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四合院,开局有了家>第565章 备受折磨的老专家
  从第十天开始。

  每天到下半夜的时候,赵建国就会穿越秘境。

  跑到保密车间,把机器和三个专家的图纸,全部都转移进秘境里。

  然后在里面拆卸一会儿,再把三个专家的图纸,也全画到拆卸位置。

  还好他不是三位专家,数据方面早就烂熟于胸,所以无论是拆卸,还是画图,都是得心应手。

  而且秘境中也没有时间的流逝,做完这一切,物归原位,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家睡觉。

  第二天再进保密车间,是三张怀疑人生的老脸。

  “奇怪,我年纪难道真的大了?竟然自己做过的事情也会记错。”老于拿着图纸对照着机器,百思不得其解。

  对照图纸,他的记忆出现了断层,前面记得清清楚楚,后面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真是咄咄怪事。

  老谢眼睛都直了:“我也一样,后面拆的这些,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

  何止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是完全没有印象,

  这图纸,这机器,就摆在眼前,很清楚的证明了一件事儿:他的记忆出现问题了。

  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可是致命的一个信号。

  老谢更绝望:“难道我要老糊涂了吗?”

  只有老糊涂了的人,才会这么健忘。

  赵建国刚走进保密车间,

  三个专家看到赵建国进来,立刻又装作没事儿人一样。

  他们还想继续科研工作,如果这个时候让被人知道自己老年健忘,那势必会把他们全部都调离。

  这是他们最没办法接受的。

  中间趁着赵建国出去上厕所的时间,三个专家立刻统一了立场。

  对于三个人同时失去记忆这件事儿,一定要守口如瓶,绝对不能透露给任何人知道。

  他们还想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发光发热,绝对不接受回家被照顾着然后等死。

  统一完立场,三位专家这才心里好受一些,但是终究还是担心自己老糊涂,所以对于拆卸机器,越发的认真。

  画的图纸,也是反复确认。

  到了晚上,更是破天荒的没有加班,而是回家睡觉补觉去了。

  到了第二天再来上班,幸好一切都还是原样。

  三个人这才稍微放心一些。

  “看来是长时间加班,身体有些吃不消。睡够了脑力也就跟上了。”

  “是,年纪大了,不比当年了。当年搞技术攻关,我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

  “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们都老了。”

  不服老不行,但是,服老也不行。

  三个人看了看一直跟在他们身后,半个月都在打酱油的赵建国。

  “咱们还是要坚持啊,机器太重要了,不加班不行。”

  “嗯,还有我们几个老家伙还能顶一阵儿,可是如果我们不行了,这个节骨眼儿上,让谁顶上来?”

  三人看看赵建国,这小子是肯定不行的,让别人来,就又要重新开始熟悉,无形中会耽误很多时间。

  “我们必须咬牙挺住,不研究明白这台机器,绝对不能躺下。”老谢发了狠。

  老卢也说:“没错,我们就是没睡好,所以出现了记忆缺失,但是好在,我们的头脑都还是清晰的。各项数据,我们也没有迷糊。所以我们还可以。”

  老于点点头:“对,我们画的图纸,我反复对照拆卸的零件确认过了,画的非常好,简洁明了,而且标注和数据也都很到位。如果不是没有那段记忆,我都想给自己叫好。”

  三个专家,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一点小小的挫折而已,绝对难不倒他们。

  当天晚上,三个人又再次加班。

  第二天,三个人的记忆,再次出现了断层。

  机器拆卸,也加快了一些。

  “我感觉是我昨天晚上没有睡好的缘故。”

  “对,缺少睡眠,脑筋就有可能会变得迟缓,没有同步昨晚的记忆。”

  “那我们今天晚上,还要加班吗?”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

  “加!就记忆少了一部分,不能因为我们,妨碍大局的发展。”

  “对,我们必须加快脚步,让研究早日成功!”

  “好,那我们继续加班,跟这台机器死磕到底。”

  三个专家说话,都是背对赵建国,偷偷嘀嘀咕咕的。

  所以赵建国也听不到三个人说什么。

  不过看这三个人的状态,却恢复的不错。

  所以为了赶进度,赵建国一连三天,都会进秘境里拆卸机器,同时也同步画完三位专家的图纸。看書喇

  一连三天,天天记忆缺失。

  这可就不是偶发事件,而是常态了。

  三个老专家很惆怅,试着晚上不加班休息一天。

  第二天就能一切正常。

  “怎么办?记忆缺失还是小事儿,我怕我们三个老家伙,产生记忆错乱。”

  “我也怕。一加班就丢失记忆。不加班好好的,看来我们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可是不加班的话,损失太大了。晚一秒,都是无法估量的损失。我们就算不能成为功臣,可也不能成为罪人吧?”

  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了。

  在记忆没有出现错乱之前,继续加班。

  争取争分夺秒,把这台机器研究明白。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三个专家晚上加班,早上到了保密车间,又会觉得自己缺失记忆,然后怀疑人生。

  这次研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让他们感觉心累。

  而且,赵建国拆卸机器的进度还在加速。

  快到让三个专家都害怕了。

  终于,在一个月整的时候,整台机器彻底拆卸完成。

  这还是赵建国考虑到三位专家年纪大了,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拆的时候还是比较有分寸的。

  不然一次拆完,这仨老头非晕过去不可。

  不过就算赵建国放缓了拆卸的脚步,三位专家还是感觉不可思议:“这就拆完了?我们速度这次挺快的。”

  “是啊,按照预想,我觉得两个月能拆明白就不错了。”

  “还好,我们在年前把整台机器拆卸成功。接下来,就是等这种机器上不同材料之间的特性数据结果,然后进行新的数据推算。”

  这,才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