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皇帝:我有昏君模拟器>第265章 和谐的清晨,杨彪的魄力
  第一个紫色奖励:生育成功率提升5%。

  这个年代,人类的平均寿命之所以很低,一是战乱的原因,二是生育死亡率太高了,动不动一尸两命!

  或者母亲难产而死,婴儿没有母乳的喂养,也活不长。

  别看生育率只提高了5%,每年能让大汉的人口增加不少。

  第二个紫色奖励:大汉境内土壤肥沃度提高10%。

  这个奖励也相当不错。

  开垦土壤肯定会降低肥沃程度,尤其是种植土豆,会加快土壤营养损耗。

  现在,至少几年内都不用担心水土流失,土地贫瘠之类的问题了。

  都是利国利民的奖励。

  “看来,还是要多收一些美女啊,哪怕是为了国家。”

  看着怀中的两个美人,刘辩忽然觉得自己好无私,为了国家这么辛苦的耕耘,一点都不像昏君了。

  翌日清晨,

  伏寿和董芊幽幽的醒来。

  虽然刚刚从少女转变成了女人,但因为阴阳升腾诀的作用,她们并没有任何的不适感,反而自身受益,滋补全身。

  因此,

  睡了一觉之后,她们比平日的早晨更有精神。

  对此她们很迷惑,

  因为和进宫之前母亲奶娘说的完全不同。

  她们说头一次会很痛,还会流血,严重的话第二天甚至下不来床。

  可是事实,除了流了点血,感觉不到任何疼。

  整个过程都很舒服,

  仿佛昨天晚上那几个小时,陛下并不是在索取,而是在给予。

  “伏寿妹妹,陛下昨晚为了咱们劳累,咱们不如亲自做一顿早膳补偿陛下吧。”

  董芊觉得昨天晚上,陛下付出了很多,辛苦了。

  伏寿也有同感,

  “嗯,正好进宫前,母亲教过我一些养生膳食的做法。”

  她的母亲是公主出身,加上这么多年的经验,在照顾男方方面很有一套。

  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够获得皇帝的宠爱而倾囊相授。

  二女一拍即合,悄悄地爬起来,来到御膳房给刘辩做早膳。

  御厨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用过妃子们准备的早膳,刘辩来到承德殿上朝。

  此时的朝堂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都比他第一次坐在这个座位上的时候,多了一倍!

  今天早朝的内容只有一个:论功行赏,犒赏三军!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国内总共有四个战场。

  第一个战场,自然是天子御驾亲征,北征诸胡。

  第二个战场,乃是曹操总督大军西征,讨伐益州刘焉不臣!

  第三个战场,是淮南袁术叛乱,扬州刺史刘繇和陈王刘宠相助。豫州刺史孔伷,徐州牧陶谦奉命征讨。并且天降白起,降服黄巾,扫平叛乱。

  第四个战场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便是荆州战场。

  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却很奇迹般的胜利了。

  刘备一到荆州,刘表便身患重病。

  并且,帝国学院医学的两位院长张机和华佗,都束手无策。

  在上个月,刘表病逝。

  成武侯的爵位,由长子刘琦继承。

  刘琦才九岁,刘琮刚满一岁。

  二人以及刘表的夫人蔡氏,被刘备一并带到了洛阳。

  要论功行赏,自然也得给刘备记上一功。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几件事情要先处理掉。

  “陛下,叛臣刘焉尚在天牢之中,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定夺。”

  毕竟是皇亲国戚,又有爵位在身。

  负责大汉刑法的青龙,也不好给他定罪。看書喇

  对叛乱造反之人,没什么好说的,

  “按照大汉律法,叛乱者株连全家。凡刘焉上下一代亲属,皆处死。”

  刘焉的父辈和子辈,以及与他同辈的至亲关系,都得受到牵连。

  这种事情没有仁慈可言。

  你既然想要造反,那就得承担失败之后的命运。

  “陛下,臣有一个提议。”

  处理完刘焉,杨彪紧接着站了出来。

  陛下要对付世家,这已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

  自从袁家被灭满门之后,各大世家人人自危,生怕哪一天就步了袁家的后尘。

  对此,杨家想了很多。

  杨彪觉得,想要保证家族的利益,首先要保证家族的存在。

  像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基业加起来比朝廷还要多。

  那又如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只需要皇帝一声令下,再大的家族也得完蛋!

  所以,要保住自身的利益,首先要考虑天子的利益。

  “什么提议?”

  刘辩饶有兴致的看着杨彪。

  如今,

  杨家是世家的领头羊,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其他世家的态度。

  通过帝王之眼,他看到杨彪的忠君达到了97。

  而以前,只是在九十左右徘徊。

  由此可以推断,袁家的覆灭对他影响很大。

  “臣得知,陛下您鼓励冀州,青州,徐州三地百姓前往沃州安家,分土地给他们种植。”

  “此举利国利民,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因此,臣提议,其他各州也可以实施同样的政策,把土地承包给百姓种植。让老百姓自己给自己种地,如此一来,他们的收益提高了,交税的积极性也会大大的提高。”

  杨彪一脸认真地说道。

  土地承包制?

  刘辩对杨彪有些刮目相看了,你一个地主门阀,居然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

  “办法是好办法,可哪有那么多地给老百姓承包呢?”

  刘辩盯着杨彪,眼神带着几分猜疑。

  他在思考,杨彪想要干嘛。

  只见杨彪神色更加严肃,认真地道,“陛下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汉纵横万里,都是陛下您的。”

  “只不过有的人拥有这些土地的使用权而已。”

  “臣愿意将家族所有土地,交还朝廷,由朝廷分给百姓。”

  “而那些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人,臣建议朝廷制定土地价格,从他们手中收购即可。想必,没有人会有意见。”

  让朝廷从地主手中收购土地?

  这倒是一个,可以大大降低地主们反抗心理的办法。

  刘辩看着杨彪的目光,从疑惑转为赞赏。

  不得不说,这家伙还是很有魄力的,

  居然愿意把土地交还给朝廷!

  那么,

  其他世家呢?

  刘辩的目光朝其他大臣身上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