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堂大乱
  春日的阳光温暖,清风轻抚大地,一夜之间,田野地间便抽出了片片绿色。

  端河新村。

  村口大树,鸟巢内,三只刚破壳的粉红色小鸟在巢里相互挨着取暖。

  清风吹动树枝上新出的绿叶,发出婆娑的声音。

  一只鸟儿从远处飞来,站在巢穴边上,巢穴内安静的幼鸟听见动静便一个个的张开嘴来,啾啾啾的叫唤着。

  树下,一辆马车停了下来,一个少年从马车上下来。

  在村口嬉戏玩闹的孩童一个个的围了上去。

  “殿下……”

  “殿下……”

  一个个奶娃娃昂着头,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萧稷。

  萧稷从怀里取出一把糖,塞到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手里,笑着说道:“拿去分吧!”

  糖在古代属于稀奇食物,只有士族才能享用,平民百姓很难有机会享用。

  端河新村的孩子是幸运的,背靠萧稷这一棵大树,生活条件比以往好了百倍不止。

  这群孩子得到糖之后,欢快的在树下分着糖。

  周季他们从别院拿着农具走了过来。

  “殿下,俺们都准备好了!”周季说道。

  萧稷点头,带着一伙人下地,至于城里的风雨,仿佛都与他无关。

  地里,萧稷在为所有人分发种子。

  周季看着手中的白菜种子包装袋,震惊地说道:“殿下,这就是东宫平时吃的大白菜种子吗?”

  萧稷瞅了一眼,点头道:“是的。”

  周季乐得合不拢口,“这玩意好,长得大!”

  他见过整颗的大白菜,一颗的大小比他拳头还要大一圈,他每次见着都十分喜人。

  在他看来,大就证明产量高,可以养活不少人。

  不仅仅是他这么认为,端河新村的百姓们也这么认为,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

  “俺这个是芫荽(yansui)种子。”旁边辛老七看着种子包装袋上的图案笑道。

  周季皱眉说道:“这东西太臭了,种他作甚,还不如多种些大白菜!”

  “你个糙汉懂什么。”辛老七怼了周季一声,回头笑呵呵的看着萧稷,说:“是吧殿下。”

  “对,你懂啥。”萧稷点头,嘱咐道:“老七多种些,种个半亩可以了。”

  辛老七笑着点头,和萧稷一样,他也挺喜欢芫荽的味道的。

  这时周全挤了进来,“殿下,这些种子都要种吗!”

  萧稷给的种子种类有些多,大概十几种蔬菜瓜果。

  “种!”萧稷点头,虽然他背包里的瓜果蔬菜多到他吃几十年也吃不完,但他更喜欢的是将它们都种出来。

  背包里的瓜果蔬菜虽然多,但毕竟来路不明,若真的有一天梁帝或者是王公大臣问起,他要怎么解释。

  和人家说神仙给的?

  这个理由一次两次可以,古人并不傻,多了反倒适得其反。

  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变成是自己的,让它们有了来路,他也安心。

  “大家手里拿着的都是从番外来的种子,有些可以直接种,有些需要和稻谷一样要先育种,就像周全手里拿着的辣椒种子就得先育种。”

  萧稷说到,特地重点说了一下周全手里拿着的辣椒种子。

  在座的除了萧稷,王安不怎么会农事外,其余人一出生就在和土地打交道,懂的比他们俩多了。

  周全看了看手中的辣椒种子,笑呵呵地说道:“辣椒可是个好东西。”

  端河新村几乎人人都喜欢吃辣椒,今年萧稷提供了辣椒种子,许多人家都种了一小块。

  随后,萧稷驱散了他们,“好了,你们去忙。”

  周季等人扛着家伙就往四周的土地走去。

  萧稷这边在悠闲的种地,朝廷上已经炸开了锅。

  本来今日不是朝会,但因为吴王的事影响太大,已经闹到人尽皆知的地步,梁帝不得不召开朝会,就连齐国的崔经阁都来兴师问罪了。

  “大梁皇帝陛下,外臣带着大齐皇帝的友好出使大梁,大梁皇子却在中途刺杀,伤我大齐官员性命,陛下若不给大齐一个交代,是想在来一个十年之祸吗?”

  崔经阁声音铿锵有力,咄咄逼人,在空荡荡的大殿上尤为刺耳。

  梁帝脸色阴沉,杀气腾腾的看着崔经阁。

  不仅仅是他,大殿上的其他人也是一脸阴沉的看着崔经阁。

  倒是魏国和蜀国的傅弼和孔逊都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

  十年前三国联军差点瓜分大梁,要不是当时魏国皇帝驾崩,国内动荡不安,魏国太后召回本国兵马后,蜀国收了大梁好处也退了回去,要不然,大梁早就湮灭在历史之中了。

  要说大梁上下最恨是哪个,就是眼前的崔经阁和已经死了的齐国权臣蒋褫了。

  “崔卿勿扰,朕定会给大齐,给你一个交代。”

  梁帝脸色阴沉的看着崔经阁说道。

  旋即,他看向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部门长官,说:“高衡、窦献德、马渊,朕给你们三天时间,务必查的水落石出。”

  刑部老大高衡、都察院老大窦献德、大理寺老大马渊三人出班应允,身上压力倍增。

  因为裹住吴王罪状的纸他们也收到了,这里面牵扯的人不是少数,三人说句实话,心里都是打摆子的。

  都察院老大窦献德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是有人想要搅乱大梁朝廷,还请陛下明鉴。”

  刑部尚书高衡也跟着拱手道:“陛下三思,此事或有蹊跷,昨日晚间京中文武百官都收到了证物,不排除是敌国想要搅乱大梁朝堂之举。”

  他说完,余光看向了大齐崔经阁的位置,意思不言而喻。

  吴王一系闻言,接连出班劝梁帝三思。

  梁帝的脸越来越阴沉。

  姚知行也站了出来拱手说:“陛下三思!”

  紧接着是兵部尚书罗时忠,“陛下三思!”

  有他们二人出面,余下中立的人也出班请梁帝三思。

  越王一系的人出班说道:“陛下,吴王作恶多端,中饱私囊,私售军械,此一桩桩一件件都有迹可循,吴王之罪,罄竹难书。”

  梁帝的脸紧绷着,眼神杀气腾腾。

  姚知行怒道:“陈痛之,尔之所言,是何居心,国之乱,乱于朝堂,尔等不知?”

  陈痛之是萧稼萧秆的舅舅,乃户部侍郎,四品大员。

  他冷笑道:“姚相所言难不成想要包庇维护这些国之蛀虫,吴王毒杀前太子、刺杀楚王、贪污军饷、私售军械,这一桩桩一件件难不成满朝诸公就当看不见?”

  怼完这句,他面色沉重地对着梁帝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见,吴王罪不可赦,按律当斩。”

  梁帝闻言,眼皮子直跳,瞬间怒火中烧,一股暖流涌上喉头,当即喷出一口浓郁鲜血昏了过去。

  “陛下……”

  朝堂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