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真没有坏心思>第21章 闹饥荒
  白雪皑皑,京城裹上了一层银装。

  冬日里,京城很冷,人们出门都要裹上厚厚一层棉衣。

  转眼半年时间,宁原与太子殿下合伙做的生意,已经收获满满,在城外的大荒野,已经储存了堆积如山的煤炭。

  这些,鲜有人知。

  太子与几个合伙人,当初丢下钱就跑了,事后宁原送去了契约,他本人出资最多,占据五成利益,太子占据两成,剩余的每人一成。

  开始采煤石,出了不少意外,好在运气比较好,地下埋的一处大资源,而且埋的比较浅,如此,几个月时间挖了很多。

  宁原估计,以目前的速度,够挖好几年了。

  月初时,宁原叫停了采煤工作,主要是因为手里没钱了,所以遣散了众人,就等着天气再冷点时,把煤给出售了。

  宁原吃着自己捣鼓的火锅,主要吃个情怀,味道也就那样,并不像小说看的那般,火锅一出,就天下第一美味佳肴,纯属放屁。

  在这个没有各种科学加工佐料的时代,火锅能有多好吃,和皇宫里的美味佳肴比起来,真的屁都不是,真当御厨们是吃素的,人家随便一道国宴就吓死你,还跟人家比。

  天色蒙蒙亮,宁原顶着寒风就上了早朝,宁原穿的比较多,不然没办法,他到现在还杵在殿外,不穿多点,根本扛不住。

  望着殿内的碳火,宁原一脸羡慕,瞧瞧自己面前这个巴掌大的玩意,风一吹就没了,根本不顶用。

  皇帝出来,群臣跪拜,太监宣读…老一套了。

  “启禀陛下,河州再闹饥荒,无数难民分别涌入各地,以安州与京城为主,如今,城外已聚集数万灾民,天寒地冻,食不果腹,请陛下早日定夺!”

  “众爱卿可有良策?”

  “启禀陛下,老臣认为,开国库,赈灾河州,派兵把流亡百姓送回,转交地方官员妥善安排。”

  户部尚书,齐文宣上前一步,“启禀陛下,每年入冬,都是国库空虚之时,开仓放粮,若边关有变,恐出大患。然,饥荒之年,需备足粮草,以防各地暴乱。”

  兵部尚书,韩成天:“臣,附议。”

  皇帝皱眉,语气总是那么不温不火:“那么就没有一个两全其美之法?”

  宁原大致听明白了,闹饥荒了,没好办法了。

  记得当初明明给了柳老弟子好些方案,却至今没人用出,想必其中定有十分复杂的事发生。

  朝廷中,就是这样,乱七八糟,官官相护,官官相贪,说是国库有多少多少粮草,真算起来,你都不知道会少多少。

  以工代赈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如何分配人手就够头疼了......

  “臣认为…”

  “臣以为…”

  宁原撇嘴,认为有个屁用,朝廷若是真有好办法,也不至于年年出现暴乱。

  百姓吃不饱还能忍忍,当他们发现要饿死时,还管什么天王老子,地藏菩萨,拿起锄头就能反了。

  人家上朝议事,宁原在殿外吐槽,没办法,每天这样,总得自己找点乐子。

  太子殿下起身,大声道:“儿臣愿意效劳,为父皇分忧,为百姓造福!”

  一群大臣习以为常,根本不鸟太子,宁原撇了一眼,打了个哈欠,也不在意,朱幕每天都会这样,大概是太无聊,刷刷存在感。

  皇帝点点头…宁原揉了揉眼睛,他点头是什么意思?

  “准奏!此事便由太子负责!”

  太子一愣,然后像木头一样站着一动不动,似乎吓傻了。

  “陛下,万万不可,太子年幼,担不起此等大任!”

  “臣,附议,陛下,不可拿千万百姓当儿戏!”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随意撇了一眼众臣,还是那副不温不火的德行,一般人看久了,心理都会出现问题。

  “那爱卿们可有良策?”

  众臣沉默不语。

  “可有哪位爱卿愿意拦下此事?”

  无人应答。

  “户部呢?赈灾之事,向来由户部负责。”

  户部尚书齐文宣个头不高,骨架大,精瘦精瘦,配上那裂缝眼,一看就像个老阴比。

  户部尚书开口:“此事,可慢慢商议,定有两全其美之策。”

  老阴比开口说的好啊,有好办法,户部就上,没有咱就拖着呗。

  宁原忽然听见姬公公的声音:“宣,东宫谋事郎,宁原,上前觐见。”

  “臣,宁原,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笑着点头:“平身吧,朕有意让太子负责赈灾一事,小爱卿可有想法?”

