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最狠崇祯>第107章 没机会
  男人听到这话,也没有抬头,又拿起一颗棋子放到了棋盘上,这才说道:“他选的太简单了,这世上的事如果能像他想的这么简单的话,我们也不至于会为难这么多年。当年魏忠贤能压我们一头,他以为靠的是什么?”看書喇

  女人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男人的大腿说道:“你觉得他会落到一个什么下场?”

  “这谁知道?”男人轻笑了一声说道:“没准他能把事做成呢?他要把事做成,他的地位不是我能想象的。”

  “可是你不看好他。”女人继续说道。

  “谁知道呢?”男人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女人的脸说道:“三娘子,你跟了我也两年多了,这次到京城来短时间内恐怕走不了,不如先安个家。钱还足够,买一个好点的宅子,咱们先住下。”

  女人眼睛顿时就是一亮,抬起头看着男人说道:“好,我早就想找一个地方买宅子了。不过京城的宅子恐怕不便宜。”

  “我们又不缺钱。”男子理所当然的说道。

  闻言,女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一脸迷醉的说道:“我们真的不管姓叶的吗?就看着他这么继续下去?”

  “我们可管不了。”男人摇了摇头,站起身子走到窗口,伸手把窗户推开了,最后缓缓的说道:“他站在芸芸众生的顶端时间太长了,总觉得可以操纵一切。可是他不明白,有的时候人是无力的,越想要操纵什么就越会失去什么。任由他去闹腾,让咱们的人盯着点,别最后让他把咱们卖了就行。”

  “江南那边的人还在等消息。”三娘子迟疑着说道。

  “不用管他们。”男人冷笑道:“在一件事上,我和叶公子的判断一致,那就是他们暂时恐怕出不来了。魏忠贤倒了,陛下也不想用他们,这些年他们的那些人都白费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你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觉得不满的话,可以把我换掉,我绝对不会像姓叶的那样铤而走险。”

  “我知道了。”三娘子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皇宫大内。

  朱由检翻看着手中的情报,脸色很古怪,最后直接把情报扔到了一边。

  他根本就不在意这件事,因为结局是已经注定好的。无论朝哪个方向发展,最后总会回到正路上来。

  朱由检转头看了一眼王承恩问道:“王忠那边有没有消息?”

  “回陛下,他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王承恩低着头说道:“自从他们到了张家口,就开始按照名单摸底。每家有多少人口、有多少钱粮、有多少土地,全都查得差不多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他们快点动手。”

  王承恩想了想说道:“算算日子,应该动手了。”

  “好!”朱由检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这件事一出,恐怕震惊的就不只是西北的人物了,京城恐怕也有一些人坐不住了。毕竟在张家口的人很多也是晋商。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把朕要的东西拿来。”

  “是,陛下。”王承恩答应了一声,赶忙让人去拿。

  时间不长,一堆书籍就被搬了过来,里面包括一些西北地方县志,还包括一些官员任免和迁徙的资料。

  朱由检要从这里面了解一些东西,主要是关于晋商的。他想借此摸清大明商业发展的脉络,然后好制定新的政策。

  很快,他就沉浸了进去,不时的喃喃自语两句。

  良久之后,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

  当年晋商在扬州做食盐买卖的时候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这就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比如徽商、浙商。”

  两淮产盐地,你们这些老西在扬州混得风生水起、大发其财,凭什么?

  很快他们就发现凭什么了,凭的就是国家政策,大明的盐法。

  自从太祖皇帝立国之后,大明采用的盐法就是纳粮开中,商人要把粮食运到边关去,然后从边关领取凭证也就是盐引,然后拿着盐引去盐场领盐贩卖。

  如此一来,在西北边关的晋商自然就有了地域优势。甚至为了减少成本,他们干脆就在边关开荒种地,组织人力进行商屯,每年产的粮食就直接送到边关上去,一下子就节省了运输成本。

  其他地方的商人自然就不是晋商的对手,所以他们就成了无敌的存在。在这件事上没有人能竞争得过晋商。

  虽然两淮产盐多,但是扬州的盐商富户却是晋商。弄清楚了这一点之后,那就要打蛇打七寸。

  于是徽商和浙商开始推行纳银开中,说直白一点就是用银子买盐引。

  用粮食干什么?我们可以出高价,朝廷也就有收入了。

  有了收入,朝廷可以买粮运粮,还能减少贪污。

  结果弘治皇帝被忽悠傻了,还真就答应了,其结果就是边关商屯被放弃,军队的粮食送不上去,军队贪污横行,大明军队的素质直线下降,逃兵日益增多。甚至到了最后,粮饷都已经供应不上了。

  有了这种有利条件之后,有地利优势的两淮商人就可以用粮直接去买盐。于是晋商节节败退,原本辉煌的晋商一下子一落千丈。

  穷则思,思则变,晋商们为了谋求生路,分成了两股。

  一股去了自贡,在那里开始打井提炼井盐,继续做自己的食盐生意。

  另一股去了张家口,做草原贸易。刚开始还算可以,借着俺答封贡、蒙古和大明太平的那些年,他们也没少赚。

  在俺答封贡这件事当中,可以看到很多晋商推动的影子。事实证明他们这个决定也是正确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心思就变了,想做一些来钱快、来钱容易的生意。

  有多少人就能忍受得住?走私违禁品就成为了再正常不过的事。

  从最开始的一些铁料,到后来的兵器弓箭长刀,再到后来走私情报,为建奴入侵带路,晋商可以说是彻底走上了汉奸的道路。

  合上手中的书册,朱由检喃喃的说道:“这辈子,你们怕是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