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薄刀谍影>第240章 罪罚者
  土肥原贤二到上海来了。

  这个消息,整个上海,除了曹顺眼前这房间里的三个人之外,还没有其他人知情。

  平西正荣和小泉山夫都不例外。

  不过,如果今天一早平西正荣和小泉山夫仔细回味一下的话,其实是能够感觉到“某人”近在身边的。

  昨天晚上发生在晋商会馆与日本商会会馆里的事情,消息是全封锁的,即便是金礼慧向土肥原贤二报告了,恐怕,如果远在华北战场上的话,土肥原贤二的反应恐怕也是没有这么快的。

  “某人”行事风格极为谨慎,在不清楚事情原委的情况下,仅仅凭金礼慧一面之词,他不会在一夜之间直接将电报发到了平西正荣手上。

  这电报发了,就说明“某人”至少已经基本掌握事情的大概情况。

  当然,平西正荣和小泉山夫都没对“某人”的行踪多想,一方面,他们知道此人一向飘忽不定,另一方面,这种事情,还是少猜的为好。

  事实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土肥原贤二主动要和汪造米的代表联络,恐怕现在房间里的汪姓太监男,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已经到达上海的消息。

  事实上,上次出现在华懋饭店,就是土肥原贤二要来上海扎根的前奏。

  所以,这一次再度出现,就和上次不同,土肥原贤二是真不打算走了。

  他要在上海扎根----上次从上海离开,他并没有回华北战场,没有回到他的师团,而是直接去了本土。

  在东京,土肥原贤二主持了一次特别的会面。

  正在在他的掇和下,日本首相代表与周佛海的代表梅思平举行了会谈。

  依照土肥原二的建议,首相代表给了梅民平“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的建议,以“响应与支持”汪造米的“和平运动”。

  现在,土肥原贤二再度到达上海,是那次特别会谈的延续。

  他要在中国成立一个特别的机构。

  他的目光,开始投向那帮举着“和平”旗帜的汉奸。

  其中,目前还身居重庆政府要员职务的汪造米,就是他最大的目标。

  当然,那是一条超级大鱼。

  土肥原贤二认为,抓住这条大鱼,能够改变当前日趋胶着的战场格局。

  还是那句话,他认为,日军要赢得这场战争,不说赢得中国人的心,但至少要让战争变得更加师出有名。

  比如,日军是应某个“中国政府”邀请驻扎在中国境内的,那样一来,西方国家,包括苏联,是不是都说不出所以然来了?

  ------

  当然,因为曹顺不明白“某人”是指谁,所以,他对房间里汪姓太监男与日本说的事,并不太上心。

  毕竟,这一段时间来,汉奸与日本侵略者勾结的事,他看到的听到的,已经不要太多,颇有些麻木了的感觉。

  而且,他还怕自己在这花园里呆时间过久,留下什么痕迹,会导致秘道出口暴露。看書喇

  赶紧离开这里,这是曹顺当下的想法。

  这个院子的围墙极高,至少有三米多,但因为院子里的树种得特别多,所以,再高的围墙,其实都是形同虚设了。

  曹顺直接上了附近的一棵大树,几经腾跃,就出了这个院子。

  然而,一出院子,曹顺就有些茫然了。

  这大半夜的,自己跑到这个地方来,究竟是要干什么的?

  当然,走一趟秘道,这是初衷。

  虽然已经完全摸清了秘道的情况,但这会他已经完全没有睡意,脑袋里兴奋劲满满,不想就这么快回到医院里面去。

  在他的感觉中,身后那个医院,就如同昨天夜里呆过的死囚牢差不了太多,都有种让人失去自由的窒息感。

  就如此之般,黑色的夜幕下,曹顺在一棵大树上负手而立。

  此时的他,脑子里有许多想法闪过。

  那块上书“大明国”的大匾,所承载的历史,曹顺知道的并不多,所以,他的心思并没有太多放在那上面。

  他想到的,是昨天晚上的那场战斗。

  说白了,那是他的一块心病。

  让军统除奸队牺牲了好几个人,在曹顺看来,是他的过错。

  由此,他又想到了王青山之死,想到那个与“疯女人”长得极像的王灵。

  “王青山之死,应该是和那个代号‘马车夫’的奸细有关。”

  曹顺心关已经完全理顺了这件事的来龙脉,“沈颖在素斋店遇到过与王红长得极像的人,而自己画下的王红肖像,阮玲却误认为是王灵。”

  “既然‘疯女人’已经确定是地下党失踪六年之久了的王红,那么,说明‘马车夫’就是阮玲所说的军统青训基地办公室主任王灵。”

  “这个王灵,在军统内部潜伏应该也是有些年头了,这次她贸然出手杀死王青山,应该是有什么把柄让王青山抓住了。”

  “如果这个事件不能令她暴露的话,这个人,倒是不可小视----”

  之所以往这件事情上去想,是曹顺还想到了一件事情。

  王灵是王青山的手下,曾经受王青山委派去云龙掌柜的素斋店买“佛跳墙”,结果,第二天,素斋店的人就被宪兵抓了。

  作为当事人之一,王青山或许不难想到,极可能是王灵出卖了素斋店。

  同样的,王青山之所以会出现在洞泾那荒野之地,应该就是的这件事情有关。

  要不然,他吃饱撑着大老远跑到那个鬼地方去?

  而且,从现场看,桌椅板凳,甚至挂在门边柱子上的那盏“气死风”马灯都是好好的,显见得现场根本没有发生打斗。

  王青山是什么身手?

  什么样的人能够令他被杀害还无还手之手,或者说是还手的机会?

  同时,杀害了王青山等人的凶手,得手之后还能驾车从容离开。

  这个人,必定是王青山身边的亲近之人。

  即便是眼睛中了香灰,十几个日本忍者依旧拿他没有办法,如此英雄好汉,却倒在了一个女人之手,不免令人唏嘘。

  英雄相惜。

  虽然在王青山生前,曹顺未曾与他谋面,但在洞泾小饭店里的那一次血淋淋的相见,却是足以让曹顺对王青山铭记终生。

  “那么----就让我为王青山之死表示点什么吧,或者说,为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我得做点什么----”

  曹顺神情肃穆起来。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下,落在他的脸上。

  这一刻,已然如同一尊雕像。

  不,曹顺却认为自己应该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罪罚者般存在。

  为了昨天晚上牺牲的战士,为了王青山,为了曹顺十八口人,为了漕镇一百多遇难者,为了中华大地死于这场战争的千千万万的人民。

  侵略者应该得应有惩罚。

  一阵风吹过来。

  这是夜半潮起的河水,夹着海风之势,整棵树就开始晃动起来。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曹顺突然想起一首诗来。

  而且,这诗从他心里一过,就成了“月黑风高杀人夜,正是报仇好时节”。

  报仇,这两个字一起来,曹顺顿时目光如炬----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