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薄刀谍影>第224章 道行中人
  能讨女人欢心的,自然只有钱财,所以,谈女人不谈钱,其实是件很扯的事情。

  所以,李十美与牛东升一会窃窃私语,一会笑得人仰马翻,无论他们俩怎么折腾,曹顺只是安静的坐在边上喝茶,一向不参与话题。

  事实上,曹顺是知道,李十美心里惦记着的,只有钱。

  曹顺他要是主动参与进去,除了掏钱,没他别的什么事情。

  这种明着赔本的买卖,自然是避之千里为妙。

  特工总部算是正式成立了,日本人每个月给特工总部拨一万大洋的活动经费,听起来不少,但是,在李十美的宏伟计划中,这点钱也就够塞个牙缝的。

  成立了特工总部,顶多也就是占了个山头的感觉,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招兵买马。

  这跟男人长大了要做事情是一样的,先建个房,然后娶房媳妇,样样都是花大钱的事。

  说白了,李十美接下来要做的事,不论是招兵,还是买马,也样样都是需要往海了花钱的事情。

  因此,接下来,特工总部的生财之路在哪里,自然成了一个十分重要问题,甚至是当前重中之重的问题。

  “李主任,别一提钱就愁眉苦脸的,我们有六少这财神爷在,还怕没钱花?”

  这是牛东升的话。

  且是当着曹顺的面讲的,意思自然是不给曹顺回旋余地,不答应也得答应。

  然而,李十美听了之后,只是摇头。

  先别说曹顺现在是自己人,就算曹顺愿意把曹家的钱倾囊捐出来,也是不够李十美胃口的。何况,李十美看中的,不止是曹家的钱,还有曹家背后的那张大网,所以,对曹顺的压榨,最好还是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分寸才好。

  敲诈狠了,得不偿失!

  甚至,李十美还认为,应该不仅不要曹顺向外吐血,而是应该让曹顺能往自己口袋里扒拉钱,那才是最应该的。

  他半个文人半个武夫都能想到的利益关系,曹顺那彻头彻尾、完完全全的生意人,能心里不清楚?人家不说,只不过没有办法先强行忍着,或者是指望现在的投资,以后会有更多的回报罢了。

  因此,李十美一不作二不休,干脆把曹顺也拉进他与牛东升合谋的敛财计划中来。

  说是谋划,事实上,李十美的计划非常、非常、非常简单,就是一句话。

  “我们就往有钱人头上扣帽子,说他们是抵抗分子,或者是与抵抗分子有瓜葛,然后,当然就是然后了----”

  正是李十美的那个计划,让看到名单的曹顺有了想法。

  这些想当卖国贼的汉奸商人,要是能将丁四海或者驴拼对和他们扯上些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那岂不是一个很好的放他们血由头?

  于是,曹顺特意从中间摘了一部分人出来记在心里,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那都是宜兴,或是宜兴周边地区的人。

  宜兴盛产紫砂壶,这个名扬全世界的特产,让这个地方以盛产匠商出名。

  上海是全国最出名的商埠,宜兴匠商自然少不了。

  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很多商人为了自保,纷纷向秋老板、泽野秋明投靠,交些保护费,寻求身家庇护,这其实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但是,泽野秋明则利用这个机会,将那些目光短浅、胆小怕事的商人,都绑到他的战车上来,让他们为日本军队服务,这一来,他们就是彻头彻尾的汉奸商人了。

  曹顺本来还想着,要不要找个机会,假装不经意的样子,把这些汉奸商人透露给李十美,可没想到,刚才和犬养一番“合谋”之后,才想到,这种“财路”都交给别人,那还叫生意人吗?

  肯定不能。

  所以,这会,他就在驴拼对面前卖弄上了。

  这个设想,本就是有枣没枣打两杆的事,然而,令曹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人中间,还真有驴拼对能对得上号的。

  “徐老板,张老板----那些我都不熟诶----”

  一开始,曹顺说出几个人的名字,驴拼对还有些犯迷糊。

  等到曹顺说到马裤巷那边紫砂大卖场的朱老板时,驴拼对猛一拍脑袋,叫了起来,“哎,这个开紫砂卖行的朱老板,我倒是谋过几次面,算是熟人。那朱老板的老家,离着丁家湾也就不到百里,所以,他和我,还丁四海,都是正宗的老乡。每年过年的时候,他还会叫上我们几个同乡一块吃顿饭;平时的话,没事也常会聚一起喝喝茶什么的----”

  看驴拼对说的挺像回事的,不过,曹顺怕殃及好人,还是小心的问了一句:“那----那个朱老板,他----家底如何?”

  本来,曹顺是想问,那朱老板人如何,但转念一想,人家人好坏,关自己屁事,有没有家底保驴拼对出去,才是正题吧。为了不让驴拼对起疑心,所以,他生生的换了句话出来。

  “嗨,他老有钱了!”

  驴拼对连想都没想,就说了出来,“他卖的那壶,本才几个铜板的本呀,卖出去却都是按大洋论价的,一本万利的买卖。再说了,他那人贼奸贼滑,他拉拢我和丁四海这些人,无非是让我们关键的时候替他撑场子,一块给那些个冤大头设圈套,甚至是明目张胆的勒索----”

  一提朱老板,驴拼对滔滔不绝。

  曹顺算是听出来了,那朱老板真不是什么好鸟,尽干些勾结地痞流氓坑蒙拐骗的事。照这么说,此人的钱财,多半是不义之财。

  顿时,曹顺内心的负罪感一扫而光,马上提起了兴趣:“你说一两件只有你和朱老板知道的事情来。”

  驴拼对:“------”

  曹顺这一句话出来,驴拼对嘴上不吱声,心里却感叹起来了:“可以啊,这六少果然不是外人,居然对敲诈勒索这一行,也是门清路熟的呀。”

  既然只有驴拼对与朱老板知道的事情,只要曹顺一说出来,就等同于让朱老板相信,曹顺确实是受驴拼对委托而来。

  这种取得对方信任的手法,简单且实用。

  但不是常干这种事的人,却不容易想到这个点上去。

  所以,驴拼对觉得,曹顺与他其实是同道中人。

  他哪里知道,曹顺是曹家人,天天面临可能的讹诈与欺骗,所以,家里人从小就教他识别骗术,这种雕虫小技,自然是信手拈来。

  本来,驴拼对还想着,如果曹顺要去找那个朱老板,或许还可以借机传递点消息。

  驴拼对与朱老板,真的不是一般的熟。

  他想着,如果让朱老板掌握着一些关于自己与曹顺交易的信息,或许有助于他的安全,至少,曹顺会多一层顾虑。

  因为那个朱老板也是这个道行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