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739章 求援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云义笑笑:“正因为难,孤才想在长安就近设立工坊,修建驰道,让大汉州郡当中的联系更为紧密。至于收回成命,你且看看是孤做得对,还是你这鼠目寸光的家伙说的对。”

  一旁王粲马腾也是面面相觑,他们也算是鼠目寸光的人,谁都想不到李云义心中所想。哪怕是自诩最了解李云义的荀彧,也不可能一口答应修建前往巴蜀驰道的设想。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后世能够做到的事情,眼下去做,花费的人力物力是天文数字。哪怕人人都知道这样做对国家更好,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

  “主公必有自己思量,杜县令有空与主公争辩,说什么万万不可,不如多花费一些时间,让长安民生早日恢复。”

  王粲马腾不语,跟随李云义许久的张庭却是站出来,怒斥道。

  他以李云义为荣,根本不容许有人质疑李云义。

  他清清楚楚,从朱虚到现在,李云义就没有做错过任何事情。

  “诺,微臣多嘴了。”杜畿闭口不言,明白自己失言了。自己不过是一个县令,哪怕是长安县令,也只是县令。别说跟李云义平起平坐,就是站在一起,正面相对的机会都不多。

  更何况,齐公麾下能人辈出,像自己这样的人,何止百人。

  “伯侯所言不无道理,只是你最里面的工匠,与邺城工坊当中的工匠并不是一回事情。”李云义笑笑。

  “人类从历史上汲取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可能从历史上吸取任何教训。先秦时期,冶炼虽然不比不上当下。可我大汉今日可能像大秦一样,军士人人披甲,强弩硬弓不计其数?”

  “不曾。”杜畿摇头,他虽然惊诧李云义修缮蜀道的打算,本质上却不是反对,而是希望李云义更加慎重。

  当李云义说出先秦的一些数据之后,杜畿却又发现,齐公说的不错。先秦的确比现在更强。他是京兆杜氏出身,对上一个建都在长安左近咸阳的大秦十分了解。

  但这份了解却只是盲人摸象,并非真正了解大秦。

  现在问题来了,大家都知道大秦很强,可为什么这汉末大汉武备却不如大秦?灭六国之前的大秦比全盛时期的大汉可弱了不止一筹。

  难道是法家?

  “工匠。”李云义缓缓道出两个字来:“如今邺城一地工匠,每月能够打造铁甲百副,这个数目并非是极限,而是大部分士卒无法穿着重甲行军打仗。”

  他神采飞扬,工匠并非是打造战争利器的,他们也能够打造各项民生使用的器具。

  早些时候,盐铁官营,现在也相差无几的。

  经历过后世的种种变化,官营根本不能打破,尤其是当下。许多事情,只有让国家来做,资本无序扩张的危害,其实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田氏代齐,就是田陈氏有钱,把整个齐国买下来的故事。从那以后,商人地位越来越低。人人都看知道前车之鉴,要么将资本掐死在手中,要么将资本养大,一刀砍了。

  嗯,陈登就是田陈氏的后代。

  非只如此,当下绝大多数的世家豪族,纵然没有一个名声赫赫的祖宗,也要想办法攀龙附凤,找寻一个祖宗。

  可问题在于,眼下许多东西已经变成民间所有,想要强行用行政力量将其收回,遭受的阻力将是之前的十倍百倍。并非所有人都会心甘情愿的将权利交出来,把蛋糕送给旁人。

  要知道,天下百姓,人人都有自己的野望。人非草木,会被蒙骗,却不会人人都受摆布。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就会有数不清的人站起来反对自己。

  就在这人人都在等李云义的高谈阔论的时候,却见数名骑士远远奔驰而来,卷起一阵尘土。夏日炎炎,大地枯燥,笔直的官道上面灰尘不时扬起,随风吹散。

  此刻随着数名骑士到来,李云义左近的军士人人站直身子,目光远远眺望而去。只见那数名骑士见到队伍,立刻放慢马速,变成前后两队。后面数骑,前面只有一骑继续向前,在距离李云义三十步的时候,勒住战马。

  “长安来报!”那骑士拱手,双手奉上一封书信。左近的军士这才将手中长矛收回,站的笔直,让一旁小校接过书信,递到李云义面前。

  李云义不动声色,只是结果书信,一目十行。书信来自鸡鹿塞,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此地在朔方以北,乃是大汉最北面的城塞,早被废弃。

  只有少数人知晓这一地名,知晓大汉曾经兵锋直指塞外。

  吕布入鸡鹿塞不值一提,真正关键的内容在后面——数万鲜卑骑兵被堵死在鸡鹿塞之外,可能会绕行沙漠,直接南下安定,武威。看書喇

  这当然不是玩笑,而是现实。从鸡鹿塞往西,穿过沙漠便是居延海,居延海往南就是敦煌。

  时值秋天,只要沿河溪流,万余兵马也能够抵达凉州,与韩遂汇合。

  只是这样一来,原本人多势众的鲜卑人,注定成为韩遂附庸,二者地位就产生变化。

  军阀之间最直观的实力对比就是,谁的兵马更多。

  “主公,可是出事了?”王粲侍立一旁,并无看信资格。他见李云义半晌不言语,忍不住开口问询。按理说,这封书信应该先送到自己手中。可没人能够在李云义面前,先他一步获得紧急军情。

  “你看看吧。”李云义信手将书信递给王粲,笑笑道:“马将军,河套平原平定,朔方境内,鸡鹿塞以南的鲜卑人部落,十数万部众尽数归降我大汉。”

  “齐公,此乃大捷!”马腾脸色微变,他是凉州人,知道这十万余部众意味着什么。鲜卑人人人皆兵,真正投降,能够成为大汉子民的是少数。大部分的鲜卑人都没有资格成为大汉一员,而是战俘。

  “不不不,这只是开始。”李云义笑笑,不等王粲看完,便解开谜题:“数万鲜卑人聚集,就在鸡鹿塞外,这一封书信乃是温侯吕布求援的书信。”

  “鲜卑人胆敢与齐公作对!末将愿意作为马前卒,为齐公驱使。”

  “不急,你的任务是去番须关,他韩遂要战,便要他输得倾家荡产。”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