将,即将不战而胜。管他顾雍说得花团锦簇,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是一个降将。

  “齐公主宰天下,天下三分,其中二分都是齐公所用,可谓富有四海。校尉乃是大汉任命的官员,本就隶属于齐公帐下,何谈给什么?校尉若是有心,早一步归降齐公,日后封侯拜将也不在话下。”

  “多谢先生指点迷津。”

  孙贲做感激状,心中却是明白,顾雍没有资格给自己开出条件。自己在他眼中算是奇货可居的奇货,是助他更进一步的耗材。

  “此事事关重大,并非是我一人能够决断。还请先生稍等片刻,在此处呆上一夜,等到天明,小人必定做决定。”

  “好。”

  顾雍幽幽看向孙贲,只见他离开城楼,在城墙上面看着城外夜色朦胧,水光涛涛。

  吴县便是后世苏州,城外松江水一路向东而走。

  如此涛涛,无数时光葬入大海之中。

  他招来左右亲信,低声吩咐:“你们数人立刻出城,拜见齐军将校,就说本将愿意重归大汉。”

  他说罢,不再去看吊篮下城墙,而是用手搓着从豫州到凉州,无数征战厮杀,变得粗粝的脸颊,呆呆地看向远方。

  人苟活一世,有些东西的的确确比生死更重要。

  千百年的名誉,看的不是史家的笔,而是朝廷如何评价一人。齐军便是朝廷,他一人便是大汉。

  任你史家记叙在完善,只要一把火,就只剩只言片语。

  是夜,乐进按兵不动,并无强攻吴县的念头。

  面对跃跃欲试,想要在吴县城下立功的部众,他心中惭愧不已,却又不能将齐军上层不能名言的潜规则说出。

  齐军从青州发迹,一贯都是能不强攻城池,就不强攻城池。真有需要强攻的时候,会聚集兵马。器械,确保万无一失,才会强行攻城,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城池。

  吴县虽是吴郡治所,却没有被强攻的价值,一直以来,他都在等吴县不战而降。

  “总兵,真的不能强攻吴县吗?”

  校尉们心知肚明,没有开口。但都尉司马军侯等下层军官不知道。他们磨拳擦掌,早就做了死战的准备。

  到头来,大军按兵不动,每日消耗的粮饷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人人都知道齐军有钱,钱粮不缺。可如此靡费,还是让人吃惊。

  部分原本徐州军,吕布军成员,更是瞠目结舌,他们从军数年,一天两顿有时候都难以做到,更别说一日三餐,不是栗米饭,就是大米饭。

  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南方却不多见。后世部分地方一年两季,两年三季,就是夏天水稻,冬天小麦油菜。

  旱地当中小麦产量跟栗米相差无几,但也是一种粮食,在南方多山的环境当中,也能发挥大用。

  或许是吃的太饱,每当军事会议,他们都嗷嗷叫着请战。

  不料乐进态度一改,笑笑道:“强攻吴县没有必要,城中人请降,或许还有交锋的可能。谁愿意作为前锋,明日一早接收吴县。”

  “吴县投降了?”

  一群将校瞠目,万万没想到今夜被召集而来,是为了这事儿。

  “自然。”乐进情绪并无任何波动。

  “早在南下之前,行军部署已经确定,此战主力并非是徐州扬州驻军,而是东海海军。太史将军横击山阴,又封锁长江口,在娄县登陆。孙策军防线处处漏风,我等步卒唯一要做的便是将一个个城池占据下来,真要大战,还得日后平定巴蜀。”

  他看的十分清楚,荆州被汉水长江分割,一分为三。不出意外,荆州还是水军为主,步兵只是辅助。

  远在天边的交州也一样,海岸线太长的地方,有了强大海军,自然不会派遣大量步兵在官道上面缓行。

  南方唯独益州靠着长江,却需要大量步兵攻城拔地,才能占据。

  其他地方,大多不战而降。

  无他,民心所向。

  便是自己这样的东郡豪族,都更倾向于齐公治理天下,更别说其他人。

  汉末天下大乱,无论士庶,都处在浩劫当中,生死不由己。能够荡平乱世,让天下重归一处的,也就齐公一人。

  “好了,谁愿意前往?”

  “末将愿意前往。”

  校尉孙观请命,左近军侯秦宜路一共拱手。

  “此事便交给你们二人。”

  乐进冷峻的脸上并无任何高兴,只有默然。

  江东水师唯一的生机就是在大海上跟东海海军决一胜负,到齐军主场上面送人头。能够跨越渤海,东海,短距离航行的东海海军战斗力未必强于江东水师,但在海面作战,绝对占据优势。

  楼船面对艨艟,优势在我。

  一切敲定,乐进一阵唏嘘。

  大齐越强大,战争便越简单,昔日与袁绍曹操袁术交锋的时候,自己每战当先,登城作战丝毫不惧。现在当上徐州守备,总管一州之兵,得了总兵称呼,只有漫长枯燥的练兵,等待。

  南下,心念念的南下一帆风顺,孙策军步兵还未出现在战场上,便纷纷投降。

  眼下只剩丹阳,山阴城中的数支孙策军残兵还在抵抗,能够坚持多久,无人知晓。

  他一面想着太史慈张飞与自己一样,也在枯坐,没有进一步攻城,而在等待更多的好消息传来,全据一郡,先一步恢复生产。

  想到这里,他不禁哂然。明明都是一方悍将,张飞莽夫,悍勇天下少有人能敌。太史慈一杆长枪在青州也是赫赫有名。只可惜其人在统管水军之后,便少有与人捉对厮杀。

  连带自己,也变成屯田官。

  这般想着,他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做好准备,齐公或许会南渡长江,来吴县。”

  “齐公会来?”

  孙观有些不安,他跟李云义关系不好,往日有所交际。现在风水轮流转,自己成为李云义帐下一个校尉,官职不高,所部也只剩下三千军士。

  “吴郡已经几乎平定,齐公南下成为定局。翼德琢磨拿下丹阳,齐公想要丹阳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