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851章 牵连
  触碰过权利这一毒药的人,没人愿意撒手将到手的权力送给他人。比这个可怕的则是,失去权力,家族会面临没顶之灾。

  过去的敌人隐忍,直到这一次才出现,疯狂扑向自己。

  “来了来了,是荆州蒯良。”

  有人低语,认出来来人身份特殊,正是荆州派来的使者。皇帝停灵并非是单纯为了陵墓,其次便是为了广招天下诸侯,挖挖墙角,让他们知道大齐的强大。

  只有设身处地的体会,才能知道自己的抵抗有多了可笑。

  “那是孙家的人。”

  “汉中,益州的人也来了,不知道交州人来了没有。”

  好事者议论纷纷,各家各户都打出自己的旗帜,为的就是彰显自己主公对大汉的忠诚,赚取最后一点政治资本。

  大汉这只羊不能只有齐公李云义一个人没完没了的薅羊毛。

  也有其他人的一份!

  “不知道天下能不能在三五年内一统。”

  风向又变了,跟数年前天下乱战时的绝望不一样,当下的大汉境内,人心思定。人人都在猜想齐军还有几年才能平定大汉,还一个天下太平。

  “嘿嘿,以前不一定,现在要不了几年,大汉还是那个大齐。”看書喇

  周遭人议论纷纷,这让孙权愈发心悸。在他身前身后是衣甲鲜艳如同烈火的齐公亲卫,他们扛着一面面战旗肃然向前。甲胄是铁甲,轻薄且坚固,是一等一的骑甲,在江东,这等盔甲不过寥寥数十副。略显笨重的铁甲数量多一些,也不过二百副上下。

  在洛阳,打着陷阵旗号的精锐,人人披甲,玄色的甲胄在阳光底下依旧冰冷。这支步军就在后方,距离自己约莫百步。

  “出发!”

  随着一声呼喊,一队骑士,直逼洛阳城北,在旷野当中绕行一圈后,整齐划一的在城外列队。寒风冷冽,马背上的骑士却是巍然不动,静静看着一队文武护送着灵柩缓缓出城。

  北邙山,这是李云义重新为刘协选定的坟墓。

  东汉末年的乱世从北邙山开始,就应该在北邙山结束。

  尘归尘,土归土。

  早就等待的各地使节纷纷探头,做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只等灵柩下葬后,便忙于公务。

  什么祭奠皇帝,不过是顺带的事情,他们的目的还是想要见见那位大名鼎鼎的齐公,从中牟利。时间不等人,再等下去,天下统一,诸侯们手中的筹码就一点不剩了。

  诸侯也分三六九等,强势的不愿意投降李云义,弱势的却是想要在新朝当中谋取一个不错的位置。天下大乱不过数年,大一统的观念还未彻底消亡。

  总而言之,小诸侯们都迫切想要获得李云义的认可,获得更多好处。早一点与齐公见面,开出的价码就能多一点。

  来洛阳这几日,他们铆足劲儿,为的就是短暂的见面。

  杨修是一个不错的说客,他年纪轻轻,便温文尔雅,面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并无大国该有的桀骜,让人如沐春风。

  可实打实的承诺,却没有。杨修将一切会面都安排在了祭奠之后,理由很明确,天子葬礼很重要。

  煎熬从日出到日落,一直到回到洛阳城中,才告一段落。

  祭奠简化也只是在资金上面略作节省。从东周流传下来的繁文缛节并未街上多少,荀彧朗诵的悼文冗长,对刘协的怀念不到整个祭文的十分之一,其余都是在祭奠大汉。

  代表荀彧态度的祭文变成风向标,这位大汉忠臣的态度一直都是汉室忠臣的风向标,许多人听到悼文内容后,神色巨变。

  荀彧的态度很重要,某种意义上来说,荀彧就是汉室在大齐当中唯一的达官显贵,他放弃大汉,有如山崩。

  大汉的旗帜没了。

  在为皇帝守陵的士孙瑞闻言,更是一口老血喷出,命不久矣。

  ......

  洛阳城戒备森严,入夜之后火把将夜空照亮,人流缓缓入城。本应该有的宵禁,如同虚设。大量在城外逗留的达官显贵,百姓此刻都要入城。甭管他们乐不乐意,今天都在城外吹了一天寒风,受了累。

  李云义落在最后,静静看向城头上攒动的人头。人流如织,百姓云从,军士护卫秩序,才让队列缓缓前进。

  城下人马,孙权等人挤在一起,方才入城,便被几双如鹰的目光盯上。

  “朱校尉?”

  张庭目光如炬,一眼就认出来此人正是朱治,他身边的人自然是孙权。

  “敢问将军?”

  “将军?我可不是将军。这边请,齐公召你二人一见。”

  张庭笑吟吟的将两人从队伍当中请走,一路向东南前进,到了一处坊市,四野无人知道才道:“孙公子可知道会稽战事?”

  “知道、不不不,不知道。”

  孙权瞪大眼睛,一瞬间回过味来,自己大兄在天下人的精力都在洛阳时,对会稽发动齐公。他战栗,这种事情为什么不跟自己说一声?让自己早做准备,尽快逃离洛阳。

  “知道还是不知道?”

  “此事我等一无所知。”

  朱治面沉如水,他早就知道此事,下意识的站出来为孙权,也为了自己解释。只有装作无知,才能化解危机。

  “无妨,知道知不知道都是小事儿。片刻后齐公到来,还望你二人想清楚自己站在什么离场。是要陪孙策小儿成为大汉叛逆,还是做大汉的乌程侯。”

  孙策并未袭爵,官职也是袁术任命的。

  孙坚死后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被李云义按住不表。

  这里面的功劳大半都是贾诩,只有他在长安朝廷,能够暗箱操作。

  孙策只能自称乌程侯,自诩一个中郎将的称呼。

  从法理上来说,他就是铁骨铮铮的大汉叛逆。

  “逃吗?”

  张庭很快离开,留在原地的是数名卫士,他们看住大门,不担心孙权朱治等人逃跑。

  “往哪儿逃?”朱治深深叹了口气,眼下的孙权不过十四岁,遇事则乱,还不是是十万。

  “天下之大,你我无路可走。只能等待齐公到来,若是齐公不愿意惩戒你我,你我倒是还有一条生路。”

  朱治郑重其事的看向孙权,孙策这一步安排无非是将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面,免得孙家团灭。齐公李云义仁慈,只要自己跟孙权愿意当狗,绝对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