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四合院,开局有了家>第455章 这样的人会是老实人?
  赵建国摇头:“爸,已经拉过来了。这就是给您用的,大冬天的,您就别出去捡树枝树叶了。在家把炉子烧旺一点儿。还缺什么就跟我说。”

  “可是——可是这也太多了。要不给我卸个几十斤,我也就够用了。剩下的你们拉回去用。”戴常学还是觉得,应该让姑爷拉回去。

  “不用,都是给您的。家里也卸了这么一车。”

  赵建国知道,戴常学还是老人的思想,总是怕子女给的太多,自己却不够用。

  说完看戴常学不信,

  于是摸了摸囡囡的脑袋,笑着说:“囡囡,告诉姥爷,咱们家的煤多不多?”

  “多——”囡囡立刻脆生的回答,然后用小手指了一下卡车,说:“比那些还多。”

  其实小家伙根本分不清多寡,只是家里的她站在煤堆下,看上去比较壮观,所以就下意识的以为,家里的那些是最多的。

  听到囡囡的话,戴常学也是一愣,

  自己的这个姑爷,这是从哪儿弄这么多煤?

  赵建国看老丈人还在犹豫,于是直接说:“爸,您就别想了,这些煤就是给您的。”

  “您说卸哪儿吧?司机同志回去还有事儿,不能耽搁时间。”

  戴常学见赵建国坚持,而且听司机还有事儿,也不好再犹豫。

  终于妥协了,于是回头指了指院子:“那就卸院子里吧。”

  赵建国扭头看了一圈院子里,并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问:“爸,咱们家有小推车吗?”

  他看了一下,上次拉到自己家的煤,都是一筐一筐的,要卸也方便。

  可是这次这一车,是直接装车的,没有筐可以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卸门口,然后再用小推车往家里推。

  这样也不用耽误卡车司机回去,无非就是自己多费些功夫。

  “要小推车干什么?”戴常学有些奇怪。

  于是赵建国把自己的想法跟老丈人一说。

  戴常学听后摆摆手:“不用费那个力气。找人来搬就行。”

  说完冲着人群,直接喊:“大涛,小涛,你们俩去喊咱们家的人过来,就我帮我卸煤。”

  “哎,好嘞!”两个半大小子,答应一声跑了。

  戴家的本家不少,这俩小子是跑着叫人去了。

  在农村,干什么活儿相互帮忙很常见。

  更何况是本家之间,更是义不容辞。

  没一会儿功夫,就来了不少人,

  听说要卸煤,还从家里自带了铁锨之类的。

  而且来了也不含糊,直接开始干活。

  人多力量大,一卡车煤,不到十分钟,全卸到了院子里。

  赵建国假装去小汽车里拿东西,实际是用命运值,兑换了一条烟出来。

  “辛苦大家了。”

  赵建国一人发一盒烟,

  大家连忙摆手:“不用不用,都是自己家的人,相互帮忙是应该的,哪能拿你的烟?”

  其实要说是分一根,大家也就是接了,

  可是赵建国分的是一盒,而且还是三毛六一包的大前门,

  一人一包,太多了。

  要知道在农村,大家都是抽旱烟的,两毛钱就能买一包烟丝,卷起来能顶一条烟吸。

  本家就帮忙卸个煤,就拿人家一包三毛六的大前门,太多了,谁也不可能好意思伸这个手。

  “自己人就不要跟我客气,这烟就是给大家准备的。你们要是不拿,以后我可不好意思再找你们帮忙了。”

  奈何赵建国再怎么说,众人也还是不接受。

  赵建国无奈,只好看向戴常学。

  戴常学看到姑爷的眼神,于是开口说:“都拿上吧,不拿我姑爷下次怎么找你们干活?”

  大家哄堂大笑,这才每人接了一包香烟。

  三毛六一包的大前门,太奢侈了,

  这些人拿了烟,心中都打定主意,回去就把烟好好放起来。

  遇到贵客再拿出来招待。

  看到众人走了,赵建国一家,也跟戴常学进了屋里。

  戴家也有一个很久之前找村里人做的一个简易炉子。

  找出来生起炉子,室内果然暖和了一些。

  “建国,其实你们不用给我送东西,我一个人,用不了多少。”戴常学强调了一句。

  三个女儿,现在看看嫁人都嫁的不错,他也就放心了。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儿子,

  这小子年龄在农村的话,也到了找媳妇儿的年龄。

  就是跟着他二叔去了城里,按照他二叔那个脾气,这些事儿肯定想不到。

  “建国,我知道你本事大,军勇那边,你就多费心着点儿,看看帮他找个媳妇儿。”

  戴常学鞭长莫及,只能求助眼前的三姑爷了。

  三姑爷本事大,城里的事儿,让他办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好,我知道了。”赵建国点了点头。

  父母都这样,年龄到了,就想着让子女能成个家。

  正儿八经的过日子。

  不过戴军勇那边,还真不能着急。

  毕竟朱四援的身份一般,

  一切还是要靠这小子自己努力。

  等回去找个机会过去看看他,督促他努力上进,到时候时机成熟,就再找个机会,把他和朱四援撮合到一起。

  下午,戴桂梅听到消息,跟曲介正两个,从邻村也回来了。

  冬天到了,农村人都不用下地,一下子就清闲了下来。

  一家人闲聊天,说到了高产小麦上面,

  现在一亩地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来年就能知道产量了。

  赵建国再次叮嘱:“麦种的来源,绝对不能透露任何消息出去。这个一定要注意。”

  曲介正点点头:“这个放心吧,我跟我大爷说,好几年前,我在麦田里发现有一簇高产的麦子。”

  “于是留了种年年都种,终于攒了那些麦种。”

  这样的说法,完全存在漏洞,私下留麦种,这在生产队也能被允许?

  赵建国把疑惑一说,

  曲介正腼腆的一笑,说:“一般不会被允许,不过大家平时麦子熟了都会偷偷搓了吃麦粒。”

  “大家都是乡亲,没人会说什么。”

  “更何况我这留一簇出来,也是为了留麦种,没有私心,所以我大爷还夸我有觉悟。”

  他大爷,是他们村的村长兼一队生产队长。

  “那你大爷就没怀疑你说的是不是真的?”赵建国笑着问了一句。

  一个生产队的,都在眼皮子底下,偷偷留麦种出来,没有任何人察觉,

  难道这个说法就没有任何人怀疑?

  曲介正还是那腼腆的样子:“没有人怀疑,我从小老实,一般不说假话,所以我说什么,大家都会相信。”

  赵建国看着曲介正,突然感觉,这个老实人貌似也不太老实。

  从来不说谎,说谎一次,所有人都相信。

  你能说,这样的人会是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