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进城种地后豪门权贵都想拜我为师>第362章 你们不要?太好了!那就归我咯
  案件虽然告破,可潘晓雅和潘晓冬她们三姐妹的抚养权却成了问题。

  再送回农村肯定不现实。

  她们的爹妈都因为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马上要去坐牢了,根本没办法赚钱养育孩子。

  真要送回去,他们又担心老一辈的过不下去,最后还是要卖女儿……

  “你们傻了吗?这种事情,民不举官不究,你们就还跟现在这样,就当成亲戚家小孩借住在这里不就得了?”关键时刻,来陆家蹭饭的盛律师给江梦筠支招。

  “说句不好听的,你们现在把她们送回去,反倒会落个埋怨。”

  “现在当地派出所肯定盯紧了那几个犯事的村子,短时间内,别说买卖妇女儿童了,就是彩礼稍微高一点,都有可能被调查。”

  “卖是肯定不能卖的,嫁人,她们自己不愿意,难道谁还敢强迫这个年纪的小女孩嫁人?”

  “只有好好养在家里,现在她们几家的大人又坐牢去了,她们家哪里养得起?”

  “你们信不信,你们就假装什么也不知道,把人留在这里,她们三家,没一家会上门讨要自家孩子的。”

  这倒是真的。

  别说上门讨要了,听潘晓月说,事发到现在,她连老家的电话都没接到过呢。

  村里人胆小怕事,一听说他们几家大人犯了法要吃牢饭,谁还敢凑上来啊?

  盛律师猜的没错,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出去打工没人敢要,留在家里又要花钱养着,本来养大了还能卖,现在当地派出所盯着,卖都卖不掉,家里索性当她们没找到,居然就这么不管了。

  江梦筠高兴的不行,你们不要?太好了!那就归我咯!

  不过,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不上学也不是个办法。

  她们这样在本地没户籍的,公办学校肯定不能上的,但是一些民工子弟学校还是可以上的。

  江梦筠问了她们三个要不要继续去上学,如果愿意,她可以资助她们读到上大学。结果三人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我、我们本来成绩就不好,也不喜欢上学。”

  “我也是,数学太难了,我卷子都做不完,还是让我留在这里养猪吧?”

  “算了梦筠,咱们乡下的学校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一百个人里面,能找出一个考大学的苗子就不错了。”见她们都不愿意再回学校上学,潘晓月也劝江梦筠不要白费钱了。

  别说她们三个不喜欢读书了,就是潘晓月自己,其实上学那会儿,她是铆足了劲想要靠读书改变命运的。

  只可惜,乡下的学校,教学水平连城里的民工子弟学校都比不上,她本人的资质也平平,哪怕再努力,中考的时候还是落榜了。

  中考几乎是农村学子决定命运的第一道坎。

  连中考都考不上高中录取线,有什么资格浪费家里有限的资源,去读昂贵的私立高中呢?

  出来工作这些年,潘晓月也算是看明白了,像她们这样在学习上没有天赋的,还不如索性踏踏实实学门手艺呢。

  最起码,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只要有手艺,肯定是饿不死的。

  要是有这方面的天赋,遇到好的厂子,手艺精湛的,赚的也不比大学毕业的白领少。

  江梦筠思忖片刻,拍板道——

  “这样吧,我叫蒋寒看看,咱们这个项目后期配套里面,有没有那种比较固定的技术岗位,咱们也搞个定向培养!”

  “先确定岗位,然后送你们三个去学门技术,技校毕业之后,继续来我这里上班,你们看行不行?”

  “至于读技校期间的学费,你们也不用担心,我这里有个解决办法。”

  江梦筠知道她们三个不想欠她人情,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愿意去读技校学一门手艺的,可以在选定专业方向之后,找她借钱上学。

  等以后她们三个毕业了,再回到公司上班,借款也不算她们利息,就从工资里每个月扣一千块钱,扣完为止。

  这样的话,潘晓雅她们还款压力不会太大,也不用欠她人情。

  潘晓雅三姐妹对于读书考大学确实没什么指望,她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可一听说能去读技校,学个一技之长,三人的眼睛唰的一下就亮了!

  几天后,江梦筠就听蒋寒说,三姐妹都决定跟公司借钱去读技校。

  潘晓雅想去学炒茶,潘晓冬想继续学缝纫制衣。

  潘晓云居然想去某东方学厨师!

  “这个好哇!正好以后咱们水龙湾也要开办社区食堂,晓云从厨师学校毕业,就能直接到食堂上班了。”

  不过,三个人居然没一个对农业感兴趣的,这实在是让江梦筠有些淡淡的忧伤。

  现在连她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都不想种地了,以后华夏大地上,还能找得到几个农民哦?

  “你呀!你换个角度想想,也不能让所有人都跑去种地啊。”

  “有人种地,就得有人负责把种出来的农产品加工出来,炒茶、做饭、纺织,这不都是给农业服务的?”陆景元安慰她。

  “对哦!我是需要很多人替我服务。”江梦筠恍然大悟。

  不过,对于大家都不喜欢种地这件事,江神农到底还是有些耿耿于怀。

  没多久,她就决定,要趁着寒假,好好给陆氏和霍家在麓城的几个项目上上课。

  争取从众多的员工里,挖掘出一批热爱农业的好苗子!

  做房地产那吃的都是青春饭,不然你去工地上看看,他们要不要60岁以上的老人?

  可种地就不一样了。

  只要手里有地,还能动弹,就能下地干活。

  她们村以前有个老奶奶,九十多岁了,还自己种了两亩地的菜园子呢。

  赶集的时候,挑着两筐蔬菜去集镇上摆摊,小脚颠颠儿的,扁担使得比年轻人还稳当!

  听说江梦筠要开个种植技术公开课,曹舅舅非常眼馋,送了好多礼物过来,厚着脸皮,硬是从她手里讨走了三十张入场券。

  江神农公开授课,机会难得,他务必要组织本公司的技术骨干们过来好好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