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薄刀谍影>第41章 报仇
  听王青山说李十美好这一口时,王灵翻了个白眼。

  “你们男人,哪个不好这一口?”

  王青山让她呛了一口,却不回话。这种事,他一个大男人,怎么和女人去解释?

  “在这种地方,只要理由合适,你打上一天一夜,巡捕房估计都不会来管。”

  他装作就没听到似的,继续说他的战术安排,“比如说,青帮或者哪个黑帮之间的派系争斗,只要枪声不停,除非工部局的董事打电话催,巡捕断然不会出现。”

  王灵倒理解王青山的意思,要想调动吴淞口那边的宪兵队支援,那必须是要有足够大的战斗规模和足够长的战斗时间,否则,人家还没出大门,这边就没动静,还过来支援个鬼?

  帮派争斗,这自然是个很好借口。

  一般情况下,涉及帮派之争,不仅巡捕房不管,连日本人都不管。因为眼下日本人正竭力争取青帮的支持,期盼有哪个青帮大佬站队到他们那边去。

  这时候,她对王青山的计划越来越感兴趣了。

  因为她知道,今天晚上这一出戏,恐怕会有帮派卷入。

  不过,她并没有问具体的安排,只是问道:“那我们要坚持多少时间,才能调动敌人?”

  “只要我们能相持二十分钟以上,吴淞口那边,想必会有动作。只要川畸小队出窝,那么,埋伏在半路上的‘黑无常’他们就会有机会。”

  “黑无常”青山小组的另一位副组长兼第五小队队长,本名叫吴良宇,之前也是青训基地的教官。他与第三小队队长宋兴城,在基地时,就被人合称为“黑白无常”。

  这两人,长得就是一黑一白,性情也是迥然相反,却是过命之交的好友,天天形影不离。

  吴良宇喜欢说笑,整个一话唠,而宋兴诚则不爱说话,但冷不丁冒一句出来,不是噎死人,就是笑死人,所以,俩人在一起,就像是说相声的搭档似的。

  这俩人所在的第三小队和第五小队,还有负责情报的十三小队,都是王青山手中的王牌。

  这两支小队同时出动,战斗力仅次于王青山本人亲自出动。

  兵不在多,贵在精。

  可见王青山小组对这次行动的重视。

  “可是,总教,我还是觉得,这次针对李十美的行动,有些过于冒险了。万一有个闪失,----”

  说到这里,王灵却停住了。

  她本是担心在这次行动中充当“螳螂”角色的,实在是太危险了,等于是主动往敌人的枪口上去。

  第一反应,她认为,这个“螳螂”应该是最早出动的副组长齐国梁。

  他现在正带着两个小队在跟踪李十美的车子。

  不过,当她看到王青山脸上的笑时,突然想到,这个“螳螂”其实是王青山他自己。

  哪里是最危险的地方,王青山肯定会出现在哪里。

  而且,依着她对王青山的了解,恐怕这个“螳螂”只会是他一个人,与此次出动的十个小队都无关。

  她本想劝阻一下,但知道劝阻不会有效,反而会影响王青山的情绪,只能叹了口气,说道,“总教,李十美擅长使用飞刀,你一定要多加注意。”

  王青山“嘿嘿”一笑:“你别忘了,我也是用刀的。我的‘青锋’,也不是吃素的!”

  说着,他拍拍放在桌上的大刀。

  这把刀,陪着他走过三十几个春秋,斩落过数十日本人的头颅。

  王灵看王青山这般说话,知道他是真的想会一会那个半个文人半个武夫,也就没有再劝他,只是转身走回她自己的房间。

  她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监听敌人的信号,为王青山多提供一些信息。

  在这漆黑如墨的夜里,敌我双方都在暗处,谁先被点亮了,谁将是失败的一方。

  然而,王青山却叫住了王灵。

  “王灵,你今天不用守着你那宝贝,小日本不会发报的。他们调动人,用的是电话。我交给你一项任务----”

  一听王青山要布置任务,王灵停下了脚步,转回身来。

  “你给我弄回一壶好酒回来----当然,最好有带肉的下酒菜,老是那花生米下酒,我的牙都快嗑坏了,嘿嘿。”

  王灵:“----”

  王青山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她还真不懂了。

  什么叫老那花生米,昨天晚上,她还给大家伙弄了一个大猪头----当然,今天没吃肉了倒是真的,可是,这才隔一天呀。他这王和尚是假和尚,不吃素不假,但就一天没肉,也不至于叫唤成这样子吧。当年他在寺庙学武时,十几年都没吃一口肉,那日子怎么过来的?

