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老婆女儿去世后,我重生八零>第144章 蒋老板瞧不起方新亭,青山村第二次进货
  蒋老师从窗边走过,班级里飘出方新亭讲课的声音。

  她驻足片刻。

  “同学们,第十课的主要内容是做句型训练。”

  “我们以前学过英语,谁帮我读一下黑板上写的这几句?”

  顾向远举手,方新亭并没有点他名,而是点了刘暗夜:“刘暗夜同学读一下。”

  刘暗夜站起来,磕磕绊绊的读:“whatarethese?they'repigs。they'refat。”

  “读得很不错。”方新亭又点了其他的学生,“你来读一下。”

  很多学生站起来读了。

  “原来就只会让学生大声读的水平?我还以为多厉害呢。”蒋老师翻了个白眼,转身走了。

  方新亭并没有讲这几句是什么意思,而是让学生们大声的、反复的读。

  读了几遍后,才说出意思:“这是很简单的对话:这些是什么?他们是猪。他们太胖了。课本里有图片,大家看图片就可以理解意思。”

  “在英语里,fat代表着脂肪和肥肉,同样也代表着大量的,值钱的。”方新亭又把fat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第三人称和复数等,都写了出来。

  “生物课时,你们会学到一个单词,叫做单元不饱和脂肪,这是它的英语,monounsaturatedfat。”

  方新亭和生物课的老师做过交流,学生们确定已经学过这一节课了。

  学生们脑海里把monounsaturatedfat这个词和生物课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懂了,懂了。”

  生物课老师睁大眼睛:英语还可以联合生物一起教?

  学生们并非是初中学生,教英语的时候,不能严格按照初中英语去教,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初中英语。

  方新亭的教学方法,其实是结合学生们学过的课程,教英语单词,加深印象。

  这一堂句型练习课,学生们学得很是用心。

  就连那些不懂英语的老师,也差不多听懂了。

  【英语桃李点+1】

  【旁听+1】

  “方老师讲课通俗易懂。”老师们走出课堂,一边走一边议论。

  “其实,我们学校可以自己培训英语老师嘛。”

  “就是,从外面请的英语老师太傲气了。”

  “要求给她解决住房,还要单独办公室,每月报销来往省城与常青县的车费……方老师都没提过这么多要求。”

  大家同时摇头。

  学校的老师在议论方新亭,青山村的赵支书正在算账。

  “……账算完了吗?”赵支书看向会计。

  会计面上带着喜色:“现在总账是一千六百五十三块钱,还有六毛五分的零头,剩下一些有问题的小饰品卖不掉。”

  “这些有问题的小饰品,就平均发给大家吧。”赵支书思忖一下,做了决定。

  听到要发小饰品,而不是发钱,何美凤爹娘有些急:“钱呢?”

  赵支书根本不接他的话,而是和赵鸿运谢大龙说话:“你俩的打算呢。”

  “我们决定再去进一趟货。”赵鸿运代表谢大龙出声。

  “还要进货?把这钱分了不好吗?万一赔了……”

  何美凤爹一句话没说完,赵支书怒骂出声,“特么的乌鸦嘴!要是这次赔了,全是他咒的!”

  “把他给老子关起来!”

  整个青山村的人都是怒目而视,上前把何美凤爹扭送到小黑屋,关了起来。

  “我留下三百块钱,这钱呐,当成干活的工钱,谁来干活谁得钱。”赵支书把和会计商量好的章程拿出来给大家伙看。

  “咱们村里的茶树,得收拾起来了。我听方老师讲,外面的人很喜欢喝茶。咱们青山村几百年来就是种茶为生!既然现在大家都喝茶,不如把老营生捡起来。”

  “桃子呢,也得养护,明年挣钱后买个拖拉机,咱拉着桃子去省里卖桃子卖茶,多美?”

  赵支书的话,获得所有人的赞同。

  赵鸿运和谢大龙领着几个年轻人下山,背上背着巨大的背篓。

  现在可没有方新亭开着卡车把他们送回来,需要一路从省城把货背回。

  两个人根本不行。

  随行的几个小年轻没出过远门,上了火车后有些兴奋。

  “看好自己的东西,别和任何人说话,也别好奇别人说的是啥。”赵鸿运其实也没出过几次门,他只是将自己从方新亭那里听来的说给村里的年轻人。

  “车厢里很多人是骗子,故意说一些新奇的故事吸引别人注意力。然后他们就可以偷你的东西,或者把你拐走,卖到哪个煤窑做苦力……”

  几个小年轻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和其他人说话。

  到省城,赵鸿运在批发市场附近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

  几个小年轻不解:“为啥要花这个钱?在外面睡一夜不好吗?咱人多,可以看着钱。”

  “在外面,钱会丢。”赵鸿运教他们,“咱们看似花了几块钱,实际上却是保住了一千多块。”

  “住旅馆只要记着一件事情就可以了……那就是不管门外发生什么事情,哪怕外面有人倚着门生孩子都不要管。”

  他拿出一个三角形的木头塞子,塞到门下,又把窗户全部关好:“睡觉吧,三点就要起床。”

  早上,赵鸿运和谢大龙,把钱在身上分别塞了好几个地方。

  几个小年轻的身上也被塞了不少的钱。

  批发市场人潮汹涌。

  几个小年轻忍不住把手放到身上藏钱的地方。

  赵鸿运和谢大龙把他们的手打掉,护着他们往里挤。

  严打已经有几个月了,小偷小摸的事情少了很多。

  挤到小饰品摊位上,赵鸿运拿出纸,一项项去对:“老板,我发这些货……”

  摊主看到是赵鸿运,乐了:“老乡,你生意好啊,又来发货?”

  “托老板的福。”赵鸿运笑眯眯的。

  一个小时后。

  “老板,这五块钱零头就算了吧。”

  “你们才进八百多的货……”老板低声哀呼。

  赵鸿运都不理他,扔下东西转身就走。

  老板愣了一下,大声喊,“老乡,我怕了你啦行不行?这五块钱就算了,算我倒霉。”

  装完货,把大背篓背到一个小年轻身上,赵鸿运神清气爽:“走,我们去看其他的货。”

  几个小年轻跟在后面,眼睛亮晶晶的,神情里全是崇拜。

  赵鸿运领着他们来到方新亭曾进过丝光袜和尼龙袜的地方。

  摊主虽然处在最里端,依旧被发现了。

  很多人都在这里疯抢他家的丝光袜。

  几个小年轻看着都挤不进去,低声问:“咱进不进?”

  “不进!”赵鸿运和谢大龙转身走。

  “这卖得挺好,为啥不进?”

  “天渐渐冷了,尼龙袜卖不上了。”

  见到俩人停在一个女式内衣摊子前,几个小年轻脸立刻红了,“停这里做啥?做啥?”

  谢大龙上前,拿起一条女式内裤:“老板,咋发?”

  几个小年轻脸红的如同滴血。

  女式内裤进完,谢大龙背着背篓往前走。

  一个小年轻忍不住问:“这东西,我们要是摆出去卖,别人会打死我们的吧?”

  “不让你们卖!村里的女人一人拿点货,到县里卖。”谢大龙瓮声瓮气的回答,又走到男式内裤那里,“老板,咋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