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皇帝:我有昏君模拟器>第171章 帝国学院即将成立,就师资招募展开讨论
  “祝公道虽然是侠客,但他极富正义感。若朝廷有需要,他肯定乐意为陛下效力。”吕布对祝公道此人十分佩服。

  说到这里,张绣也想到了一个人,

  “陛下,臣在西凉的时候也认识一个侠客,此人的性格放荡不羁,但勇武过人,侠义为怀。”

  “而且他还有很不错的军事才能。”

  刘辩:“……”

  “有这样的人才,你怎么不早点推荐?”

  张绣老脸一红,尴尬的挠了挠后脑勺,“这不才想起来嘛。”

  “他叫杨阿若,在当地有句话:‘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说的是此人最爱替人打抱不平。”

  杨阿若?

  好像《游侠曲》《英雄记》以及《三国志》都记载过他的事迹。

  “他也愿意为朝廷效力?”

  只要是人才,刘辩当然想要收揽。

  问题是,人家愿不愿意啊。

  虽然他有系统,可以不断地攻略人才。但他没那么多时间,也不想跑那么多地方。

  “杨阿若心怀大义,必然会愿意的。”

  “他没有来参加这次考核,是因为他对陛下您还不够了解,臣亲自写一封书信给他,必能将他招至陛下帐前!”

  张绣也很有信心。

  作为一个帝国,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军事人才,方方面面的人才都要具备。

  因此,只要是在某个领域有着极大成就,或者贡献的人,都可以来帝国学院应聘。

  大汉的人才其实真不少。

  但早些年朝廷昏暗腐败,天下大乱,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避世隐居。

  比如荀彧的叔父荀爽,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张臶,胡昭,管宁等人。

  还有就是童渊,李彦,李进这些在武道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侠客高人。

  如果能把他们请出来办学,必定会对大汉的人才培养起到深远的影响。

  为了办学大计,刘辩专门把蔡邕,唐瑁,郑玄,卢植等人叫到一块。

  “蔡太师,帝国学院开学典礼,筹划的怎么样了?”

  最近一直在忙文武考核的事情,帝国学院交给了蔡邕和唐瑁全权负责。

  他们有名气和地位,更重要的是人脉。

  一旦天下文人志士得知,蔡邕为帝国学院的院长,必定会慕名而来。

  毕竟,不论是寒门学子还是世家子弟,没有人不想拜蔡邕卢植这些人为师。

  “回陛下,一切都在积极筹备当中。沈先生给了很大的支持,如期举办没有问题。”

  蔡邕对这件事情格外的上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当中。

  如今两个女儿都不在身边,他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放开手脚做一件事情。

  陛下对他信任,给他机会,他自然要用十倍的努力来回报陛下!

  “朕有一个问题。”

  刘辩道。

  蔡邕等人紧张地看着他,“陛下请讲。”

  “现在学生方面没有问题,可你们不觉得,咱们的师资力量实在太匮乏了吗?”

  就凭朝廷的这些大臣,显然是不够的。

  毕竟,大家还有政务要处理,只能当个兼职教授。

  所以还是得找一些专业的老师才行。

  众人沉默,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将来学院会发展成什么规模。

  “陛下,臣有一些好友,或许可以请他们来帮忙。”

  想了一会儿,蔡邕抬起头道。

  “只是他们厌倦官场,不知道肯不肯出来担任教师。”

  但凡有能力的人,脾气都很古怪。

  曾经的官场让他们伤透了心,即便现在的天子威德圣明,也未必能打动他们。

  刘辩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对于那些脾气古怪的隐士,他不打算强求。

  若是强拉硬拽,把人绑过来,

  人家给你来个徐庶进曹营,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

  “你告诉他们,帝国学院只是为帝国培养人才的一个机构,朕直接管辖,不属于任何一个朝廷机构!”

  “所有教师只有职称和俸禄,没有官衔,也不被官员管辖。”

  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告诉他们,这其实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隐士看重的不是权利,更多的是名气。

  而帝国学院,是他们可以施展才华,扩充名气的的好地方。

  刘辩相信,听到他的条件,绝大多数隐士必然不会拒绝。

  “除了俸禄,但凡达到一定资质的人,或者在帝国学院任职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可以进入帝国藏书阁,随意阅读里面的藏书。”

  “帝国藏书阁?”

  蔡邕等人疑惑地看着刘辩。

  有这样一个地方吗,我们怎么不知道?

  刘辩笑着道,“现在没有,可以成立一个。”

  “朕会收揽天下所有书籍,打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藏书阁!朕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能够进入其中阅览,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无尽的收获!”

  说的人激动,听的人心动。

  蔡邕等人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他们恨不得立刻钻进帝国藏书阁内,饱读一番。

  “臣相信,没有人会拒绝陛下的条件!”蔡邕激动不已。

  不用当官,却能享受朝廷俸禄。

  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名气,施展自己的才华,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

  但凡不是真正的疯子,谁会拒绝这样的条件?

  “朕要的,不仅仅是文才武将。”

  刘辩见他们这么容易满足,当即提醒道。

  “难道陛下想要包罗三教九流?”

  郑玄皱眉。

  他觉得,文人是高雅的,和三教九流在一起只会降低文人的格调。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止他一个。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把身份地位看的极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同层次的人,只能和不同层次的人待在一起。

  若是混为一谈,必定会遭到排斥。

  恐怕到时候,学生之间也会如此。

  “朕知道你们看不起三教九流之人。”

  刘辩并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毕竟社会现状如此。

  “但你们别忘了,你们身上穿的衣服,是谁制造出来的?你们吃的食物,是谁提供的?还有你们出行用的马车轿子。”

  “你们再有智慧,再有本领,没有这些最基本的保障,又何谈体面,哪来的格调?”

  “还有没有铁匠打造兵器盔甲,将士们拿什么杀敌?没有泥瓦匠建造房屋,咱们只能风餐露宿,茹毛饮血。没有医者不断尝试新的药物,多少人要遭受疾病的痛苦?没有伎倌研究音律舞艺,这世上又少多少乐趣?”

  “他们的贡献确实没有你们这般高尚,伟大。但点点滴滴,构成了这个世界。”

  刘辩严肃的,把众人说教了一通。

  但要扭转根深蒂固的思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当然,刘辩也没想过要人人平等。

  分明的社会等级,才是帝王统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