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薄刀谍影>第166章 消息
  与其说这是一张纸,不如说是一张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一行字:“漕镇有地下党秘密联络站,负责向活动在皖南、苏南及浙北的游击队运送药品。”

  字迹工整,像是刻印版本似的,但笔划间透着明显的娟秀之气。

  不等曹顺有什么反应,小泉山夫指了指纸条说起来:

  “地下党在上海这边的组织十分隐秘,如同深藏在海中的鱼,它不自己主动冒出来的话,想破获难度很大。

  但是,漕镇却不同了。

  那里总人口不过二三千人,虽说来往客商很多,但相互间大多是知根知底的。要把在那里地下党找出来,相对就要容易的多。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打蛇打七寸。漕镇联络站是负责转运的,如果我们把这个中间转运环节给破除掉,上海这边的地下党即便得到了药品,那他们也只能干瞪眼。”

  沈颖刚刚拜托自己带药品到漕镇,曹顺自然知道,这张纸上说的消息是实情。但是,一个疑问马上就出现了,即,这纸上的消息是谁给小泉山夫的?

  如果是漕镇那边的部队传过来的,那应该是用日文写的,这种用中文写的东西,应该是出自中国人之手。难道,小泉山夫早在漕镇安插了奸细,而且这个奸细还是个中国人?

  当然,这些在曹顺心中都不是最重要的。眼下,他最想做的事,就是赶紧通知沈颖,她们在漕镇的人有危险,必须马上撤离。

  想到这里,曹顺就冲小泉山夫说道:“小泉君,漕镇的情况我还是了解一点的。据我所知,重庆方面曾在那里驻扎过一个团,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担心的是,这个消息,会不会像之前十六铺码头那样,又是一个什么毒蛇般存在的阴谋?”

  还是蛇,且是毒蛇。前面小泉山夫说要“打蛇打七寸”,这会,让曹顺一说,心情不自禁的颤了一下,他这是属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反应。

  毕竟,曹顺这样的分析也不无道理,儿玉誉士夫能联手小猪史在十六铺码头给自己挖过坑,会不会他们一计不成再施一计,这次是跑到漕镇去了。

  但是,略微思考了一下,小泉山夫摇了摇头:“这次应该与海军及特高课那边没有什么关系。”

  说着,小泉山夫转向曹顺,眯了一下眼问道:“曹桑,你猜我是从哪里得到这个信封的?”

  这个问题就像是有个人问你,他肚子里有几条蛔虫似的,根本无从回答。

  当然,曹顺却是知道这不过是小泉山夫要说出真相之前的节奏,即让你觉得愚蠢之极的时候,再把答案告诉你,让你感觉自己越发的无能加无脑。

  果然,曹顺只是装模作样的摇了一下头,小泉山夫就说了:“今天一早我去南河菜市转转,想买点茶叶的。就在茶叶店门前,有个女人低头走路,不小心撞了我一下,然后我口袋里就多出了这么个信封。”

  “那女的认识你呢?”

  “应该是的,要不然,这种信怎么会塞到我口袋里来?”

  犬养一听是女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机关长,长什么样呢,漂亮的花姑娘?”

  “她头上裹了块大头巾,把整个脑袋都包住了。再说,我是冷不丁被她撞了一下,没防备,连她的眼睛都没有看到。”

  说着,小泉山夫敲了一下犬养的脑袋,骂了一句:“你个猪头,她干这种事还能让我看到她的脸?”

  “哦。”

  让小泉山夫一敲头,犬养老实了,他这才继续说下去:

  “一开始,我感觉口袋里有异常,还以为是遇到小偷了。等我摸到信封的纸感,再回过头去找那个人,早已经消失在人流中。我只记得,她穿着一身青花布衣,模样像是个农家妇女。”

  曹顺知道,从小泉山夫眼睛里一闪而过的诡异,就知道他肯定是看到那女人的背影了,但不想点破,就接了话:“要这么说的话,确实不像是海军那边或者特高课的风格。我感觉,这应该是和地下党有仇的人,他们或许是----”

  “重庆特工!”

  这一次,不仅曹顺和小泉山夫,连犬养都猜着了。

  事实上,他们还真没有猜错。一早在菜市给小泉山夫传递消息的人,就是阮玲找到的李媚。

  不过,此时的李媚应该称为李菊香,身份是码头小包工头楚友的妻子。

  楚友明着是小包工头,暗地里的身份,则是军统上海站行动七组组员,有点青帮背景。不过,连他也不清楚上峰给他派来的“妻子”是执行什么任务的,只是知道她的代号为“苦蝉”。

  李媚是三天前到上海的。她的任务就是配合曹顺与阮玲,更直接一点说,就是为了让曹顺在日本人那里立功,专门负责把一些“特别”的消息传递给阮玲或曹顺的。

  之所以在康华凯之外另外安排了李媚这条线,是因为戴笠闻到了大鱼的味道,认为曹顺能够成为打入日本人内部的一枚重要棋子。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缘于曹顺处理武宫正树一案时,把功劳让给了刘志。

  事实上,一开始戴笠听说带队前去那个院子的人并不是曹顺时,还颇有点生气。但是,他马上就意识到了曹顺那个年轻人身上的心机所在。直觉告诉他,此子可负重任。

  这时候,戴笠突然对康华凯与阮玲能否胜任对“薄刀”的外围保护,开始有了一丝担心。

  康华凯是很早就追随他左右的人,忠诚没有问题,但是缺点却是一大堆,好色,贪婪且好大喜功,这样的人知道曹顺就是“薄刀”,未必是件好事。

  同样的,在戴笠看来,阮玲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具体的理由说不上来,只是感觉她与一个优秀的特工存有较大的差距。

  于是,戴笠从那时起就着手安排预备方案。即,康华凯和阮玲这条线如果出现任何风吹草动的迹象,必须快刀斩乱麻,而另一条线上能够对接且保护“薄刀”的人,也要马上接得上。

  这时候,李媚冒了出来。

  李媚虽是个和阮玲一样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但因二个月前发生的一个案件,引起了戴笠的注意。那是她大义灭亲,在小组成员的协同下,截杀了自己的亲二叔、帮助日本人攻陷南京城的大汉奸李轩佑。

  因为李媚亲自出手,李轩佑根本没有任何防备,被连中三枪也没有任何反应。甚至,李媚得手后从容离开,连李轩佑的卫队都不知道是她出的手,只是以为在外面强攻的那伙人声东击西背后偷袭成功。

  曾经被赋予厚望的青训班五个女子学员,第一个建功的人,居然是基础最差的李媚。这让戴笠喜出望外的同时,决定让她前往上海,必要的时候,取代阮玲成为“薄刀”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