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最狠崇祯>第52章 灵魂出窍
  王承恩在一边低着头也不说话,心里对自家陛下佩服不已。

  看看陛下说的这些话,多么有道理!多么正确!

  一边的徐光启一脸的无奈。

  陛下不愧是陛下,这话说得光明正大,你这人抓的也光明正大。

  可再这么抓下去,这人也太多了,事也太多了。

  徐光启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臣的意思不是不抓了,而是把现在这些查清楚再抓,免得出现什么意外。”

  “没事,你放心,”朱由检一摆手说道:“绝对不会出这种事。抓人的事爱卿就不必担心了,朕会安排合适的人去做。爱卿你就好好的查,好好的审,其他的事不用管。”

  朱由检一脸“我知道你”的说道:“爱卿放心,绝不会让爱卿为难,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来,爱卿,朕和你说点其他的事。”

  徐光启低着头,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再说什么。

  自己都已经被陛下怼回来了。

  他只能无奈的说道:“不知道陛下还有什么事?”

  “是关于火器制造的,”朱由检笑着说道:“不知道爱卿准备怎么做?”

  闻言,徐光启的脸色顿时严肃了起来。

  这可是一件大事!

  徐光启连忙说道:“臣觉得无论做什么事,选人是第一步。这件事这么大,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朱由检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爱卿说得对。那爱卿有合适的人选吗?”看書溂

  “有,”徐光启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臣推荐李之藻。”

  “此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朱由检皱着眉头问道。

  “回陛下,此人精通西学、擅长铸造火器,对术数之学也十分精通。如果将朝廷的火器交给他来制造,绝对会制造出让人满意的火器。臣举荐此人为工部侍郎,掌管朝廷火器的制造。”

  徐光启面容十分严肃,态度也十分认真。

  这种举荐在这个时代可不是白白举荐的,如果这个人出现了什么差错,事后是要跟他一起吃瓜落的。当然了,如果这个人有功劳,那么也会得到举荐有功的功劳。

  即便如此,也很少人愿意去举荐,所以这个时候的人才会那么看重举荐之恩。毕竟士为知己者死,你对我有知遇之恩,所以我要回报你。

  如果你背叛了举荐你的人,在这个时代的价值观中就是忘恩负义。这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党派。我举荐了你,你就不能背叛我,私人关系凌驾了家国正义之上,也是一种被曲解了的文化。

  假装沉吟了一会儿,朱由检缓缓的说道:“既然是爱卿举荐的人,一个工部侍郎是不是有些轻了?这样吧,要不就做工部尚书吧。”

  徐光启一愣,连忙说道:“陛下,这怕是不太合适吧?”

  其实徐光启也有些心动,工部尚书总比工部侍郎来的好做,事情也没有掣肘,只不过这个位置更高,盯着的人也更多,也更容易出事。

  一时之间,徐光启也没有想好。

  “他有没有做过官?”朱由检有些狐疑的问道。

  “回陛下,做过。”徐光启的冷汗差点下来。

  陛下对自己还真的是信任,一个不知道做没过做过官的人,就敢让他做工部尚书。

  “做过什么?”朱由检一脸好奇。

  “李之藻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历官平禄寺少卿、知州、太仆寺卿、南京工部员外郎等职。前几年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家休养。”徐光启恭恭敬敬的说道。

  “你看看,这就是个人才!”朱由检笑着说道:“那就这样,让他做工部尚书。”

  “臣谢陛下!”徐光启连忙说道。

  “爱卿就不必谢了,”朱由检笑着说道:“要谢也是让李之藻来谢。这件事你尽快安排,朕正好和你商量商量新式火器的事。”

  “是,陛下。”徐光启连忙低着头答应道。

  “你来看看,这是朕的设计。”朱由检有些兴奋地把徐光启叫到身边,拿出一张张图纸,笑着说道:“你看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尽管提出来。”

  “让臣看看。”徐光启在一边小心翼翼的。

  对于皇帝的设计,徐光启没有抱什么希望的,只是想着怎么说才会不得罪皇帝。

  看的时候都是格外认真,一直在不断寻找优点。

  只不过看了一会儿之后,徐光启的脸色就变了,变得十分严肃认真,眼中也带着震惊。

  良久之后,徐光启才缓缓的说道:“请陛下恕罪,臣有一些地方并没有看懂。”

  “爱卿不必如此,”朱由检笑着说:“朕也不过就是纸上谈兵,这些东西能不能做出来还两说。来来来,朕和爱卿说一说。”

  “谢陛下。”徐光启在一边恭敬的说道。

  此时的徐光启是从内到外的恭敬。

  无论如何,徐光启都没有想到皇帝还有这个能耐。

  这设计图上的很多东西都让他惊为天人。

  这就是皇帝的想法吗?

  朱由检缓缓的说道:“刚刚爱卿说了,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做的是选人,朕觉得很有道理。那么制作火器首先要做的是不是就是解决材料的问题?”

  “铜料过重,钢料又不合适,那么合金就最合适了。”朱由检拿出一张纸说道:“这上面有一些朕的设想,你可以让下面的人试试,看看能不能制作出一种合适的材料来用作炮身的制作。”

  炮钢,这个问题在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军事科研项目。

  以大明现在的科技能力,搞什么太高深的东西也不太可能,铜合金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张纸上面写了几种从后世记来的简单配方,试验一下看看哪种可行。大体效果上都差不太多,主要就是用更轻的重量达到更高的强度。

  这样一来,火炮的重量更轻,但是能发射的火药更多,威力也更大。

  徐光启在一边急切地说道:“臣回去以后就把这些东西交给李之藻让他好好的研究,回头就送到工部那边试验一下。”

  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对了。”

  “还有这个。”朱由检又把一张纸拿了过来说道:“这上面写的是颗粒火药,你回去之后也让他试一试。这样做可以提高火药的威力。”

  大明现在使用的都是黑火药,比起后世的那些火药简直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一战二战时的炸药也比这个时代的炸药要强得太多了。

  只不过那些东西制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对于朱由检来说以后会用,但绝不是现在。

  现在要用的就是一些简单方便、容易获取、生产工艺成熟、成本低的东西。使用颗粒火药的方式,尽可能提升火药的威力,是当前最好的办法。

  徐光启在一边点头附和道:“臣回去就让他们试验。”

  “还有这个,”朱由检又拿过来几张图纸说道:“这是朕设计的大炮。现在军中的各种火器实在是太乱了,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你回去试试。”

  “还有这种金属炮弹,你回去也让人试试。这个完全可以使用铜,没什么问题;这个是底火,你让人回去也研究一下。”

  这种大炮阵是按照后装弗朗基的样式改造的,子母弹的设计也在这上面了。

  “你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下。对了,还有这个,这是膛线。”

  朱由检一样一样地和徐光启说着,尤其是膛线,这东西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好的刻刀,用一个木质的机床就能拉出膛线。

  说到底,最终还是在归咎于材料上。

  在这方面,朱由检还是有信心的,很多配方都在他的心里,拿出来用就可以了。

  技术基础虽然达不到大规模的生产,但是小批量的制作还是可以的。制作刻刀所需的材料本就不多。

  徐光启一边收着一边听,震惊的神情没有消失过。

  他身子都激动得颤抖了起来,整个人仿佛都灵魂出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