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六十二章 正旦大朝会
  朝天殿。

  大梁举行重大礼仪的地方。

  每年的正旦大朝会都是在这里举办。

  天蒙蒙亮,寒风吹动檐脚的铃铛叮铃作响。

  呜呜呜!

  随着午门发出沉闷声响,大门缓缓打开。

  文武百官噤声,神情庄严肃穆的整理朝服,理清身上的褶子。

  由萧稷和姚知行打头,率领百官入门,过了金水桥,再拾级而上,来到朝天殿外。

  辉煌的朝天殿大门紧闭,那刻着“朝天殿”的匾额遒劲有力。

  殿门被禁卫推开,露出宽阔的大殿。

  “太子殿下,请入内!”

  姚知行站在一旁,郑重地说道。

  萧稷颔首,挺胸抬头,心跳加速,眼前旒冕微微晃动。

  他深吸一口气,迈着步子跨过那高高的门槛。

  殿内的地板光滑透亮,左右皆整齐的放有矮几蒲团。

  他看着最里面那张代表着至高无上的位子,缓缓走去,在旁边,还有一张小的矮几。

  姚知行带着百官入殿。

  “陛下驾到。”

  李传焕的声音从御座背后的墙后传来。

  众人眼睛看向左边。

  梁帝身穿象征帝王的衮袍,头戴十二旒冕,腰缠玉带,不疾不徐的走来。

  他脸色平静,目光坚毅的走上台阶,在群臣的目光中走到御案后。

  群臣齐齐躬身行礼,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音:“臣等恭迎皇帝陛下,陛下圣安!”

  “朕躬安!”梁帝声音浑厚地说道,坐下后,抬起双手往下压,道:“都坐。”

  紧接着看向萧稷,“太子到朕身边来。”

  “是!”萧稷拱手应允,提着衮袍小心翼翼的走上台阶,坐在梁帝身边右手边的位置。

  待群臣坐定,梁帝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说:“去年诸臣工都辛苦了,新年新气象,朕希望新的一年诸卿再接再厉,开源节流,为国库增收。”

  “臣等领旨!”

  群臣坐着拱手。

  梁帝笑着挥手,礼部侍郎夏鸿便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李传焕托着一叠厚厚的圣旨站在他的旁边。

  群臣见这么多的圣旨,也是大感意外。

  只见夏鸿对梁帝拱手后,转身拿起第一份圣旨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

  敕曰:朕御极二十载,门下省尚书左仆射姚知行地胄清华,风神俊悟,立志温裕,局量宏雅。爰自义旗,早参缔构,冥契所感,实资同德。譬兹梁栋,有若盐梅,翊替绸缪,庶政惟允。特进太子太师。”

  夏鸿念完,看向一旁的姚知行。

  姚知行出班,脸色郑重的拱手,“谢陛下恩典。”

  梁帝笑道:“太子顽劣,还需太师辅导。”

  姚知行看了看萧稷,“臣当不负使命。”

  梁帝笑着点头,姚知行落座。

  群臣内心却翻起滔天巨浪。

  太子当了十多年,太子太子这一头衔一直悬而未落,没想到今天却给了姚知行。

  群臣不解,从一个月前开始,梁帝就对太子的态度大改,如今更是给太子找了一个大佬,这让他们觉得梁帝是不是不想换太子了。

  这让有些人心里大急,不由自主的看向萧稔和萧稼。

  萧稔此时脸色也绷不住了,脸色铁青地看着萧稷。

  萧稼脸色倒是没什么变化,内心却越发沉重了。

  紧接着,夏鸿再次拿起另外一份圣旨。

  “今冬天灾不断,百姓艰难,在此危难之机,太子萧稷、吴王萧稔、越王萧稼赈灾有功,赏钱万贯,以兹鼓励,望尔等戒骄戒躁,戒骄戒躁,勿嗔勿怨,砥砺前行。”

  相比于前一封圣旨,这一封就寻常得多。

  萧稷起身,萧稔就萧稼出班,一通行礼:“谢陛下。”

  梁帝微微颔首。

  随后,夏鸿又是拿起一封圣旨念了出来。

  “上谕:

  太子机敏,吴王博学,越王贤达,准其入六部参机要务。”

  短短几句话,让大殿内一片哗然。

  吴王派和越王派官员齐齐起身高呼,“陛下圣明!”

  吴王阴沉的脸也因此绽放出笑容。看書喇

  昨天他本来以为只是让萧稷一人下六部,没想到今天却有自己的名字。

  越王也有些惊讶的看向梁帝。

  昨天梁帝可不是这个意思,今天忽然改口,肯定是有人给他说了什么。看書溂

  想到这里,他看向狂喜的吴王。

  梁帝这时看向萧稷问道:“太子,你想去哪一部?”

  “儿臣任凭陛下安排。”萧稷无奈地说道,自己这个便宜老子可真会给他找事干。

  梁帝转头看向萧稔,“吴王,你想去哪一部?”

  吴王拱手道:“陛下,儿臣想去吏部。”

  梁帝皱眉,心中心思电转,点头答应:“准!”

  “谢陛下!”

  萧稔大喜,吏部掌管天下官员升迁,这样他就有机会在一些重要职位上下手了。

  吴王派的官员一个个喜不自胜。

  越王派的心急地看向萧稼。

  “越王你呢?”梁帝问。

  “儿臣想去户部!”

  “准!”梁帝答应。

  越王派的心松了一口气。

  随后,群臣看向萧稷。

  萧稷见状,笑道:“既然这样,儿臣就去工部吧!”

  “工部?”

  梁帝诧异,他以为萧稷会选兵部,毕竟兵部尚书和萧稷关系还可以。

  但他万万没想到萧稷要去的是工部。

  越王不解的看向萧稷,工部在六部之中,地位还不如礼部,算是清水衙门,萧稷去工部着实让他有些想不通。

  工部尚书曹安民也是一脸诧异的看向萧稷。

  梁帝看着萧稷神情,并没有看出端倪,只能点头答应:“准!”

  随后,李传焕甩着拂尘,站在殿下大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他话音刚落,就有人开口了。

  “臣有本要奏!”

  却是大理寺卿马渊出班了。

  群臣见状,就知道正事来了。

  梁帝面无表情的看着马渊,“准奏!”

  马渊从衣袖中拿出一份厚厚的折子,李传焕殷切的下来拿着送到梁帝面前。

  马渊肃然拱手,声音洪亮地说:“禀陛下,据周王长史魏常口供,周王荒淫残暴、强抢民女、强征土地、滥杀无辜、藐视朝廷律法,折子上都是周王所犯罪证,按大梁律法,当斩之。”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群臣看着大理寺卿马渊。

  还是你会说,居然敢叫皇帝杀自己的儿子。

  梁帝看了马渊的折子后,一张脸都黑了下去,周王犯的事死十次都不止。

  但虎毒尚不食子,他又不忍心杀自己的儿子。

  只能寒着声音说道;“周王移交宗人府,至于其他涉案人员,按律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

  马渊心中松了一口气,拱手应允,“诺!”

  “还有事吗!”梁帝虎眸环视四周。

  “臣有事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