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真没有坏心思>第41章 明月几时有
  宁原一人独占三席,历朝历代的百朝盛会,也只有当初那个掀起盛会势头的大儒可比,此等风头,必将成为各国一段佳话。

  宁原心情舒坦了,开始喝酒了,喝着喝着想起了故乡,便又多喝了几口。

  太子一行人在席位上看的眼皮子直跳,正是大出风头的时候,可别因为喝酒了出丑啊。看書喇

  太子悄悄吩咐太监把宁原台子上的酒换成了水,宁原喝了几口眉头一皱,随后跳下高台。

  人群顿时欢呼,宁原挥手示意,欢呼声更大。

  本想找酒的宁原忽然停住脚步,撇了一眼正在饮酒大笑的大除国文人,转身朝着一个小太监招招手。

  小公公转身后就弯腰抱起了好多东西,看的宁原心里好笑。

  宁原又做了一个纸糊的旗帜,还是一样的“此处高台乃宁原所占!”。

  宁原只有几分醉,却是觉得大除国文人笑声扰人,他拱手道:“兄台,在下那高台坐着烙屁股。”

  大除国文人大怒,你他妈都三个高台了,一个烙屁股,难道另外两个也是如此!

  不等宁原问话,一旁的小公公就直接说道:“大人,这高台抓阄抓的是读书二字。”

  宁原点头,也不故作姿态了,直接甩出一首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劝学诗又赢得诸多赞赏,那大除国文人自认不如,恨恨的拱拱手,跳下高台。

  宁原大手一挥,小公公心领会神的拿着纸糊的旗帜站在那里,昂头挺胸,仿佛那诗是他写的一般。

  皇帝在上方大笑,看向他国公主李璇玑,道:“那小子酒力一般,喝点酒就开始胡闹了。”

  李璇玑笑道:“宁大人诗才无双,若不是我大除国还稳居第一台,璇玑怕是要以泪洗面了。”

  皇帝呵呵一笑,嘴硬的小公主!

  皇帝望向高台,那中央第一高台大除国文人笑的让人心烦。

  柳师一眼看穿皇帝的心思,笑道:“总得给别人留口汤喝。”

  皇帝顿时大乐,点头道:“柳师此言有理。”

  此时。

  时间尚未到后世凌晨,对于兴致盎然的众人来说,时辰尚早,每次百国盛会,最疯狂的时候,天蒙蒙亮还没结束。

  诗会到了这里,会停滞一会,然后随意让人过来观赏十个高台之上的文人,也算是一种颇为有趣的互动。

  宁原身边不大一会围绕了一群官家小姐,对着他指指点点。

  宁原黑着脸,又不是猴,哪有这样给人看的道理,礼部这帮狗东西,脑子里到底想什么呢!

  太子殿下一看宁原在美人堆里大出风头,立马不干了,拉着柳长舟等人就过去爬上了高台。

  本来一人坐着挺宽敞的高台,立刻拥挤起来,这帮官家小姐此时胆子大的很,根本不怕太子爷,有的甚至还会出声打趣。

  贾湘潭有些害羞的不时偷看宁原,这个有几面之缘的公子,近来一直听到他的传闻,今天得见他大战敌国文人,便觉得心肝乱颤。

  贾湘潭知道,祖母与祖父都相中了宁公子,这几日可能就会上门,想到这里,她羞的满脸通红。

  宁原望着像个神经似的的贾湘潭,问道她身旁的孙瑾瑜:“她怎么了,莫不是生病了,那就赶紧回家休息吧。”

  孙瑾瑜瞪了宁原一眼,自己的姐妹什么心思,她如何不知道,哼,木头疙瘩!

  太子爷拽了拽宁原,附耳道:“这个孙小姐,我看上了。”

  宁原一愣,随即看向孙瑾瑜,说实话,这个孙瑾瑜不丑,属于越看越有味道的女人,不过太子身边什么女人没有,比之漂亮的多了去了,到底那点吸引他了?

