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719章 荀彧的选择
  “齐公。”

  “主公。”

  “夫君。”

  位于邺城,天下的枢纽,刚刚挂上齐公牌子的齐公府内大半都是公务用途,四进的院子,有三进都是办公场所,大量佐官,皂吏忙碌不休,将各处的公文汇拢送到荀彧等人手中。

  他们战战栗栗,每日忙碌,总算让天下多了一份生机。

  随着齐公李云义从长子归来,更加繁重的工作量下是显而易见的现实——并州平定。

  荀彧亲自迎接,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天文数字一样的粮秣,军械不断运输前往并州,新设立的雍州。一场即将开始的战斗,难以避免。

  劝阻?荀彧从未想过劝阻李云义做任何事情。自己并非是青州军,现在的齐军创始人,也不是股东。甚至自己加入齐军的时候,李云义已经成了气候,麾下文武不计其数。

  郑玄门下诸多弟子现在在各地任职,出任太守县令,便可见一斑。br>
  “夫人先去忙会儿别的,我与文若有话要说。”

  李云义冲着迎来的蔡文姬挤出一个笑容,旋即将心思放在荀彧身上。这位自己的大管家,比之前又苍老了许多。

  各地调集而来的资源,粮食,足以压死任何一个人。偏偏自己在处理别的事务,海量的压力只有荀彧一个人扛着。

  “诺。”

  蔡文姬微微颔首,一双美眸当中并无任何不满。恰恰相反,她看着李云义跟荀彧相谈甚欢的样子心中一块大石头总算放了下来。

  全然不知道蔡文姬心中想着什么的李云义看向荀彧,得了便宜还卖乖道:“多亏文若,我在并州长安,才能稳坐泰山。”

  荀彧一时无语,懒得接茬,只见李云义自顾自的坐下来,接过侍女送来的茶水,就开始顿顿顿。

  他忍不住道:“主公究竟何时安葬陛下?”

  李云义懒洋洋的抬头,揉着自己肩膀道:“这事儿不是我说了算,是宗正跟大鸿胪的人说了算。我只能将陛下交还给他们,督促修筑陵寝的官吏,尽管将先帝的陵寝修好,再将我大汉历朝历代的陵寝修缮一遍。”

  “董卓做的坏事太多,还得咱们这些老实人,一点一点修补回去。”他说着摇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让荀彧闭口不言。

  他们都清楚,荀彧想问的并非是先帝如何安葬,对长安城中身死的那位皇帝,荀彧等人并不认同。只是大汉四百年,自诩是继承自西汉的东汉臣子们,心念念的大汉不该就这样灭亡。

  可荀彧也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实力阻止李云义做任何事情。

  另一个时空曹操之所以忌惮荀彧,送出一个空盒子。归根究底还是荀彧代表的颍川系,在吕布袭取兖州的时候,保住了曹操的根基。官渡之战,更是只有颍川真心支持曹操,按时缴纳赋税,将粮食运输到了前线。

  荀彧在李云义手下,却只有高屋建瓴的身份,却没有独掌大权的机会,更没有不断推荐人才。

  有郑玄弟子的李云义平定冀州后,兖州后,不断获得地方世家豪族加盟,这些人身上没有荀彧的标记。幽州豫州的人才们,更是没有几个跟荀彧有所联系。

  李云义身边的谋士,程昱,荀攸,徐庶,庞统,前后四个人,没有一个人会选择重新挑选出来一个大汉皇帝。

  武将更是如此,李云义一手打造的青州军,如今的齐军只知道保境安民,对大汉的忠诚度几乎为零。被李云义提拔起来的将校,更是只会忠诚于李云义自己。

  究竟该怎么办?

  脑袋里闪过不知凡几的念头后,荀彧一阵无力。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到头来皇帝死了。

  “皇帝的事情日后再说,并州百万百姓,司隶加上雍州,三百万。一共四百万人在未来一年内需要大量粮食,这里不能出现任何缺口。”

  行吧,李云义主动妥协。

  荀彧是什么人,他再清楚不过。就像诸葛亮一样。

  他娘的一个汉臣加入一个反贼阵营,委实有些不合适。哪怕皇帝死了,大汉还在一天,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大汉忠臣出现。

  “孤从朱虚开始,披荆斩棘,总算到了今天的位置。三州数百万人嗷嗷待哺,亟需粮食。”

  荀彧默然无言,下意识的察觉到自己跟李云义有了距离。

  孤这个词汇,太孤独了。

  “文若若是不想参与这些糟心事,可以去地方治民,司隶校尉一直没有任命,都是大将军幕府在处理司隶政务。若是文若不想,也可以去颍川教书。”

  说着,他脸上再无笑容,仅存的情面随时都会被撕破。

  汉臣跟非汉臣的身份已经天然对立,退下去未必是坏事。

  “司隶倒是一个好去处。”荀彧苦涩一笑,早就知道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

  “好好想想吧,要是他姓刘的能够灭世家,诛杀豪强,守护边疆,让百姓不缺吃穿,是否还有今天的乱局。孤一路提到杀人,问心无愧。孤杀的都是该杀之人,庇护的百姓何止千万。”

  “时代再如何变化,汉人这一称呼也不会发生变化。若是有那么一天,我会记录下你我之间的谈话。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都会支持你。”

  李云义声音低沉,在人前,他反而更会表达自己的思绪:“在青州,你问我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当时我不知道,但现在我可以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大汉富足强大,未来百年内,只会越来越强。数代人都会享受你我眼下打造的一切。”

  “没有战乱,也没有欺辱。人人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

  “唯一可惜的是,孤没有生在百年前,能够协助光武横扫天下。而是在这乱世当中,不得不迈出那一步。”

  “孤想,文若不至于将自己打造的这一切,推翻吧?”

  荀彧咧嘴一笑,再无温润如玉。他拱拱手道:“既然齐公心意已决,文若今日便在司隶治民,天下如何变化,与彧再无关系。只是还请齐公,大汉四百年,无数刘姓,他们并无选择。”

  “我杀的人都是该死之人。诸侯,诸侯王们想要反抗,继续压榨百姓,他们就该死。他们愿意让出封国,改为郡县,我便许他们一条活路。”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