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皇帝:我有昏君模拟器>第365章 张飞称象,诸葛周郎
  “诸卿想要带兵出征,需得回答朕一个问题。”

  “谁要是回答的又快又准,朕便让他领兵南征。谋臣武将,各取一人。”

  对付一个西南小国而已,综合国力可能还没有高句丽强。

  所以,

  刘辩才会用这种趣味性的方式,和群臣互动。

  因为在场的这些人,不论派谁去都十拿九稳。

  “什么问题?”

  群臣也觉得很有趣,充满期待。

  刘辩微微一笑,朝达达贡看去,“达达贡,马展王进贡的那三头大象,你可知它们的重量?”

  达达贡摇了摇头,“不知。”

  为了重新获得大汉的庇佑,他们选择了掸国境内最强壮的三头大象作为贡品。其中一头,乃是象族之王,极其雄壮。

  其体长三丈七,以他们的经验估算,可能有三万多斤!

  “在你们掸国可有准确称象的方法?”

  刘辩接着问达达贡。

  后者苦笑道,“回神皇陛下,没有。”

  “幼年小象可由多人抬起来称重,成年大象就没办法称其重量了。大多都是以经验估算,我王献给陛下的三头健壮大象,估算重量分别为两万五千斤,两万七千斤和三万一千斤。”

  大象的体积太大,重量太重了,他们根本没办法对其称重。

  聪明的人,已经知道陛下要问的问题是什么了。

  “诸卿,朕很想知道这三头大象的具体重量是多少,谁要是有办法称量出他们的总重,朕便让谁作为统兵之帅,南征骠国!”

  刘辩看着百官,其中有一部分人,没等他提问就开始思索了。

  怎么称重?

  这是个问题!

  郭嘉,荀彧,贾诩,荀攸,蔡邕,王允等人苦思冥想。

  因为有达达贡在场,如果他们想不出来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便会让邻邦见笑。

  丢的是,大汉的脸!

  所以他们压力都很大。

  一旁的达达贡,兴趣盎然地看着大汉百官。

  在他们国家,乃至西南诸国,称象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看書溂

  谁要是能找到好的方法,谁就能获得国王的赏赐。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却没有一个人获得这份赏赐。

  达达贡觉得,比他们更强大,更智慧的大汉,应该能想到吧。

  “陛下,这个很简单,俺有一个办法。”

  不到一分钟,张飞便大大咧咧的走了出来,一脸自信。

  刘辩有些惊奇,

  第一个想到答案的,居然是张飞!

  “翼德有什么办法,速速道来!”

  刘辩很欣慰,这家伙没有辜负自己对他的栽培。

  众人也好奇地朝张飞看去,

  刘备和关羽更是惊讶:三弟可以啊!

  万众瞩目,

  张飞信誓旦旦地道,“很简单啊,只需要将三头大象宰杀了,分其肉便可称其重。”

  说完之后,

  他得意洋洋,“陛下,俺不要多了,给俺一万人,保准给您扫平骠国。把骠国国王的脑袋,带回来给您。”

  此言一出,众人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切”的表情。

  这也算办法?

  刘备和关羽纷纷转过头,表示我们不认识他。

  陛下虽然没说,但你把大象弄死了,称出重量有个毛用。

  你以为是过年杀猪分肉呢。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张飞要受到惩罚的时候,陛下居然点了点头,

  “翼德这个办法很好!”

  啊,

  这也叫好?

  陛下,你这偏心偏的也太明显了吧。

  “云长。”

  刘辩喊了关羽一声。

  “臣在。”

  “朕突然很想知道,翼德的脑袋有多重,你用翼德刚才说的办法,给朕称一下。”

  啊。

  张飞傻眼了,

  这要是称一下,俺这条小命还有吗。

  “陛下,臣知道错了。”

  “陛下饶命。”

  刘备和关羽连忙为张飞求情。

  看到张飞的表情,

  百官知道自己不能笑,但憋不住啊。

  “哈哈哈……”

  朝堂之上,传来一阵哄笑。

  就连向来严肃的陈纪,周异,王允这些老臣,都有些忍俊不禁。

  君臣关系融洽,偶尔开一开玩笑无伤大雅。

  刘辩摆了摆手,示意张飞退下。

  他当然不会因为这种事情,砍掉张飞的脑袋。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人,不止张飞一个。

  郭嘉贾诩等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切块称。

  但他们觉得,陛下既然问了这个问题,肯定不可能这么简单,所以才没说出来。

  很快,又有人说道,

  “陛下,可以选用粗壮的树干,打造一杆巨秤。”

  然而这个想法,很快就遭到了反驳。

  “那三头大象大家都是见过的,太重了,得多大的称才行啊。”

  “再说了,大象是活的,你把它挂在空中它肯定会挣扎,也没办法称啊。”

  众人商量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得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大家开始着急了,

  这要是想不出来,丢的可是大汉的脸。

  刘辩有些失望,

  这些人可都是他精心栽培出来的,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

  “陛下,臣有一个办法!”

  “陛下,臣想到了!”

  就在百官一筹莫展的时候,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响了起来!

  众人循声望去,

  两道声音均来自朝堂的最后面,一个出自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少年,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周瑜,周公瑾,陛下面前的大红人!

  “想到了吗?”

  “那个少年是谁?”

  “好像叫诸葛亮,是神童学院的学生。”

  众人议论了起来。

  诸葛亮之所以会出现在朝堂之上,也算是刘辩对神童院的一种栽培。

  神童院超过十岁的孩童,可轮流参加朝会。

  因为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内定的。

  诸葛亮是第一次入朝堂,因此认识他的人并不多。

  但因为两个人,同时举手,谁先说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可不需要谦虚礼让。

  “既然你们二人同时想到答案,那就把答案写在手上吧。”

  刘辩说道。

  小连子立刻拿了两支笔,交给诸葛亮和周瑜。

  二人对视了一眼,

  同时在手上,写了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