  宁原小声道:“可能当不了太子妃。”

  太子蹙眉:“为何不可?”

  宁原解释道:“他爹虽然是刑部尚书,说到底,身份还是差了些。”

  太子有些闷闷不乐,他其实挺可怜的,因为受制于唱名祖制,在他没有唱名前,是不许娶正式妃子的,所以说,他现在还没有严格意义上来说正式的媳妇。

  不过皇家也不傻,早就准备好了不少备用妃子,只等太子唱名后,就都可以成为正式妃子。想到这里,宁原撇了一眼太子的裤裆,这家伙不缺女人,怎么还没留下种,不会是坏了吧?

  “陛下为何不给你唱名?”

  “我怎么知道!”

  宁原不想理会太子这个傻蛋,便调戏起贾湘潭起来,还没说两句,对方羞愧掩面离开了。

  孙瑾瑜哼了一声,也离开了。

  宁原一脸茫然,这两个神经兮兮?

  诗会又开始了,众人离开,其实到了现在,几乎已经可以确定结果了,瞧瞧那些大吃大喝的文人,还怎么来灵感,以为都是李白那种越喝越牛逼的诗人吗?

  酒越喝越上头,宁原就是如此,喝到小醉,忽见皇帝投来的眼神。

  宁原一怔,下一刻他明白了,他觉得他懂了。

  而皇帝也没想到,自己随意撇了一眼会让宁原误会。

  宁原挥手,早就等待多时的小太监屁颠屁颠的跑来,直接送上了笔墨纸砚等等…

  大除国文人见比,眼皮子一跳,就连他国公主李璇玑就暗咬龈牙,简直欺人太甚。

  宁原又占据了一个高台,皇帝无奈笑了笑,这次有意给宁原一个眼神,大致意思是,差不多就行了,给别人留点脸面。

  宁原点点头,酒劲上头的他觉得自己又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宁原又开始招手,如此反复,最终高台上只剩下大除国一人,还有乘国除他外三人。

  皇帝陛下尴尬的朝着李璇玑笑了笑,随之传来巨大的惊呼声。

  他国公主李璇玑笑了。

  此时宁原招了招手后,直接把大乘国的文人踢了下去,然后赋诗一首。

  被踢之人苦笑连连,摇头离去。

  宁原大概是真醉了,摇摇晃晃的,见谁都像大除国文人。

  如此闹腾一会,高台上还剩下两人。

  宁原忽然爬上了第一高台,大声道:“酒呢,酒呢!”

  大除国文人好心的递给宁原一坛酒,在外人眼里,怎么都像不安好心。

  宁原太疯狂了,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他身上,只见宁原仰头灌了几口酒,任凭酒水打湿衣裳。

  “哈哈,好酒,好酒…诸位同醉!”

  宁原又喝了几口,大声笑道:

  “哈哈哈......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哈哈哈…”

  此刻宁原当真豪迈洒脱,配上这一首李太白的诗歌,直接让这种现状无限放大再放大…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众人忍不住喝彩,这两句太妙了!

  这一刻,就连他国公主殿下心里都发烫。

  柳师忽然感慨道:“当初听闻这两句,就觉得是难得佳句,如今补全,果然非比寻常,好!”

  李老点头,皇帝笑道:“那小子,耍酒疯倒是耍出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宁原笑着笑着就哭了,独自坐在高台,望着明月流泪,他想家了。

  鞠娘子再一次见到宁原无比落寞的背影,心里一酸,不明白这个平日里嬉皮笑脸的男人,心里到底藏着什么伤心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宁原断断续续的把这首词念完,一旁的小太监一点没眼力见的见宁原念一句就唱一句。

  这一首意境空灵,大气,悠远的词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宁原最终念完整首词,下一刻风一吹,眼前一黑,在太监与众人的惊叫中一头栽下高台,脸朝地,屁股撅的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