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老婆女儿去世后,我重生八零>第22章 提议被驳回,一中升省直管
  听到顾副局长驳回了方新亭任校长的决议,石主任勃然大怒。

  本想当面斥责,想了想又坐下。

  给自己的下属老余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他召开了碰头会。

  “讨论给常青县一中的事情?”开碰头会的几个领导听完了议题,轻轻颌首。

  石主任把下属老余抛了出来:“昨天老余在我办公室里坐了一会,谈起了常青县一中的情况。老余说,以常青县一中现在的情况以及方新亭个人的荣誉和功劳,完全可以给一中升级到省级重点高中。”

  “老余还说,干部年轻化的五年规划和十年规划,废除职务终身制的这种形式我们中南省要紧跟,队伍年轻化有助于为我省教育系统注入新活力。”

  “要保证我们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后来居上。”

  “今天这个碰头会,有两个议题。一是一中的升级有没有必要,二是方新亭符不符合干部年轻化的标准。”

  石主任下属老余立刻出声:“今年方新亭班级里整班重本!三个清华保送,数个中科大保送!这么大的荣誉轰动全国。考虑到荣誉和能力,我个人认为一中应该升级,方新亭本人也应该走上更重要的岗位发挥力量。”

  “要不然,传出去,还让人以为咱们中南省没有爱才之心。”

  “方新亭二十多岁,刚刚大学毕业,而且还是名牌大学毕业。提拔这样的干部,更能显出咱们省改开的魄力。”

  一个领导听到这里,哈哈一笑:“第一个议题我支持。方新亭本人也挺符合年轻化的标准,第二个议题我也同意。”

  一个领导思忖了一会:“我记得,首都的931中学,和国外的威尔逊中学,是不是和常青县是对口学校?常青县一中级别太低,确实不美。这两个议题我也同意!”

  石主任又看了一眼老余。

  老余站起来:“他们三所学校确实是对口学校……对了,我手里还有一份名单,请各位领导们看一看。”

  老余拿出今年受邀去康奈尔大学进修的名单:

  “今年咱们中南省有十名教师受邀前往康奈尔大学进修,对方负担所有的费用。”

  “仅仅只是这十个名额,方新亭本人给咱们中南省所做的贡献就无可估量,更别提他那三间实验室了。”

  听到老余这样说,大家纷纷点头:“这话说得极是。”

  但也有人提出其他意见:“我先说第二议题,方新亭的情况咱们清楚,贡献很大,也符合年轻化标准。提拔他,我没有异议!但一中的升级,我觉得要慎重。得一步一个脚印的来,该有的程序不能少。干部可以年轻化,学校还是越老越香。”

  听到各位领导的话,石主任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他咳了一声,发表看法:“听了各位同志的话,我深有感慨!大家对年轻的同志,都有爱护之心。相信各位年轻的同志,在咱们这些老同志的保驾护航下,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看書喇

  “其他不同的意见我也听到了,我也认为,该有的程序确实不能少!”

  “这样吧,一中升级的事情处于观察中,咱们也要观察一中是不是配得上升级的标准。在此期间,一中由咱们省教育厅主管,等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了,按程序升级。”

  “方新亭的任命嘛……先让其代理着一中的校长职务,看看他有没有担任重要岗位的能力。各位意下如何?”

  石主任看向大家。

  几个领导都觉得这个决定很稳妥,纷纷举手表态:“我同意!”

  “好!”看到大家都同意,石主任微微一笑,“下发云岫地区教育局吧。”

  并不是他偏心方新亭。

  而是,他不能容忍顾副局长公器私用。

  文局长还未去上任,就否决了文局长以县教育局局长提议的校长任命。

  这是想做什么?

  这是通过否决文局长的任命,给文局长办难堪,进而架空文局长。

  等过几天,文局长到地区任职,谁会听文局长的?

  文局长虽然是他提议任命的,但他未带半点私心。

  文局长在常青县工作时兢兢业业,做了很多实事。

  这样的人,就应该放在更重要的岗位上。

  这种公开的碰头会,是不设密的。

  只要想知道,就能知道会议的内容。

  不过十几分钟,石主任和几位领导在会议室里开碰头会。

  碰头会内容是提议将常青县一中升到市级重点高中,由省直管,省里支持方新亭代理校长的消息,传遍全厅。

  学校升级很慢的,需要经过各种评估和考察,学校的软件和硬件和师资能力都得跟上。

  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

  但是消息的传播速度,以拨打电话的快慢来论。

  也就是十几分钟,消息就传到了云岫地区教育局。

  那些在会议上投了反对方新亭任代理校长的人,当头一棒。

  “省直管?干部年轻化?”很多人喃喃念叨着,又是害怕又是颤抖。

  早知道反对这个提议会招来这样的后果,说什么也不能在会议上举手。

  顾副局长脸色苍白的坐在椅子里,一句话也不说。

  石主任这番举动,不仅是在狠狠地打他的脸,也是在替文局长站台。

  还在警告他,不要玩什么小把戏。

  顾副局长闭上眼。

  方新亭知道这个消息的速度就有些慢了,直到几天后文局长去赴任才知道。

  “省直管?这是好事!”

  听到学校升省直管了,学校里的老师都惊喜不已。

  “咱们的工资要涨了吧?”刘老师最惦记的就是工资。

  罗刚翻个白眼:“工资算什么?将来的市级重点学校老师的身份,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咱们归省直管了,这是多大的荣誉?”

  “对于你们来说,当然不在乎工资啊,你们每隔几个月就可以拿到一次稿费,但我是个靠死工资生活的人。”刘老师反唇相讥。

  “你自己不努力,还怪教题组没吸纳你?”罗刚不屑的哼了一声。

  “我申请了三次,你们都给我打回了。”刘老师颇为不服,“我可是三班的数学老师,我哪不行了?”

  “说你不行,你就是不行!”罗刚挑了挑眉。

  眼见两人要吵起来了,黎肖咳了一声:“距离上次出题已经有段时间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出题了?我看最近市面上多了好几本真题册,有些名目张胆的写着常青真题册……我一翻才知道,原来出题的老师叫常青真!气死我了。”

  “确实也该出题了吧。”其他的几个老师同时点了点头。

  听到他们要出题了,刘老师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我马上就第四次递交加入教题组的申请。”

  “打回!”罗刚哼了一声。

  “我还没递呢!”刘老师急了。

  “你递了也是打回。”

  “……你这是打击报复!”

  “呵呵,我是副组长,我说不收你的申请,就是不收。”

  “那我递到王副校长那里去。”

  “王副校长也是副组长,只要我一个人反对,他就不可能接纳你。毕竟,他得顾忌组内的情绪稳定情况吧。”

  “……”刘老师气得胸脯起伏不定,抓狂了,“就连会计都加入了!凭啥不让我加入?”

  “会计会数钱会算账,你会啥?只要你本届学生能有一个考上清北,就吸纳你进入教题组。”

  “……你杀了我吧。”

  看着罗刚和刘老师在争执,四班的数学老师王桓鼻观眼,眼观鼻,一句话也不说。

  方新亭走进来:“你们的摸底考试都改完了吗?学生们的成绩有所提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