  更何况,都这个点了,到哪里给他弄肉吃去呀!

  “那个----我突然想起来,这个点,酒店都早关门了,要搞肉估计难了。”

  王青山挠了挠大光头,突然一拍脑门,笑了起来,“要不这样吧。要是能搞到一点‘佛跳墙’下酒,那也是蛮好的事情呀。”

  王灵愣了一下,没吱声。

  王青山以为王灵是觉得他这个想法不切实际,就说道:“静安寺边上,有家素食斋,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他家卖的佛跳墙,没有肉,但能吃出肉味来,用那玩艺儿下酒,其实也算是完美的,---嘿嘿,你能辛苦一趟吗?”

  看王青山腆着脸的馋样,还真是想王灵去买那“佛跳墙”,不像是开玩笑的。

  王灵:“----”

  王青山并不知道,当他说出“佛跳墙”三个字来,王灵心跳突然加快了起来。

  她暗自琢磨道:“不会是让这王和尚察觉出什么来了吧。”

  静安寺边上,那家十分出名的素斋店,过去曾经是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站。

  这回到上海之后,王灵去过几次倒是不假,但她除了买东西之外,并没有做什么。

  说实话,因为她与地下党组织失去联系很久了,根本不能确定她所知道的联络站点是否已经被破坏,如果贸然联系,闹不好就是自投罗网。

  因为并没有异常举动,所以,她本觉得不会引起旁人注意的。可是,这王青山大半夜让自己去那里买东西,会不会是意指什么?

  这个,王灵并不能完全确定。

  要说那家素斋店的事,还得从王灵当年从苏联回来说起。

  那时,王灵并不叫王灵,而是叫王红。

  她和丈夫施宜民一同从苏联回国,到了上海,就与地下党派来接头的一位姓李的人联系上了。

  当两人看那姓李的人有意将他们带往警察局方向去,就知道接头之人已经叛变。因为他们夫妻俩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上海的地形十分熟悉。而那人则以为他们是刚来上海的,满口胡说,将俩人当傻子耍。

  所以,半路上,施宜民暗示妻子王红寻机脱身后,自己则找了个机会将那姓李的叛徒扑倒在地,想击晕他后再寻找脱身机会。

  然而,就在施宜民将姓李的叛徒扑倒的瞬间,一直在身后跟踪着的特务开枪了,子弹直接从他的后脑飞入。

  施宜民倒下的那一刻,手还冲着王红站立的方向用力挥了一下,眼睛则瞪得大大的----

  在丈夫的掩护下,王红翻过一道围墙,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甩掉了追踪的特务,成功脱身了。

  随即,她就去了备用的第二联络点。

  那是一个开在华胜路上的布庄。

  但是,一到那里,就看到两盘四季花摆在布庄对面的马路边,那是撤退的同志留下的警示暗号,她知道,那里也暴露了。

  当时,她还知道,静安寺边上的那个素斋店,是地下组织的应急联络点,但王红没有再去那里。

  因为她知道,自己在布庄前没有被抓,已经实属侥幸,不能再去试探了。而且,她知道,那是她与组织联络的最后一个希望,她生怕这最后一线希望万一破灭了,那她将永远、永远无法和组织上联络,她将彻底成为一叶漂萍。

  丈夫意外牺牲了,如果自己又永远无法和组织上取得联络,这种打击,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得了。

  所以,她只能暂时先恢复自己参加革命之前的本名,王灵,与在上海电话局当科长的叔叔王文星联系上,成了电话局里的一名报务员。

  有了这一段经历,她在苏联受过专业通讯训练的历史,就有了很好的掩护。

  隔年,中统去上海电话局挑人,王灵因为在局技能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成绩而被选中,成了中统上海站的一名报务员。

  当然,这也是她自己愿意的。

  她想潜入敌人内部,找到那个叛徒,为施宜民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