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真没有坏心思>第200章 唱名起帆
  烽火烟花燃起,京城百姓抬眼望去,即便是灯火通明的街市也掩盖不住烟火的灿烂。

  说书先生,小竹板一敲,缓缓道:“大乘八十九州纷纷燃起烟火,同庆殿下唱名,那袅袅升起的烟火整整有一百盏,这等气魄山河壮举非大乘莫属。”

  百姓人头簇簇,纷纷叫好,有人惊咦道:“怎么会有一百盏烟火呢?”

  砰!

  小竹板敲响大声音,说书先生瞬间热血沸腾,感慨激昂道:

  “诸位看官听我慢慢道来,大伙儿都知晓那地支十二州,如今仅剩下一个亥州,这是地支州的痛,乘国的痛,天下百姓的痛。

  这亥州不忘地支十二州的辉煌,烽火台燃起了十二盏烟火,以一州之力代表十二州同庆殿下唱名,亥州永远不会忘记它是地支州一员,更不会忘掉耻辱,势要收回十一州,让地支十二州团聚。

  亥州是小弟,燃起烟火,给那走散的十一位哥哥指路方向,照亮回家的路......”

  百姓安静片刻,接着撕裂的呐喊,有人哭泣,也有人怒骂。

  “团聚!”

  “团聚!”

  “团聚!”

  呐喊的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整齐,响动了上京,遮盖了云霄。看書溂

  承德殿。

  文武百官渐渐听到了动静,纷纷停下手中的酒杯,乐女舞女也渐渐安静,那百姓的呐喊声如同洪流灌溉干旱的土壤,一下子就浇灌了承德殿。

  “团聚!”

  负责禀报的太监这一刻站的笔直,呼吸急促,眼眶湿润,渐渐的整齐一致的呐喊声消失,太监大声喊道:“报!”

  皇帝皇后,以及文武百官纷纷侧目。

  “京城百姓得知亥州以一州之力扛起地支十二州的荣耀,纷纷泪目,他们哭泣,他们呐喊,他们要拿起锄头与亥州同进退,拿下失地,让十二兄弟团聚......”

  皇帝激动的起身,大喊道:“都是大乘好男儿!”看書喇

  百官恭祝,“陛下万岁,大乘万世辉煌!”

  急促的鼓声响起,催着唱名车起航,待鼓声完毕,宁原对着喇叭喊道:“我宁原字长命,为太子殿下背名,击天鼓...开城门!”

  鼓声大响,接着骤然而止。

  柳老柳青山缓缓起身,在太监的搀扶下登上唱名车。

  “老夫柳青山,为太子殿下背名,击天鼓...开城门!”

  鼓声又响,接着又停。

  李老起身,同样登上唱名车。

  “老夫李长安,为太子殿下背名,击天鼓...开城门!”

  接着精神抖擞的镇国公,端起大碗酒,猛的灌下,直接登上了唱名车。

  “老夫杨守城,为太子殿下背名,击天鼓...开城门!”

  宁原与太子朱幕相视一怔,可没这个环节啊,老国公这是激情四射。

  紧接着...

  “老夫钱问昔,为太子殿下背名...”

  “老夫刑三醒,为太子殿下背名...”

  “老夫...”

  偌大的唱名台,挤满了乘国大儒,为了不影响后续唱名,台上只留下了宁原、太子朱幕和乘国三老,其他大儒齐笔撰写了“琴棋书画”四个苍劲大字。

  按照唱名祖制,此时唱名可谓已是圆满,文有“琴棋书画”,武有“爱酒镇国公”,这些就够了,代表太子殿下被认可,负责记录的官员已经可以在史册上浓重的记上几笔。

  宁原与皇帝等,提前商量的背名大儒只有柳老和李老,他们两个就够了,尤其是柳老,桃李满天下,京城官员半数以上都出自云麓书院,还有其他学子在京外任职。

  李老比柳老差不了多少,宁原虽不是大儒,可他是乘国英雄的代名词,足够分量,然而不曾想,镇国公直接登上了唱名台,严格意义上代表日后朱幕可以直接掌控杨家军,这就厉害了,兵权才是一国之最。

  接着,其他大儒也纷纷登上唱名台,齐笔撰写“琴棋书画”开创了先河...

