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儿臣冤枉啊
  “听说了吗?吴王在宫门前跪了一宿!”

  “什么事儿啊?”

  “不知道啊!”

  “太子殿下来了,快走快走!”

  宫内的宫女太监聚在一起嘀咕,看见萧稷连忙低眉顺眼的站在一侧行礼。

  萧稷走过后,他们才慌张的离开。

  萧稷顿下脚步看着他们匆匆的背影。

  王安在一旁说道:“殿下,吴王昨晚就来求见陛下了,陛下没见,您看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萧稷的目光移到路边的树,看着那抽出的新枝,笑道:“不管陛下什么意思,反正萧稔这回肯定无解!”

  王安皱眉看了左右说道:“殿下别忘了,后宫还有一个郑贵妃呢!”

  自从陈贵妃因为周王的事情被梁帝冷落后,后宫的事几乎都是郑贵妃说了算,虽不是皇后胜似皇后。

  有郑贵妃帮忙,吴王的下场还真不好说。

  萧稷看向后宫的方向,那一块块琉璃瓦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

  世人都说皇宫好,却不知一入皇宫深似海,兄弟亲人似路人。

  萧稷冷笑说道:“大梁的开国太祖定下了后宫不许干政,郑贵妃还没有那个魄力去学前朝的武周皇帝。”

  王安绕到萧稷的另一边低头说道:“这可不一定,魏国朝政还被两个女人把持几十年了呢。”

  萧稷看着王安这么谨慎的模样,笑道:“这话在孤这里说说就行了,要是搁外头,被有心人听见,你早死了。”

  王安感觉后颈子一凉,连忙缩着脖子看着左右低声说道:“奴这不是提醒殿下嘛!”

  萧稷摆手无所谓地说道:“好了别说了,去叫周季他们等着,孤下学了就去端河新村。”

  王安瞪眼:“殿下,您还有心情去端河新村?您就不想看看吴王的结局。”

  “有啥好看的,结果不是已经显而易见了吗!”萧稷诡魅一笑,吴王所做那些,就算不死也无缘皇位了,紧接着他说道:“行了,快去准备,至于吴王的事,让朱正盯着就行。”

  说完,萧稷就抬脚离开了。

  王安站在原地,不解的摸了摸头,太子殿下太淡定了,还有心情去听姚知行上课,估计姚知行都没心思上课了吧!

  勤政殿。

  梁帝双手放进盆里沾了点水,李传焕连忙拿了一块干净的帕子上来。

  他拿起帕子擦了擦手,说道:“外间怎么样了?”

  李传焕不敢隐瞒,跟着梁帝后头说道:“回陛下,文武百官半数已经到宫门外侯着了。”

  “呵呵,明天才开朝会呢?”梁帝轻笑,背着手走到了前殿,“今天倒是来得勤快!”

  李传焕闻之头皮发麻,跟在背后说道:“陛下,要不宣百官入宫。”

  梁帝坐在宝座上,斜睨着眼看着李传焕笑道:“李传焕,你是朕在潜邸时的东宫总管,大朕十八岁,你跟着朕的年头也有好几十年了,你告诉朕,你觉得吴王怎么样?”

  他的笑宛如阎君,平淡之中却夹杂着令人恐惧的寒意。

  李传焕如置冰窖,连忙低头说道:“吴王殿下为人谦和,饱读诗书,深受士子和百官喜爱。”

  梁帝眼眸跳动,李传焕的话并没有让他感到意外,他淡漠地说道:“朕知道了,宣吴王觐见,其余人先侯着!”

  李传焕心脏蹦蹦蹦地跳,有种从鬼门关逃过一劫的感觉。

  他连忙转身离去。

  鞠合从后殿一侧走了过来,“陛下,户部尚书和越王联名上了折子。”

  说完,一份折子放到了梁帝面前。

  梁帝拿起来看了看,鞠合在旁边继续说道:“弹劾吴王殿下的折子已经递进了宫,姚相没有压着,让人送过来了。”

  “姚知行去了哪儿了?”梁帝边问边一目十行地看着折子里面的内容。

  “姚相去经筵阁给太子殿下讲课去了。”

  梁帝笑了笑:“这小子心态可以,这次也的确是拿到了吴王的命门,越王也不错,不声不吭就干了这么多事,都不愧是朕的种!”

  他手中的折子扔在桌面上,激起一阵烟尘,在阳光下特别的明显。

  这话鞠合没敢接,躬身站在旁边。

  “去吧!”梁帝听见外面的脚步声,挥手说了一句。

  鞠合拱手离开前殿。

  不多时,李传焕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陛下,吴王带到了。”

  “宣!”梁帝甩着衣袖,端正的坐着,帝王之威不经意间就从眉头散发出来。

  李传焕得令,扯着嗓子高呼:“宣吴王觐见。”

  殿外的萧稔跪了一夜,双眼血红,闻声不由自主的整理了衣物和额头上的发丝,然后走入大殿五体投地的跪在坚硬的地板上。

  “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梁帝平淡地看着萧稔。

  这一看就是许久。

  萧稔头紧贴着冰冷的地面,还未三伏天,后背和额头就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时间越久,他心里就越忐忑越没谱。

  李传焕也是紧张得不行,站在梁帝身边,大气都不敢出一个。

  许久梁帝才开口说:“你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啊!”

  萧稔闻言,立马就崩溃了,连忙直起身体,痛哭流涕的膝行上前,嘴中嚷嚷道:“父皇,儿臣一时糊涂,请父皇开恩。”

  “开恩!”梁帝声音质疑,脸色瞬间铁青,将桌面上鞠合送过来的折子推下了桌,怒道:“你让朕怎么开恩,这些都是弹劾你的折子!”

  折子洒了一地,一份折子落到萧稔面前,萧稔惶恐的低下了头。

  “投毒杀兄、暗杀楚王、下毒暗杀太子,还敢给朕的饮食里面下毒。萧稔啊萧稔,你说还有什么是你做不出来的?”

  “父皇冤枉啊!儿臣从未投毒害过兄长和太子,也没刺杀过楚王,更没有在父皇的饭食里面下毒。儿臣本本分分,请父皇明鉴。”

  “这么说是朕冤枉你了!”梁帝轻笑地看着萧稔。

  萧稔抬头,委屈巴巴地诉苦道:“儿臣冤枉,这些都是别有用心之人诽谤儿臣,目的就是挑拨儿臣和父皇以及其他兄弟的关系。”

  “你看看这个吧!你给朕解释解释?”梁帝将萧稼和卢闻颂联名上书的奏折扔到了萧稔面前。

  萧稔打开一看,瞬间脊骨发凉,不由得哆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