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贞观第一人>第884章 思念
  商人对于许青山的意见,自然是答应下来,要是不答应的话,许青山说不定让他们直接回到船上老实待着着。

  那几个商人自然没有意见,对于他们来说掌握一些新的消息就已经足够了,再说东瀛岛国的金银矿是朝廷统一售卖,一路上各种关卡,最后的利润不会多。

  所以相比明年开春的远洋探险这些都只是一些小利罢了。

  按照计划众人来到距离京寨城八十多里地以外的一处山脚下,许青山骑马沿着田间小路前进,那些在天地里耕耘的农民都纷纷跪拜,有些小孩还偷偷探出头好奇的看着那些身穿战甲,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

  对于这些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懂得战场厮杀的残酷,而是对于那些骑兵有些发自内心的好奇和崇拜。br>
  许青山注意到旁边田地里有一男一女还有四五岁左右的孩子看着自己。

  也许是想到了在长安的女儿,许青山觉得:“也许兰心她现在应该跟着妹妹一起专心念书写字吧,夫子也不会被她整蛊,不然雪娘可不会让她有好果子吃的。”

  想着,许青山从怀里拿出一块布包住的糕点,就扔过去。

  小男孩捡起来,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看着骑兵大叔打开布包吃着里面的东西,他也有样学样自己吃了起来,感觉味道还不错,便喂给自己的妹妹。

  许青山不再理会那两个农村的小孩,他转头跟矿厂负责人唐河说:“这附近的村民都要迁走,金矿和银矿附近不能有不工作,东瀛岛国百姓居住。”

  许青山之所以要下达这个命令,使他明白这样利益巨大的环境里面,待在这里的百姓,即便再无孤独,会有血光之灾。

  唐河此时对于许青山是言听计从,表示肯定会按照他所说的来办的。

  经过了长达十天时间的开采勘探之后,工匠大体估算到了银矿跟金矿的位置,同时,这附近的河流也可以用来开采金矿。

  许青山把当初在桃源庄使用的那一套开采方法交给了这里的工匠,众人对于这种利用水渠来筛选金银矿的方式,感到很新奇,同时,他们也惊讶,这样做的效率居然如此之高。

  很快河流旁边就架起了三十多个木渠专门用来挖掘河沙中的金银矿。

  矿区的负责人早就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是一个比较木讷的中年人。

  许青山和对方也没有什么好谈的,只是嘱咐他就在这里要小心,因为他只给矿区留了四百士兵,虽然这些人装备精良,但是一旦碰到东瀛岛国里暗中聚集起来,数量众多的叛军,你就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那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表示哪怕这里所有守军都死,自己也有办法让那些进攻这里的人陪葬。

  许青山看着他用最平静的心态说出最狠的话,心想:“李二李二,这是从哪里搞来这么一帮人?不要钱也不要权,就是想玩命。”

  处理完之后,许青山带着罗义唐河,还有十二个许家家臣一起返回京寨城。

  在回去的路上,许青山因为中午天气太炎热了,所以在路旁边的空地上休息。

  唐河是一个大胖子,之前被高山家族的人供奉起来吃好的,喝好的,养尊处优,那日子过的比房玄龄和杜如晦还要舒服。

  现在跟许青山待在一块伙食标准直接降到了寻常士兵的水平,所以他这段时间的吃喝都比较差而且还瘦了不少。

  许青山坐在他的身边,拿出一块锅盔分成两半之后给他。

  唐河接过这个东西,自己皱着眉头慢慢啃起来。

  也许顺利的找到了金矿,还有银矿,许青山心情大好,对于唐河也不像平时那样态度不好了。

  “唐大人这几天你是辛苦了,跟着我一起出来风餐露宿的,等回京寨城以后,你就按照流程递交一下公文,我也在会给写回去的报告之中,帮你多美言几句的。接下来到了年底的评定,想来户部那边也会给你一个好名分。”

  大唐官员有一套评定标准,非常影响他们的升迁之路,长安官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评定地方官员则是两年。

  像唐河这样子孤悬在海外小国的,一般三年评定一次。

  唐河这个人胸无大志,但是也不会犯什么大错,以往都是一次乙上评价,属于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水平。

  不过许青山都开口了,唐河觉得自己怎么说都应该是甲下了,于是他连忙鞠躬拜谢许青山的好意。

  “许大人,其实下官一直有一个要求不知道能不能说。”

  难得看到平时一脸战战兢兢的唐河会主动过来请求自己,许青山也开始好奇对方到底想要拜托自己做什么事?

  “呵呵,唐大人咱们两个人同朝为官,又经历了一场大战。有什么事你只管说,只要我能帮忙的就肯定帮。”

  唐河见许青山如此的直爽,也是觉得这几天自己累一点是值得的。

  于是唐河开口说:“是这样的许大人,我呢在东瀛这段时间和一个女子生了一个儿子。所以我想让他回去成为唐民,这样子,日后也有一个好的发展。”

  唐河知道这样血脉不纯之人,多半在官场上是哪里有什么前途的?所以想要从商。

  而许青山经商的名头以及他家二娘子是整个大唐第三的布行家族,家族的财力雄厚,如果能够依附许家经商那样是再好不过。

  许青山并没有立刻回答对方,而是想了想问道:“唐大人,冒昧问问,你家的那个小孩,今年是多大岁数了?”

  “已有七岁了,现在正在背诵论语古籍,这孩子头脑灵光,而且过目不忘,所以我就希望能够好好的培养他。可惜他母亲是一个东瀛人。”

  说到这里,唐河不由的有些黯然。

  许青山表示没有问题,现在孩子年纪还小,可以先到枫村读书,和其他的人培养好关系,将来的话。

  如果唐河不嫌弃,许青山自然会安排他去跟着家中的掌柜做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