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七十四章 新的炼铁法
  嘎吱!

  书房房门打开,屋外将双手拢进袖子之中的王安将手抽了出来。

  萧稷出了房门,王安见他神色有些低落,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你这是咋了?”

  萧稷呼出一口气,道:“没事!”

  见萧稷不肯说,王安也没敢追问,“殿下,那咱们现在还去工部吗?”

  萧稷笃定道:“去!”

  随即主仆二人又出了东宫。

  回到工部,雷敏也已经回来了。

  听到萧稷来了,他主动去找。

  “殿下,臣那边已经在让他们分工协作了,估计明天就有结果了。”

  雷敏站着萧稷面前主动说道。

  萧稷点头,继而问道:“雷侍郎,孤想问问咱们大梁铁的产量如何?”

  雷敏略微思索了一下,十分慎重地说道:“大梁目前的铁产量一年在三十万斤左右。”

  “这么低?”萧稷诧异,他本以为大梁每年产铁至少得上百万斤以上,但没想到会这么低。

  “能否带孤去看看!”

  雷敏没有迟疑,带着萧稷出了工部。

  大梁冶铁是朝廷直营,民间禁止个人私自开采冶炼,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前朝的原因,因为前朝律法支持民间冶铁,导致民间冶铁的家族不少。

  铁在每一个王朝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所以前朝末期,各地藩王手中拥有大梁的冶铁资源,再加上朝廷糜烂,至使地方藩王兵强马壮,这才会被三国瓜分天下。

  所以大梁和三国开国时都明令禁止民间私自冶铁,一经发现,夷三族。

  所以才导致铁的产量变得很低,大梁盛产铁矿,在四国之中当属第一,但每年的铁产量也堪堪不过三十万斤,可想而知其余三国的产量也高不到哪里去。

  因为冶铁的作坊离工部很远,所以萧稷他们都是坐马车去的。

  花了不少时间来到冶铁的作坊,发现这里有重兵把守,还未下车,在车上萧稷已经闻到了空气中刺鼻的味道。

  随后两人的马车被守卫拦下。

  雷敏亮了身份,带着萧稷和王安进了作房内部。

  大梁采用的还是煤炭炼铁,而且炉子都是低矮的炉子,和萧稷知道的高炉炼铁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仅仅是一眼萧稷就知道大梁工艺现在存在的问题了。

  相较于前朝,目前四国的冶炼工艺没有丝毫的进步。

  “雷卿,现在还有其他高效提高铁产量的办法没有?”

  萧稷看着忙着将铁矿石铲入炉子里的工匠们,沉声问了一句。

  “没有,炉温已达到顶峰,很难再升上去。”雷敏摇头,联想到先前萧稷提出的流水线作业法,便问了一句:“殿下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有。”萧稷点头,“不过这需要验证。”

  雷敏眼前一亮,“臣愿闻其详。”

  萧稷说道:“高炉冶炼法,通过焦煤使炉温达到更高的温度从而提高铁的产量。”

  “焦煤为何物?”雷敏的注意力十分敏锐,一下子就抓到了萧稷话中的重点。

  萧稷从袖子中取出一摞厚厚的图纸递给了雷敏,图纸上面都标注清楚了。

  雷敏接过来一看,打开的瞬间就被精美的图纸所吸引了。

  他本身就是干这一行的,又在工部沉浸多年,一双慧眼就看得出眼前这个图纸要表述的意思。

  “殿下,这图是何人所做?”雷敏呼吸急促,握着图纸的手都在颤抖,可见他是有多激动。

  不等萧稷回答,他就再次开口道:“想这等人才,不出仕实在是太可惜了。”

  王安闻言得意地说道:“雷侍郎有所不知,这图都是太子殿下所作!”

  “什么?”雷敏震惊,不可置信的看着萧稷,要知道这精细的图纸没个几十年的钻研是画不出来了的,一笔一划都巧夺天工,堪称完美,怎么可能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所化。

  就算是生而知之也不可能!

  反正他是不信。

  但萧稷却谦虚地说道:“随手所画,也不是太难。”

  这下雷敏哑口无言,怎么看梁稷都不像那个能画出来的人。

  不过他也没有深究,就当是给萧稷图纸那个人不愿意透露吧。

  “殿下,有这图纸,臣相信铁的产量将会往上翻几番不止。”

  “雷卿格局小了。”萧稷笑道,何止是翻几番,那将是一个质的飞跃,高炉炼铁的效率可不是吹的,现代95%的铁都是用高炉冶炼的。

  “格局?”

  雷敏不解萧稷口中的格局是啥意思,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萧稷亲昵的拍着比他高一个头的雷敏肩膀,说:“雷卿,图纸我给你了,你看着什么时候先检验一番,事成了陛下铁定给你一个大大的奖赏。”

  “臣不敢居功,此法若成,都是殿下的功劳。”雷敏连忙说道,由此可见他的品性之正。

  萧稷对雷敏十分满意,接着说道:“高炉炼铁法能提高铁的产量,但要提高铁的质量,这还得另想办法。”

  雷敏思索道:“目前军中少部分的使用的都是百锻钢,要想提高钢的产量,恐需要更多的人手。”看書溂

  现在大梁乃至其余三国使用百锻钢都是人工对生铁反复的捶打然后用柳树一起煅烧增加铁里面的炭含量。

  这种方法十分繁琐,而且耗时耗力,军中用得起百锻钢的少之又少。

  萧稷皱眉,要说铁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那么钢的出现将会把一个民族推到这个世界的顶峰。

  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铁的产量提高了也不行,还得提高产钢的技术。

  而现代炼钢的技术又不适合现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大梁,所以只能另辟蹊径。

  “此事容孤回去想想,卿这边先试试高炉炼铁的效率。”萧稷说。

  “诺!”雷敏正色的拱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尝试了。

  萧稷看得出他内心的蠢蠢欲动,也表示理解,便笑着说道:“天色不早了,孤就先回宫了。”

  “恭送殿下!”雷敏拱手,亲自将萧稷送到工坊外。

  等萧稷一走,他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作坊,将作坊内的老工匠们都召到了一起商议高炉炼铁的可行性。

  萧稷坐着马车慢悠悠的回宫,中途碰见皇帝出行的仪仗。

  马车内的萧稷陷入了沉默,让王安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