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变天了
  “上谕:着太子补东宫白羽卫之差。”

  一个穿着绯红袍的老太监站在东宫众人面前高声宣读梁帝谕旨。

  “殿下,接旨谢恩吧!”

  鞠合笑呵呵合上帛书,恭恭敬敬地弯腰双手递到了萧稷面前。

  “谢陛下隆恩!”

  萧稷沉声说道,双手接过谕旨,抬头看着鞠合,在王安的搀扶下起身。

  “殿下,罗尚书的意思是可以募兵,也可以去京畿三卫中挑选,陛下也同意了。”

  鞠合提了一句,脸上的笑容看起来令人很舒服。

  萧稷见他神色,言语间带着讨好之意,脸上也主动露出笑容,也不想得罪梁帝身边的这个大太监。

  “王安!”

  萧稷叫唤了一声,在他眼神示意下,王安心疼的从衣袖中拿出一锭金子。

  “这如何使得?”

  鞠合连连摆手,作为为梁帝处理各种暗中事务的太监头子,他对萧稷了解越深越觉得萧稷深不可测,特别是那一夜连杀多人都手段至今让他琢磨不透。

  之所以提醒萧稷,就是想在太子爷面前露个脸,留个好印象而已,要说是要太子爷的东西,他是万万不敢拿的。

  眼看着萧稷接过那锭金子,他连连后退,苦笑道:“殿下莫要为难老奴了。”

  只是萧稷已经将金子塞入鞠合手里,故意板着着脸说:“这是孤的一点意思,你不会不给孤面子吧!”

  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鞠合也就收下了。

  掂量着手中的金子,他不由得苦笑道:“谢殿下恩赏,老奴告退。”

  “公公慢走!”萧稷拱手。

  鞠合笑着还礼,转身出了东宫大门,脚步不由得快了些。

  王安和周季等人围了上来,喜笑颜开的在萧稷身边说些喜庆的话。

  鞠合马不停蹄的回来复旨的时候,勤政殿门口的长凳上,李传焕被打得嗷嗷哀嚎。

  他斜眼看了李传焕一眼,低头垂首,脸上闪过一丝冷意。

  勤政殿内,梁帝虽说在朝廷上吐血昏厥,但眼前丝毫不见其有病的样子,反而穿着常服,坐在前殿批着折子,丝毫没受外间李传焕的哭喊影响。

  鞠合入殿,先是行礼,然后恭恭敬敬的将所得的金子递到梁帝面前。

  “陛下,这是太子殿下所送,老奴不敢要!”

  梁帝一手拿着折子隔远了看,闻言抬头看着鞠合双手中的金子,眯眼笑道:“这臭小子倒是大方。”

  “太子仁厚大方,乡野皆知。”

  鞠合笑呵呵的说着好话,姿态放得很低。

  梁帝笑了笑,说:“太子给你的你就收着。”

  鞠合偷偷看了梁帝一眼,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这才松了一口气,心里也乐了,他们这些人去势之后,余下的爱好就只有金银和权力了。

  随后,梁帝摆手,鞠合退了出去。

  外间,李传焕晕了过去,被两个太监架了起来,正想拖走。

  鞠合见状,招手问道:“等等,李公公这是要被带到哪里去。”

  “回老祖宗,他被发配到将作监做活!”

  鞠合面色凝重的点头,挥手让他们把人带走。

  皇宫就是这样,有权有势的时候谁都想来巴结,一口一个老祖宗,等失了势,那些原本巴结的人恨不得上去多踩几脚。

  李传焕有今日,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他收回目光,掂量着手中的金子,晦暗的眼光多了几分神采。

  东宫!

  没去端河新村,萧稷叫来了骆经泰和庞柯。

  书房内,杜平和朱正二人分别给骆经泰和庞柯送上茶水。

  两人连连起身道谢。

  萧稷抬手让二人坐下,说道:“陛下谕旨,让孤补充白羽卫,恢复三千人制,且可以自己募兵,也可以在京畿三卫中抽取,你们两人怎么看。”

  骆经泰和庞柯对视一眼,前者神色微动,此前就听到风声陛下有意削减白羽卫配置,但现在陛下要补满白羽卫,证明太子还是圣眷不衰,后者却激动了起来。

  白羽卫一千人和三千人可是两个不同概念,后者所拥有的权力不是前者能够相比的。

  “殿下,臣以为从京畿三卫中抽调即可。”庞柯激动地说道。

  骆经泰也点头附和,“招募新人,训练起来成军较晚,若挑军中士卒,按照殿下给的练兵,数月即可成军。”

  萧稷点头轻抿一口浓茶,笑道:“此事交给骆经泰去办。”

  骆经泰起身拱手道:“殿下放心,臣亲自去三卫挑选。”

  萧稷抬手让其坐下,庞柯蹙着眉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这一幕让萧稷看在眼里,很能够理解庞柯想要在他面前表现的心情,但这事还得由骆经泰来。

  “庞柯!”

  萧稷叫了一声,庞柯里面恭敬的看着他。

  “后天孤要检阅,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萧稷问道。

  庞柯起身拱手笑道:“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候命。”

  “很不错,我这边有一些册子,你拿去看看,以后白羽卫的思想工作就靠你了。”

  萧稷说着,已经从桌子旁的抽屉里拿出一本五厘米厚的书出来,里面是他整理的一些东西,都是宣传忠君爱国思想的东西。

  庞柯走过去接手打开看看,疑惑的抬头看着萧稷,不解地问道:“殿下,这国歌是啥意思?”

  “这个!”萧稷沉吟一声,想了想,说:“这个孤还没想到,你和骆经泰两人合计一下,挑出一首能够激励士气的歌来。”

  两人对视一眼,不解其意,但也都各自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萧稷摆手,“你们先去做事。”

  两人拱手退了出去。

  萧稷扭头看见窗外的天忽然暗沉下来,走出去一看,原来已经变天了。

  王安急切的从外间跑了过来,“殿下,变天了,快些进去吧,免得受寒了。”

  萧稷点头,跟着王安进了书房,“三司什么情况?”

  “陛下对这次态度十分坚决,三司堂官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了,外间都在传吴王要造反,弄得吴王一党人心惶惶。”

  王安兴奋的在萧稷身边说道,有现代吃瓜群众那味儿了。

  “东宫防卫不能懈怠,以免吴王狗急跳墙。”

  萧稷听着窗外风的呼呼声,眼眸就像黑夜里烛火,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