  宁原偷偷撇了一眼太子,见对方还没回过神,道:“此事,恳请陛下三思而行。”

  宁原有办法吗?

  有是有点,可户部没粮,朝廷没钱,有办法有什么用,压根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朕,心意已决!”

  宁原低头蹙眉,事到如今,只能:“臣,愿与太子殿下共进退!”

  宁原偷偷给朱幕使眼色,自己几斤几两应该明白吧,怎么说不用别人教吧?

  “太子?”

  太子朱幕回过神,神情兴奋:“儿臣,定当不负众望!”

  宁原腿一软,他是太子没事,自己一个谋侍郎,可不一定啊,不行,得把詹士府拉下水。

  这时。

  一直老神自在的左相,李赫,上前一步,“陛下,赈灾一事向来由户部负责,此乃家国大事,万万马虎不得,请陛下以天下百姓为重。开国库,放粮!”

  皇帝微笑,这老狐狸终于开口了,不过不急,还有一个老狐狸呢。

  闭着眼睛的右相,史糜睁开眼睛,上前一步:“臣认为,不妥,国库空虚,户部既要保证余粮,又要保证赈灾物资,难如登天!”

  左右相是政敌,基本上你认为行的,我就觉得不行,户部是右相的人,左相就得给你使绊子,然后就这样斗阿斗,最终由皇帝决策。

  “臣,认为可开国库!”

  “臣,认为不妥!”

  皇帝想了想,道:“开国库,发放赈灾物资,户部尚书齐文宣负责河州赈灾一事。朕意已决!”

  “臣,领旨!”

  宁原撇嘴,感情自己就是猴啊。

  皇帝继续说道:“太子主官,谋事郎宁原主事,负责京城城外难民一事。”

  “儿臣领旨。”

  “臣,领旨。”

  宁原又撇嘴,妈的,太子主官,有功劳占大头,自己主事,办不好要背锅,唉,这日子越来越难了。

  下了朝,宁原没有着急回家,双手插在袖子里,像个老大爷一样在宫里晃悠。

  现在,这皇宫之中,谁人不知他宁原的名字,半年来官是没升上去,这宫里可混熟了。

  哪哪个小宫女,哪哪个小太监,哪哪个公主殿下…宁原都能叫出来。

  宁原瞧见一群年轻女子朝着他笑,忽然想起来,今天是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的时刻,简单说,就是各种权贵夫人小姐们前来拜见的时候。

  “一个九品官敢在宫里瞎走,那谁家的小郎君呀,胆子可真大。”

  “是啊是啊,什么时候九品官也能在宫中随意走动了。”

  一群官家小姐感到好奇,一位胆子大的官家小姐呼来一位过路太监:“这位公公好,敢问那边是何人,怎么如此模样在宫中行走?”

  此时的宁原走没走像,站没站相,搂着身子,确实没什么好模样。

  公公倒也客气,解释道:“那是宁大人,一直就这个样,哎呀,今天看着心情不好吗,待会可千万别惹他生气。”

  一群人愣住了,眼前这位公公穿着一身青,应该在宫内有些职位,可是听其意思,这九品官似乎很厉害的样子,这就更让他们好奇了。

  这时,皇后身边的“小贵子”领着一群端着点心的宫女正前往凤和殿。

  宁原瞧见了,伸手粘着点心吃。

  “这是皇后娘娘的东西,休的乱碰!”

  小贵子一看,这还了得,连忙制止,他平日里最讨厌这个经常欺负他的最小小小大人了,明明啥也不是,还吊炸天给谁看呢!

  宁原呸了一声,硬的跟个啥似的。然后对着小贵子就是一顿踢,“本大人吃了怎么滴了,让你多嘴,你个没软蛋的,仗着皇后娘娘天天欺负我…”

  小贵子一边躲闪一边求饶,到底谁天天欺负谁,明眼人一看就知。

  然后宁原忽然瞧见了澜平公主身边的公公,上去又是一顿踢,“你这个没软蛋的,上次你家公主欺负我,是不是偷着乐呢,仗着背后有公主,嘲笑本大人,我踢死你。”

  “大人饶命饶命啊,小的哪敢嘲笑您呢,如今这宫中谁不知道,除了太子殿下,就属您是最惹不得的大人物了。”

  小黑子马屁拍的好听,可提起朱幕宁原就心烦,一烦就是一顿踢。

  不远处的官家小姐们简直吓到了,这个九品小官,怎么这般生猛,偷皇后娘娘的糕点就算了,还动手打人,简直无法无天了。

  一位宫女过来,一群小姐摆好姿态跟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