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九章 朝会(二)
  东极殿。

  大梁历代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

  梁太祖开国时就定了天天举行朝会的规矩,但后面的皇帝觉得天天要上朝实在是太累了,正好朝臣也顶不住天天上朝,遂又改成了三天一小次,五天一大次。

  可后面的皇帝觉得三天五天太频繁了,遂又改为不定时,有重大的事才开。

  直到现在的梁帝继位才把三天一小次,五天一大次的朝会恢复。

  当今梁帝是个勤政的,御极二十载,朝会就未断过,大梁在他的手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按道理老子英雄儿好汉,萧稷应该也是一代明主,可偏偏萧稷的表现不尽人意,不仅梁帝有些失望,文武百官也失望,所以才会有诸多皇子成年了还留在京城。

  萧稷推开东极殿大门,宽阔的大殿映入眼帘,一排排矮几蒲团整齐的布置在殿中。

  大殿尽头,是台阶,台阶上是一把宽大的龙椅,在旁边还摆放了一张矮几。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空荡荡的大殿顿时热闹起来。

  “陛下驾到。”

  龙椅背后的大殿内侧,一个高亢尖锐的声音传来。

  文武百官站在矮几一侧,只看见梁帝身穿黑色帝王衮袍,头戴九疏冕,威武不凡的迈着虎步拾阶而上,端坐在龙椅上。

  “臣等叩见陛下。”

  萧稷跟着百官叩拜,洪亮的声音震得东极殿瓦片上的积雪晃动几下。

  “众卿免礼。”

  梁帝抬手说了一句,无喜无悲的脸上在看见殿下的萧稷时,多了几分诧异。

  “谢陛下。”

  百官起身,萧稷刚起来,抬眼就看见梁帝在看他。

  “太子也来了,上来,坐在朕的旁边。”

  诧异、不解、嫉妒、愤怒的神色在文武百官,诸位皇子脸上浮现。

  “是!”

  萧稷也是心头一跳,看着梁帝旁边放着的矮几,撩起裙摆不紧不慢的拾阶而上,他甚至是能够感受得到背后那些异样的目光。

  但这又如何,只要梁帝一天不废他的储君之位,他就一天是太子。

  他刚坐下,看着殿下乌泱泱的群臣,心情澎湃。

  也难怪他那些哥哥都想争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坐着,也太舒服了。

  看见萧稷神色如常,并没有想象之中露出怯场的神色,梁帝暗暗点头,随即看着百官,说:“坐!”

  大梁此时的朝堂没有后世那么变态,百官都有座位,不用一直站着。

  百官坐下,萧稔等人看了一眼萧稷,也跟着坐下。

  这时,大太监李传焕走到前面,扯着嗓子吼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传焕的声音刚落下,坐下前面的一个大臣便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的过道上躬身说道:“臣,有事启奏。”

  “罗卿家请说。”

  罗时忠说,“昨日兵部收到边关急报,北方羌人单于托沔(mian)察尔汗纠集10万大军南下,北凉边疆告急,请陛下定夺。”

  罗时忠短短一句话便激起了千层浪。

  “羌人叩关了!”

  “羌人叩关了!”

  朝臣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慌了神。

  唯独武将那边没有像文臣那般惊慌失措,反而是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模样。

  “陛下,臣愿意领兵北上。”

  一个中气十足如虎啸般的声音将文臣嘈杂的声音压了下去。

  “臣也愿意领兵北上。”

  紧接着,一个武将也起身跟着附和。

  萧稷坐在殿上,殿下朝臣的一举一动皆被他看着眼里。

  文臣之中,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连忙起身走到殿中央,额头冒汗地说:“陛下,入冬以来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白灾迫害,国库空虚,恐难支撑一场大战。”

  一个大臣起身站到大殿中央拱手说道:“陛下,羌人叩关,无外乎不是要粮,当遣使者去问责,用些钱粮打发了他们便是了。”

  罗时忠是兵部尚书,昨日已经得到了梁帝的授意,知道梁帝觉得要打,故而态度十分强硬地说:“周大人说得倒是轻巧,若是区区钱粮就可让羌人退兵,那羌人年年来,朝廷是不是也要年年给啊!”

  “周大人此举,难道不是在资敌?”

  罗时忠的一句反问让那位周大人的脸顿时就绿了,吓得他连忙跪在地上。

  “陛下,罗尚书血口喷人,臣不是那个意思。”

  梁帝脸色不悦的摆手道:“这种话朕不想听见第二次。朕昨日已经遣楚王和奉国公岳穆北上了,朕知道户部压力很大,卢爱卿,物资的分配就全赖你了。”

  萧稷闻言,才知道为什么没看见楚王萧秧,原来是北凉边疆了。

  这时的户部尚书卢闻颂只感觉肩头有两座泰山压了下来,眼前一黑,径直晕倒在地上。

  梁帝也是一惊,连忙呼道:“来人,快传御医。”

  一番手忙脚乱后,卢闻颂被抬走就医。

  萧稷看着卢闻颂被抬走,这么大年纪了,原地这么一摔,搞不好没毛病也得摔出毛病来。

  “户部尚书晕倒了,那物资调动谁来负责呢?”

  萧稷暗道,目光看向梁帝,想看看梁帝怎么做。

  梁帝也十分无奈,没想到卢闻颂这么不顶用,只好把目光看向两位宰相。

  “姚爱卿,户部你暂时接管,不管是赈灾还是大战所要物资全赖你去调配了。”

  左边文臣首位,一个看着年岁颇大的儒雅老者起身拱手应允,“诺!”

  萧稷好奇的看着这个老者。

  老者和萧稷对视,前者微微笑着点头,这让萧稷有些莫名其妙。

  随着众臣的再次入座,梁帝端坐在龙椅上,看着所有人,说:“兵部那边的战略物资也要全力的供应上。”

  罗时忠起身答应。

  梁帝点头示意他坐下,再次说:“诸位爱卿也知道大梁入冬以来便遭受了白灾,如今又要支撑一场大战,为避免三国有机可乘,故朕想遣使者出使齐、魏、蜀三国安抚三国。

  贾爱卿,张爱卿,这事就劳烦你们二人安排,越快越好。”

  “诺!”

  右丞相贾厚谊和礼部尚书张贤二人起身,郑重的拱手。

  外交无小事,特别是在现在这种危机关头。

  梁帝点头,安排好这些,他才把目光看向自己的儿子们。

  “关于京畿周边的灾民安置赈灾诸事,就交给太子、吴王、越王、周王你们了,你们也看见了,国库空虚,所以粮食这些救援物资得靠你们自己去想办法了。”

  “儿臣遵旨!”

  萧稷轻松的拱手,萧稔他们却感觉身上压力山大。

  梁帝笑着点头,给了李传焕一个眼神。

  李传焕了然,再次走了出来,高呼:“退朝!”

  百官起身:“恭送陛下。”

  梁帝离开,百官也鱼贯而出。

  东极殿大门合上。

  萧稷看着殿外的风景,眼眸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