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皇帝:我有昏君模拟器>第250章 笼络人才,兵发丸都
  见公孙恭吓得面色惨白,公羊离顿时露出了鄙夷之色。

  这家伙的胆子,也太小了吧。

  一颗人头就吓成了这副模样。

  看来,我的十八般武艺,这次派不上用场了。

  公孙恭已经吓坏了,有问必答,将他老子公孙度和兄长公孙康,出卖的体无完肤。

  而他的下场,自然是人头落地。

  这等用材,留着也没什么用。

  “陛下,臣在城内发现了几个人才,向您引荐。”

  公孙恭和阳仪的尸体还没有被拖下去,荀攸突然走了进来。

  他刚才和毛玠二人在街道上慰民,碰到了两个熟人。

  “带进来。”

  刘辩让公羊离不慌处理尸体。

  不一会儿,荀攸带着两个中年文士走了进来。

  “小人王烈(管宁),叩见陛下。”

  二人看到刘辩,连忙行礼。

  这两个人刘辩都听说过,

  王烈名气很大,他拜陈纪的老爹陈寔为师,和荀爽,李膺,贾彪,韩融这些名士师出同门。

  此人学成之后回到故乡平原,新办学校教育人民,对当地人影响很大。

  后来为了躲避祸乱,来到了辽东。

  公孙度敬佩他的为人,于是任命他为长史。

  长史通常是太守下面的佐官,类似于秘书长,参谋长之类的职务。

  可见,公孙度是有多器重他。

  但也是因为他过于正直,并没有成为公孙度的心腹,因此没有把他带在身边。

  刘辩看了一下他的人物信息,

  【人物】:王烈

  【能力】:武力43,智力91,内政87,统帅26,野心39,人品94

  【成长空间】:内政(1~3)

  【忠君】:91

  【忠主】:84

  wk!

  智力居然超过了九十,这是一位隐藏的人才啊。

  在三国争霸的舞台上他并没有留下名气,只有史书记录了他的德行。

  看来,

  是辽东限制了他的发展。

  事实也是如此,

  历史上曹操统一北方后,曾多次征辟他,但不论是公孙度还是公孙康,都不肯放他离开,最终病死辽东。

  终生无为。

  而且他是一个搞教育的好手,这一点让刘辩很看重。

  另一个管宁同样很有名气,

  他是管仲的后代,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而管宁便是龙头。

  刘辩接着看了一下他的信息,

  【人物】:管宁

  【能力】:武力50,智力89,内政89,统帅38,野心7,人品89

  【成长空间】:智力(1~2),内政(1~2)

  【忠君】:73

  没有忠主,说明他并未投靠公孙度。

  管宁淡泊名利,对朝廷失望所以隐居辽东。

  要不是听说了刘辩的种种事迹,估计连七十的忠诚度都没有。

  显然,他并不打算出仕。

  刘辩请他们二人为朝廷效力,王烈欣然答应,可管宁却拒绝了。

  “感谢陛下的好意,草民习惯了山野生活,而这里的百姓也喜欢听我谈祭礼,说教化。”

  “世间高贤有很多,恕草民不能答应。”

  刘辩微微一笑,

  “朕还没说让你做什么呢,就这么着急拒绝,看来你对朝廷有许多不满啊。”

  “不敢。”管宁淡淡的回了一句。

  他的确对仕途已经失望了。

  “如果朕让你做的事情,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呢。”刘辩笑道。

  和王烈一样,管宁同样是搞教育的一把好手。

  刘辩打算让他,当帝国学院辽东分院的院长。

  “草民愚钝?”

  管宁没明白刘辩的意思。

  他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教老百姓祭礼文化啊,这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你听说过帝国学院吗。”刘辩看着他问道。

  管宁摇了摇头,他现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想关心朝廷,给自己带来烦恼。

  荀攸认真的给他介绍了一遍帝国学院,听得管宁王烈二人怔怔出神。

  朝廷,真的把学院办起来了?

  而且还有各种分院??

  这才是,办学的最高境界啊。

  不需要刘辩说什么了,王烈对帝国学院已经产生了向往。

  管宁也觉得很神奇,不用涉足黑暗的官场,专心教书育人,把自己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所以,不但答应了刘辩,而且还推荐了自己的好友邴原和刘政。

  邴原和他一样,文学功底过硬;而刘政,文武双全。

  所以,他推荐邴原当辽东分院院长,刘政担任副院长。

  和他们一起来辽东避祸的名士还有很多,他们大多都认识。

  刘辩直接丢给他一句话,

  这个院长呢,朕就交给你了。你有聘用教师的权利,也有向朝廷推荐人才的义务。

  这些名士在辽东颇有影响力,尤其是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高,

  因此,有了他们投靠,刘辩不费吹灰之力,便收服了辽东。

  刘辩重新任命辽东太守,任命刘政为郡尉,总督军事。

  然后将公孙度谋反之事通报全县,各县官员闻风而降,都不敢再和公孙度来往。

  得知皇帝收买人心,并且杀了他的家人,还告诉全郡他谋反。

  苦心经营的基业,瞬间没了。

  公孙度恨的咬牙切齿。

  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皇帝的手段竟然这么狠。

  直接来个釜底抽薪!

  他现在成了一支孤军,进退两难。

  “父亲,小皇帝做事这么绝,看来咱们只能和高句丽联手了!”

  公孙康目光阴沉。

  这几天,他已经想通了。

  对于弟弟和家人的死,他的内心没有丝毫波澜。

  “多派些人去,时刻关注小皇帝的动向!”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忠!

  公孙度此刻,心中再无半分迟疑。

  刘辩安顿好了辽东之后,让高顺领兵三万,驻守襄平。

  然后带着大军,开向丸都。

  伊夷模期待已久的汉军,终于来了。

  “大王,汉军来了,已经抵达纥升骨城!”

  一个高句丽将领,兴奋不已。

  伊夷模大喜,

  “通知所有士兵,到城中广场集合。!”

  他亲自来到城中广场,做了战前动员。

  最后总结,

  “高句丽的勇士们,用你们手中的武器,告诉不可一世的汉人,你们是世上最强的战士!”

  “他们想要灭掉高句丽,就是痴人说梦!”

  “有没有信心,击败汉军?”

  伊夷模声音嘶哑的吼道。

  他的声音,再一次将士兵们的斗志唤醒。

  所有的军民高举着手中的武器,声嘶力竭地吼了出来,“有!”

  “高句丽万岁!”伊夷模举起拳头。

  “高句丽万岁!!”

  全国,齐声嘶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