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三十一章 梁帝要指婚
  入夜后的天不再下雪了,天空一反常态的明朗,漫天繁星璀璨,一轮圆月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勤政殿内灯火通明。

  梁帝看着眼前的姚知行,笑着说道:“朕记得爱卿的孙女也到了许亲的年纪了吧!”

  姚知行点头,不解梁帝召他来难道就为了问这个?

  “臣的孙女还有半月就满十六了,正是许亲的年纪。”

  梁帝脸色挂着祥和的笑容,“朕闻她素有贤名,端庄典雅,乃京中少有的才女。”

  姚知行听梁帝这么一说,就知道打的是什么主意了,他眼眸深邃,脑海中极速的掠过成年和即将成年的皇子,顿时就想到了萧稷身上。

  “回陛下,都是外人瞎传的,灼华她德行算不得什么才女。”

  他这么说也是谦虚,但更多的话是在说他孙女不敢高攀。

  “爱卿说的什么话,哪里有这样说自己孩子的。这样,朕给她定门亲事。”

  梁帝这是要硬来了。

  姚知行苦笑,“臣先行谢过陛下,不过臣的孙女是个有主见的,臣得去问问她的意见。”

  梁帝笑骂道:“行了行了,朕也不和你打哑谜了,太子今年十六还尚未选妃,朕打算和爱卿做亲家。”

  “……”

  梁帝的直接让姚知行不由得在心里盘算起来。

  太子以前的表现差强人意,不过今日朝堂上初现峥嵘,而且行事看似疯狂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一下子就炸出了朝堂上和他对立的大臣公卿,顺带还测出了梁帝现在并没有要动太子的意思。

  紧接着在太子被禁足的时候又找他谈婚事,可以看出来,梁帝始终是站在太子那边的。

  “陛下,此事容臣回去问问灼华。”姚知行沉思了一下开口道。

  梁帝也没想让姚知行立马答应,闻言也是点点头,回头对李传焕说道:“回头拟旨,就说因朕的疏忽没教好太子,加封姚知行太子太师替朕教导太子。”

  “诺!”李传焕连忙躬身应允,低头的那一瞬间他的脸都变了色。看書溂

  梁帝不仅要和当朝左相联姻,还要封其为太子太师。

  要知道,梁帝在潜邸时姚知行就是太子太师,深得梁帝倚重。

  这个信号让他直呼不妙,想着等会儿得把这个消息传给吴王。

  姚知行闻言也愣了,刚想开口,就看见梁帝真挚地对他说:“爱卿,太子不是一无是处,就麻烦你多多教导了。”

  “臣……”姚知行沉吟一声,无奈地拱手应允,“臣领旨。”

  梁帝笑了笑,看着姚知行说道:“爱卿还没用餐吧,留下来陪朕吃一顿。”

  “谢陛下。”

  随后梁帝让李传焕去传膳,李传焕在去御膳房的时候抽空让自己的亲信将先前梁帝的一番话传了出去。

  梁帝陪姚知行吃了一顿难以下咽的晚饭。

  等姚知行辞别,梁帝看着面前冷冰冰的饭食,第一次觉得是如此的难以下咽。

  “御膳房的厨子是何人?让他给朕做个火锅来。”梁帝怒道。

  李传焕看见梁帝的神色,不由得苦笑起来,“陛下,火锅恐怕他做不出来。”

  “不会做就让他去学,正好太子不是在教他东宫的厨子吗,送过去让太子一并教了。”

  “是!”李传焕拱手,立马就去吩咐了一句。

  “太子现在在做什么?”梁帝又问了一句。

  李传焕想了想,道:“王安他们在一元湖打了一条大金鲤,殿下说养着今天晚上做烤鱼,想必此时在吃烤鱼吧。”

  “……”

  梁帝闻言只觉得三尸神暴跳,老子在为他的终身大事操心,这混小子倒好了,躲在东宫吃好的喝好的,全然不顾今天胡闹后的结果,真是气死人了。

  他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自从昨天吃过了东宫的一顿火锅后,他的味蕾就被彻底征服了,本想去东宫蹭饭,转念一想又算了。

  皇帝天天去儿子那蹭饭吃,这说出去多多少少有些不好。

  只能是先忍忍了。

  让李传焕把东西都收走,梁帝闷闷不乐的拿起奏折看。

  ……

  一辆马车从皇城外驶出,缓慢的走在宽阔的石砖路上,车轱辘滚滚向前,马车晃晃悠悠向前行驶。

  马车内的姚知行闭着眼打盹儿。

  过了一会儿一个声音从外面传了出来。

  “相爷,到家了。”

  姚知行掀开帘子,在老仆的搀扶下了马车。

  盛京城内有十三个坊市,姚府就坐落在里皇城相隔两个坊的天行坊里。

  姚知行进府,绕过照壁,就对身边的老仆说道:“叫东圣过来。”

  姚东圣是姚知行大儿子,现在在大理寺任寺丞,正五品官职。

  不多时,一个长相俊美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儒袍来到姚知行的书房。

  “父亲!”

  姚东圣高八尺,拱手躬着身子行礼,抬头后面容俊美,眼神坚毅,脸上的八字胡给他添了几分威严。

  “坐!”

  姚知行让姚东圣坐下。

  姚东圣到姚知行下首坐下,看着自己的父亲,问道:“父亲见了陛下,回来就找儿子,可是有什么事情?”

  姚知行脸色平淡地点头,“的确和你有关。”

  “什么事儿?”姚东圣皱眉,今日朝廷上的事儿他也有所耳闻,他的上官下朝后也召见了他们,吩咐了一些事儿。

  但太子和周王的事和他一点也不沾边啊!

  姚知行看着姚东圣皱眉思索,径直说道,“陛下要给灼华指婚。”

  “什么?”

  姚东圣和外面同时有个声音响起。

  “……”

  姚知行听到门外的声音,抬眼看去,只看见门口一个黑影迅速的矮了下去。

  门口,一个身穿鹅黄色长裙,披着雪白袄子的少女捂住身边侍女的嘴,拉着她就连忙跑开了。

  里面的姚东圣回头看了看,看见两个人影走过,回头对姚知行吐槽道:“父亲,灼华这丫头太跳脱了,敢问陛下是要和谁指婚,我好上门去说说。”

  “说啥?”姚知行瞪了姚东圣一眼,“陛下要给太子和灼华指婚,你去找陛下说什么?”

  门外,两个少女猫着腰在墙角竖着耳朵听着。

  鹅黄色少女的手捂住侍女的嘴,白嫩的耳朵贴着墙,一双桃花眼瞪得大大的,专注的听着里面的动静。

  “太子,怎么会是太子殿下?我不同意!”

  里面的姚东圣激动地说道,头摇成了拨浪鼓。

  早年他就觉得太子平庸,就转投吴王身边,把宝都押在了吴王身上。

  姚知行虽然中立,但年事已高,没多少年可活,所以他为了谋出路,早早就搭上了吴王这条船。

  这事姚知行也知道,也算是默许。

  但如今的太子初露锋芒,谁是最终赢家还尚未可知。

  “你知道陛下是如何和我说的吗?”姚知行拧着眉捋着胡须说了一句。

  “说了什么?”

  姚东圣问着,就听见外间传来一个声音。

  “小姐,你们躲在这里干什么?”

  两个少女立马落荒而逃。

  姚知行和姚东圣两人面面相觑,前者捋着胡须眉眼含笑,后者脸上则带着愠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