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最狠崇祯>第213章 陛下的用心
  孙承宗和徐光启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即便是强势如徐光启,这个时候也不该跟我说话了,牵扯到皇家,什么事情都要小心一点。

  做臣子的,如果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也就不用做臣子了。

  朱由检看着他们两个人的样子,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一次在西北那边查出了很多为富不仁和贪赃枉法的事情,大部分都和秦王府有关系。”

  “这次查出了一个叫冯三刀的,干的就是放高利贷,倒卖人口,逼良为娼的买卖。聚集了一群亡命之徒,在西安府横行霸道,无法无天。”

  “他背后就是秦王府,这件事情是西安人都知道的。”

  “正因为如此,这些年也没有人敢把他怎么样,这一次王忠把人给抓了,把家也抄了,原本还想着乘胜追击,把他手下那帮人也给抓了,可以想象到那帮人被人给藏起来了。”

  “顺藤摸瓜,抓到了秦王府的管家,这才知道人全都被秦王府给藏起来了。”

  “秦王府准备等到事情过去之后,再让这帮人继续出来,继续干这个买卖,继续赚钱。”朱由检说到这里,脸色有一些阴沉大声的说道:“简直毫无廉耻。”

  “坑百姓赚钱他们也干得出来,堂堂国家的王爷,简直。

  说到这里皇帝似乎有一些说不下去了,愤怒的不开口了。

  孙承宗和徐光启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慎重,这件事皇帝这么说,这也只能是王忠的一面之词,不太好办。

  即便事情真的像王忠说的那样,这件事情也不好办。

  天下宗室这么多,真闹腾起来是个大麻烦,如果被有些人利用的话,那就更是大麻烦,可不要觉得是天下太平,没有人敢造反。

  心里面心怀鬼胎的人可不少,这次西北就是这个样子。

  一旦对秦王府逼迫过了,难免有人会拿秦王府做招牌,干点什么事。到了那个时候,对朝廷来说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对陛下的声望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就是一个大麻烦。

  可又不能不办,那些钱一定要拿回来,那些人一定要抓回来,皇帝的脸也是脸,不能丢了。这件事情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就很麻烦。

  “两位爱卿觉得该怎么办?”朱由检看着两个人,沉声问道。

  两个人听了这话之后,表情略微有一些迟疑,想了想之后,孙承宗开口说道:“陛下,臣觉得朝中应该派个人去一趟秦王府。”

  “对秦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秦王会明白的。”

  这是要以安抚为主了。

  只要面子上过得去,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徐光启听了这话就是一皱眉头,他显然对于孙承宗这样的做法很不满,于是徐光启开口说道:“还是下旨申斥比较好,让秦王意识到错误。”

  “现在西北这个局面不能出乱子,让他老实一些才是。”

  听了这话,孙承宗皱了皱眉头没有开口,他在等皇帝说话。

  朱由检看了两个人一眼,一脸的无奈从京城派人过去,别开玩笑了,等到什么时候?写一个圣旨给孙传庭。他是不会这么做的,孙传庭那边已经焦头烂额了,这件事情不能把他牵扯进来。

  何况孙传庭是以后自己的大员,不能在这事情上牵扯太深。

  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要落到王忠的身上,朱由检看了两个人一眼之后叹了一口气说道:“西北那边实在是鞭长莫及,不然朕还是想和秦王好好的说一说。”

  “真想把秦王招到京城来,你们觉得怎么样?”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表情都是一变。

  大明朝的皇帝有多少年没有招藩王进京了?你把秦王招到京城来要干什么?到时候还不一定传出什么流言来。

  孙承宗连忙说道:“陛下,万万不可。”

  “如果陛下宣召秦王进京,那必然是一片人心惶惶,到时候什么传言都会有,会有人说陛下圈禁了秦王,会有人说陛下抓了秦王,甚至会有人说陛下杀了秦王。”

  “到时候整个天下的藩王都会人人自危,真的会出大事。”

  旁边的徐光启也站起身子点头说道:“陛下孙大人说的有道理,绝对不能够召见秦王进京,这件事情如果以召见秦王进京解决,不但解决不了,事情反而会变得更大。”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朕只是想和秦王谈一谈,推心置腹的说一说,让他明白朕的想法。只是传旨的话,朕也怕他多想。”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有一些无奈。

