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四合院我成了阎家小闺女>第83章 事后
  “秦淮茹你们一家都是白眼狼,”阎解娣看着秦淮茹说道。

  秦淮茹听到阎解娣的话脸色一白,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回到前院。

  阎解旷你给跪下!阎解旷听到立马跪下来。

  “是你跟棒梗说你们厂招工的?”

  阎母问道。

  “妈,这不怪三哥,当时我也在,棒梗估计听到我和三哥说话了!

  就过来敲门问的,三哥觉得那么多人多报名了不差他一个,而且棒梗也没有我学习好,就告诉他了!”

  阎解娣解释道。

  “妈你就别生气了!既然下乡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只能认命了。

  那你是不是要提前给我准备带过去的东西啊?不然时间来不及!

  “是呀妈!事到如今我们只能抓紧时间给小妹置办些东西。”大哥阎解成看到自己妈在那只顾着生气说道。看書喇

  “对呀妈!咱们可要抓紧时间,今天街道办来的人不是说这批知青,还有三天就要下乡了。”

  二哥阎解放说道。

  阎母一听也不顾着跟阎解旷生气了,连忙叫道:“于莉雯雯等下吃过晚饭,你们俩这两天辛苦一点,给解娣做一件厚实的棉衣和棉裤,等会我把棉花拿给你们!这两天你们就住这里吧!”

  “好的妈!”于莉和陆雯雯一起回道。

  “老头子你去找人换些全国粮票,等闺女过去了,也不怕饿到。

  老大,老二老三你们也去找人看看能不能再换些粮票回来!”阎母安排道。

  “知道了,妈!”三兄弟齐声道。

  晚饭后大家就忙活起来

  阎母把赶制棉服的事,交给了两个儿媳妇,然后自己又在家里翻翻找找,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东西,让自己闺女带走。

  第二天一大早,阎母先去去街道办问贾张氏那边怎么处理的,得知处理结果贾张氏被罚扫大街三个月再赔偿阎解娣三十块钱!

  “那棒梗呢!我闺女被她奶奶害去那么远的地方,棒梗怎么也要去北大荒那边插队。”阎母说道。

  “棒梗的话,因为他的原因导致阎解娣被动下乡,根据上面领导开会决定,贾梗插队到新疆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说着王主任又从抽屉里拿出钱说道:“这是贾张氏赔偿阎解娣的钱你拿好。”

  阎母听到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从街道办出来阎母,就往附近的供销社走去,把只要认为自己闺女能用到的都买了回来了!

  等阎母回来的时候,手上提满了东西。

  “妈你怎么不叫我一起去啊!拎这么多东西很重吧!”

  阎解娣看着桌子上的大包小包的就问道:“妈你都买了什么呀?怎么那么多。”

  阎母放一下手里的杯子就说道:“这些东西都是妈一上午的战利品,这都是给你准备的。

  你看说着就把买的东西拿出来,这是两条新的毛巾带去洗脸,把家里旧的带去擦脚。

  这是暖水瓶给你买个两个,一个怕你不够用。这还有两个瓷盆洗脸和洗脚用的。还有这是你的饭盒,还有这红枣和红糖你带过去,经常喝点红枣糖水对身体好。”

  看着阎母在那,一直絮絮叨叨的,安排自己过去要用的东西。阎解娣的眼眶瞬间湿润,嘴巴张了又张始终说不出话来,就好像被人勒住喉咙一样说不出来。

  也在外面跑了一上午的阎父也回来了!用家里的票据换了五十斤的全国粮票,又不知道从哪弄来的帽子是兔子皮做的。

  阎解娣看到后,拿到手里简直爱不释手。抬头问道:“爸这是哪来的?真好看我很喜欢。”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的,这是我从朋友那买来的,他们家不喜欢白色的帽子,我看着不错想着你会喜欢就给买了。”阎父得意的说道。

  “行了,别再得意了!把闺女需要的东西,找个箱子都打包起来,把东西先寄过去。

  不然这么多东西闺女怎么拿?”阎母说道。

  阎父点头找木箱开始打包!

  在家里都在忙着,给阎解娣准备东西的时候。

  阎解娣去了百货大楼,自己又买了两床被子,还有卫生棉,现在的卫生棉还挺贵的很多人都不用这个,大多数人都在用月事带。

  再把自己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后才回家。

  到家后阎解娣又在自己的床下放了两袋大米和白面,衣柜下抽屉也放了几罐奶粉。

  还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些票据,都是从系统签到得来的。

  半夜三更!阎解娣爬起来偷偷摸摸进了秦淮茹的家里,找了一圈在她家橱柜后面的夹层里。

  找到一个黑乎乎的小布包,打开一看有五十斤全国粮票,还有十张大团结二话不说收了起来。

  让你们敢算计我,又找了一圈在贾张氏身上,发现衣服缝了一个小口袋后,从自己空间里拿个剪刀轻轻把小口袋剪掉拿到手就悄悄出去了!

  就算明天发现了也不关阎解娣的事,反正要走了。

  回到家悄悄的打开自己房间,进屋后就用手电照着那小口袋,看看里面有多少钱!

  里面也就一百二十块一块两毛,估计是狡兔三窟,不然不会就这点钱的。想想总比没有的强,把东西全扔空间后就安心的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贾张氏和秦淮茹就发现自己钱和粮票没了,就听到贾张氏在那哭喊!

  不过这也不关阎解娣的事,再怎么查也查不到她身上。

  时光流逝,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下乡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