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真没有坏心思>第155章 这才叫国舅爷
  九月入尾,东宫绿叶渐少,宁原安排太监将牛血和脓液混在一起,让孙瑾瑜泡澡,宁原也技穷了,希望管用。

  宁原入宫已超二十余日,太子痊愈,宁原也恢复的七七八八,孙瑾瑜时好时坏,能不能好转就看她的求生欲了。

  御书房。

  皇帝与三老雅兴十足,正在打麻将,完全不顾宁原和太子,宁原倒还好,太子愣在原地,有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

  这刚出东宫,父皇母后不应该激动,高兴,甚至喜极而泣吗?

  可眼前的画面.....

  皇帝抬眼见太子愣在原地,大声道:“还不滚,朕自摸的牌,一见你就雅兴全失。”

  宁原指着自己...心想老子可是救了你儿子,怎么也得...,只听皇帝不耐烦的问道:“宁爱卿,有事?”

  宁原与太子左顾右看,都觉得自己多余,只好离去。

  前往凤和殿的路上,宁原叹息道:“你爹真道歌。”

  太子记得,宁原曾经告诉他道歌是称赞的意思,此时,太子摇头,意味深长的道:“本宫现在知道了,为啥本宫的殿内是四爪金龙,父皇的却是五爪金龙,可能本宫不是亲生的吧。”

  凤和殿。

  皇后在抄写佛经,香案上焚香袅袅升烟,见宁原、太子前来,皇后将毛笔递给宫女,太子面带微笑,还是母后疼人。

  皇后笑盈盈道:“本宫抄写佛经时,最厌他人叨扰,没事赶紧走,要不就去老地方待着去。”

  太子掩面离去,宁原安慰道:“没事,皇上皇后可能忘记我们刚刚痊愈,以为是出去厮混才回来吧。”

  宁原也蒙圈,皇帝皇后翻脸不认人的本事,日渐高深。

  太子叹息道:“唉...你这说的我差点都信以为真,算了...出宫,本宫请你听曲,本宫听说第一楼的春花魁擅长马达臀,一直想去见识,刚好今日有空。”

  宁原扶额,这马达臀姑娘不可信,犹记得当初春花魁嗲音道,只跳给他一人欣赏。

  ...

  ...

  另一边,宁府。

  柳絮儿垫着擀面杖,怒视前方暴民,宁福儿道:“小姐不可莽撞,不知小姐带银子没?”

  “啊...没带,本女侠从来不带银子的,这一条街本女侠都是免费吃喝。”

  十一岁的柳絮儿出落的亭亭玉立,少许带些英姿飒爽,宁福儿无奈道:“我...更没带。”

  宁福儿吃喝不愁,柳絮儿没事带着她炸街,走哪吃哪,喜欢的衣裳等也直接拿走,事后商贩自己去柳家拿银子。

  宁福儿哪里像丫鬟,比一般大户小姐还要滋润,柳絮儿带着她跑到望春楼,相比较宁原,宁福儿更怕鞠娘子,显得很拘谨。

  柳絮儿直言需要钱,鞠娘子问都不问要钱干嘛,白锦儿抱着许多银两,柳絮儿直接往怀里揣。

  宁福儿离去前,礼貌道:“奴婢宁福儿给大夫人请安,奴婢走了。”

  鞠娘子对着白锦儿道:“这丫头不错,留在柳絮儿身边刚好弥补她莽撞的性子。”

  白锦儿撇嘴,不满道:“主子偏心,主子怎么不夸我。”

  鞠娘子摇头不语。

  距离宁府不远处,宁福儿高声喊道:“我家小姐高兴,今日只要夸赞我家小姐漂亮,重赏。”

  闻言,不少人抱着试试的态度,结果宁福儿真的给他钱,这下热闹了,原先围在宁府的百姓一蜂窝的跑了过来。

  大大咧咧的柳絮儿难得脸红一次,哪个小姑娘不喜欢被人夸赞漂亮呢,可若一个劲的夸,也吃不消。

  宁府面前只留下一些喊冤的人,原先水泄不通,现在显得地旷人稀。

  远处,鞠娘子默默点头,白锦儿张开小嘴,“啊...真聪明,我怎么没想到。”

  好巧不巧,诗词宫的几位大人路过宁府,当然,还有老熟人户部尚书齐文宣,领头的是马太尉,只见马太尉义正严词道:

  “可恶,宁家藐视王法,老夫看不惯,诸位大人虽老夫去一趟刑部。”

  刑部尚书孙墨玉一个头两个大,马太尉为首的诸位官员要求他立即抓捕宁府相关人等,振振有词的齐文宣叹息道:

  “本官等不能坐视不管,任由宁家仗着驸马爷的身份藐视王法,乘国律令,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可是先皇立下的规矩。”

  孙墨玉早就收到消息,此时犹豫道:“诸位大人,刑部是讲究铁证的地方,无凭无证的不可抓人,再说宁大人一家都是官身,如果处理不好,也不好向陛下交代不是吗?”

  马太尉颤抖身体,指着孙墨玉颤抖道:“气煞老夫,孙大人怎么如此糊涂,那宁府门前贫苦百姓在喊冤,这不够铁证吗?老夫怕孙大人收了宁家好处吧?”

  孙墨玉脸色铁青,人言可畏,人言可畏。

  剑拨弩张之际,一小公公跑了过来,气喘吁吁,手里捧着圣旨。

  “孙家接旨!”

  唰!

  诸位官员,孙家家奴等跪倒一片,马太尉与齐文宣相视一眼,心中隐隐觉得不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孙家有女孙瑾瑜,德荣兼备,举止娴雅,敏而好学...特纳入东宫,赐太子妃,赏赐黄金万两,良田千顷...钦此。”

  孙墨玉激动万分,觉得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生了孙瑾瑜,同时暗暗决定,一定要护好宁家...你瞧,宁原来了一趟,带走家女,然后就成了太子妃。

  这恩情必报啊。

  小公公接着道:“太子妃娘娘身在东宫,陛下特准国舅爷代替接旨。”

  “臣拜谢陛下,吾皇万岁。”

  孙墨玉接过圣旨,仔细默读一遍,生怕是一场梦。

  管家见状,塞给小公公一些银两,小公公欣然收下,而后道:“国舅爷您忙,奴才这就回去复命。”

  孙墨玉起身,不...是挺身,气势一下子就上来了,严厉道:“本官不认同诸位大人的看法,抓捕之事休要再提,本官便随同诸位前往宁府,本官倒要看看何人猖狂,敢污蔑宁家。”

  这态度转变之快,马太尉等官员深感佩服,可如今人家是国舅爷,还是太子一系的国舅爷,比那曹安国舅爷身份尊贵的多。

  孙墨玉领头,其他官员尾随其后,很快便到了宁府,不远处,京城百姓变戏法似的,夸赞的词如珠子般滑落。

  孙墨玉暗笑,认出那是柳絮儿,同时暗赞宁原的弟子个个不凡。

  马太尉走到喊冤百姓前,正义满身的说道:“你们不要担心,刑部尚书孙大人在此,孙大人一定会为尔等讨回公道,尔等有冤喊冤,不必有所顾忌。”

  “贱民先说,贱民姓陈,贱民长子听闻十里飘香脆口,便去买上一份,回到家里才吃完不久,便浑身颤抖,然后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