  他们很想告诉皇帝,大可不必。

  你如果亲自见他的话,只会把他吓死,除此之外,什么都不会有。说不定你这边圣旨刚到西安,秦王那边就举家自焚了。

  不要以为这种事情是开玩笑,这绝对是有可能的。

  于是两个人只能硬着头皮再一次劝说了起来,拉扯了几个回合之后,朱由检才表示自己打消了这个想法,于是他开口说道:“那就派个人去传旨吧”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从始至终朱由检都没有想过让秦王进京,这种说法就是为了堵人嘴的。同时也是做给一些人看的,朱由检相信会有人利用这件事的。

  另外这个消息也可以传给秦王,也算是吓唬吓唬他。

  不要觉得现在天下这个样子,朕在京城就管不了你,你在西北无法无天。实在不行我就让你到京城来,你不来就是抗旨,来了你就走不了了。

  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个倒是没有猜错。

  如果朱由检把一个藩王召见到京城了,那是肯定不会让他再离开了。在京城找一个地方把他给安置下来就可以了,地方上的财产正好直接抄家。

  朱由检想了想之后,语气随意的说道:“就让王忠去一趟吧,他在西北那边正合适。又是宫里的人,正好和秦王商量商量,让文官去传旨,显得太生疏了一些。”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一些无奈。

  说了这么半天,皇帝还是要采取强硬的措施,而且还让王忠去。简直就是在打秦王的脸了。不过秦王也是活该,非要凑上来。

  王忠在西北抓了秦王的人,甚至把他的管家都给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还到秦王府上去。他能有好的脸色给秦王?

  “那就按陛下说的办。”两个人恭恭敬敬的说道。

  此时此刻他们也顾不上一个秦王了,谁让他自己作死,就随他去。两个人大概也明白了,皇帝为什么会把他们给找来跟他们说这些话了。

  实际上皇帝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把他们给找来,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安抚好下面的官员,不要在这件事情上找事。也不要掀起什么舆论风潮,就让这件事情安安稳稳的过去。看書喇

  这件事情对他们两个来说难度有点大。

  孙承宗倒是出身于主流派系,甚至和东林党的关系不错,有人还把他给贴上了东林党的标签。可是自家人知自家人事,他可不是铁杆的东林党。

  大家在某些理念上相合,但是真的办事的时候差远了。

  东林党让他做那些事情,他没有一件能做得到,现在掌握舆论的和天下人之心的就是东林党,让他去改变舆论情况,根本就不可能。

  最有可能的就是所有人对他群起而攻之。

  徐光启就更不用提了。

  除了跟他一起研究西学的小伙伴,徐光启的身边更没有什么人手帮忙。让他去安抚人群,平息舆论,更不可能,更做不到。

  皇帝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就让他们有点为难了。

  朱由检看着他们两个人有些无奈,也不知道说这两个人什么好了,我都不管你们了,给了你们这么大的权力拉帮结伙,你们都不会吗?

  把你们的党派搞起来,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于是朱由检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这件事情朕会传旨让王忠去操办,你们不用操心了。”

  “是陛下。”两个人答应了一声之后,躬身退了出去。

  等到两个人走了之后,朱由检无奈的靠在了椅子上,他转头看着旁边的王承恩开口说道:“你写封信给王忠,这件事情让他去办,告诉他秦王府那边不用顾虑太多。”

  “是,陛下。”王承恩连忙恭敬地答应道。

  陛下这一次恐怕是对秦王很不满意了,什么叫不用顾忌太多,这话已经说的非常隐晦了。稍稍翻译一下就是你可以对秦王府下手了。

  随便你搞出一些事情来,朕也会替你兜底。

  王承恩心里面有一些担心自己那个干儿子,他如果真的把事情搞大了,可能就会成为皇帝手里面的刀了,可是他又不敢去劝说自己的干儿子收手。

  皇帝让他动手,你让他收手,你想干什么?

  他只希望王忠能够悟出一些东西来,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做太多,有的路一旦走上去,想要回头就不可能了。

  不过想想自己干儿子的心思,王承恩也只能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