  礼部官员,负责史册的文官早已激动的不能自已,颤抖的一笔一笔的记录在册,太子唱名接连开创先河。

  如那百州同庆,如那呐喊声遮天蔽日,如那大儒纷纷齐聚,如那大儒齐笔书字,如那镇国公亲临唱名台.....太多了,文官报国的方式很滑稽,可谓是纸上报国,此时怎能不激动。

  皇帝都没想到,唱名还没进入高潮就已经功成名就,激动的像个孩子,频频起身,皇后只好一遍一遍的提醒他,老家伙厚着脸皮死不承认,小声道凳子做的太热,能不热吗。

  他国公主李璇玑,内心的震撼就没有停止过,自那百盏烟火同庆,她就感觉心里不安,举国上下一心,呐喊十一州回归,是何等壮观。

  万民一心,如此下去,乘国将是大恐怖,这非她所望。

  你瞧,大儒纷纷齐聚,就连老国公都抢着背名,那个说话不靠谱走路没正行的太子朱幕,何时变得这般香,是宁原的原因,一定是!

  李璇玑充满渴望的眼神一遍又一遍的看向宁原,丝毫不掩饰赤裸裸的欲望。

  据为己有!

  神灭形消!

  只能有也必须是这两个结局!

  皇帝微微瞟向李璇玑,蹙眉冷哼,而又笑容满面道:“璇玑觉得太子唱名如何,唉...让你见笑了,哗众取宠罢了。”

  李璇玑嘴角抽搐,她丝毫没听出皇帝的“哗众取宠”,反而是不加掩饰的炫耀。

  李璇玑渐渐平静下来,浅笑道:“太子殿下深得民心,深得百官爱戴,璇玑愧不敢当。”

  皇帝乐呵了,“哈哈...是吗,璇玑可不能妄自菲薄啊。”

  皇后在一旁撇眼撇嘴,心道要是宁原是你儿子吹捧也就罢了,太子他...唉,还是算了吧,还是女婿招人喜欢。

  唱名台上,宁原让随行太监宫女照顾好三老,年纪大了可不能颠簸摔倒。

  柳老李老笑笑,欣然接受宁原的安排,老国公吹胡子瞪眼,豪横道:“老夫身子骨硬朗着呢,岂非他们两个老头能比的。”

  宁原扶额,然后冲着城门处大喊:“开城门!”

  朱雀门刚刚开启一个缝隙,城外的热闹声便猛的传来,人声鼎沸,像小鸡般伸着头,盼目等候唱名车出行。

  朱雀大门直通朱雀大街,南北走向,直通南城门,朱雀街两侧是东市和西市,分别有五条街与朱雀大街横垂,东市的第一街便是梧桐街。

  唱名车越过朱雀大门,热闹一览无余。

  百姓自发组织的杂技等纷纷上演,舞狮队伍率先为唱名车开道。

  皇帝见唱名车出行,举杯道:“诸位爱卿,共举一杯,在此等候太子唱名,朕已派人随行,及时禀报唱名行程。”

  皇帝又看向身旁大公公,严厉道:“太子唱名关乎甚大,柳老国公等也在,万不可遇到行刺,速派五千玄甲卫开道,如有不尊者,杀无赦!”

  这一幕,李璇玑看得清楚。

  她明白,唱名台上的人若是瞬间被灭了,乘国就乐呵大了。

  姬公公脸色冷漠的离去,这些年和暗影首领鞠娘子一直在调查行字门的贼人,可明知影藏在京城,却一无所获,迟迟不能让他安然入睡。

  这也是宁原不论走到哪里,暗地里有暗影大内侍卫保护,明面上一直有十八罗汉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