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回1990,从年少开始>第147章 继续抠抠搜搜的就找不到媳妇儿了
  江寒听他说扣扣搜搜的,就不可避免的想起这两兄弟前世的遭遇。

  哥哥躺在床上瘫痪了两年,弟弟照顾他。

  这两兄弟,哥哥沉默寡言,但弟弟的嘴却非常碎,比妇女的嘴还要碎。

  相同的是他们都很抠搜,不舍得花钱。

  哥哥病卧在床,本来就不爱说话,中风之后说话就更加困难了,不知道他让弟弟拉他去看病了没有。

  瘫痪两年之后就死了。

  弟弟一个人住,依旧抠抠搜搜的不舍得花钱,生病了也不舍得去看病。

  无儿无女的,也不知道他们留着钱要给谁?

  后来村里人一连好几天都没看到他,就去敲门,怎么喊都不答应,最后撬了门才发现他不知道什么就已经死了。

  死的时候还坐在床上,被子上放着化肥袋子,袋子里是还没摘完的棉花。

  人死了就让他亲近的人帮他办丧事,因为他没儿没女,所以丧事就交给了他的侄儿。

  但是他的侄儿和侄儿媳妇都已经外出打工了,他嫂子就来帮忙操办。

  他嫂子做主联系了火葬车把他拉到城里去火葬,买了个骨灰盒埋到公墓里就完了。

  连一个像模像样的葬礼都没有。

  这个人来世上走了这么一遭,忙忙碌碌也不知道为什么?

  死的时候比死一只狗好不到哪里去。

  他积蓄了好几千块,还有他家里摘好的棉花,田里的棉花全都归给了大嫂。

  所以,钱到底是为了方便人服务与人,还是要做人的主人让人受辖制呢?

  钱的本质是为了方便人,可是后来却本末倒置了。

  于是,他说:“这事你还得跟他们说说,可不能再这样抠抠搜搜的了。

  要不然真的就找不到媳妇儿了。”

  宋良丞说:“是得好好说说他们。”

  江寒心里想着,那两兄弟看起来像四十出头了,哥哥个子矮一些170出头,但他弟弟是过了190的大汉。

  不过他们乡下人面相显老,也许还没有四十岁。

  具体年龄他不太清楚,但是他敢肯定,这个年代只要肯花钱,就能找到媳妇儿。

  宋良丞就去跟徐家两兄弟透露了这话。

  徐得有比较内敛一些,面色一红,问:“还能找到吗?”

  弟弟徐得成性格外向,脸上顿时就笑成了一朵菊花,呲着牙,问:“小寒真的这样说的?肯借钱给我们去天之南找媳妇?

  我听说天之南那边男人少,女人多,媳妇好找的很。”

  宋良丞说:“就你们抠抠搜搜的劲,谁家愿意跟你啊?”

  “我人高马大的,长的又不丑,怎么不跟我?”

  “你抠。”

  “我哪里抠了?我一点都不抠,我总不能把我家的东西给送给别人去吧?那样可不叫大方,那叫不会过日子……”

  “我就没见过你割过一回肉。”宋良丞说道。

  徐得成继续吧啦吧啦。

  徐得有吸着自己种的烟草一言不发。

  宋良丞说一句,徐得成就吧啦吧啦的说一大堆。

  宋良丞说:“先犁地,挣到了钱,媳妇就有了。”

  “那我们年冬就去。”徐得成说道。

  徐得有也没有反对。

  谁不想热热乎乎的过一家人呢?

  两兄弟干活就更加卖力了,不是犁田吗?

  等犁了田,庄稼安种上了,他们就去天之南。

  不过,还得找个人领着去才行,要不然人家姑娘会跟着他们来吗?

  所以他们就把目光盯上了村里的那个天之南的媳妇。

  到时候让她去走一趟娘家,给他们保媒。

  他们这边急呼呼的犁地,准备早些把庄稼给种上。

  可种庄稼这种事儿得看节气的,不是说犁了地就能种。

  他们这边在到处犁地的时候,下岗坡的红薯也出来了。

  今年贾洪亮出了新的规定,不直接收红薯干了,他要直接收红薯。

  江寒本来是不多去管粉丝厂的事的,但是见贾洪亮直接收红薯,就有些疑问了。

  直接收红薯,他们就要推红薯干,那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人力,耽误事啊。

  而且,他们晾晒的地方也有限,为什么不直接让农户直接晒成干了再来卖呢?

  他就着这个问题跟贾洪亮进行了沟通。

  贾洪亮说:“你说的这个我也懂,就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

  不过他们搞得肯定不干净。

  咱要想做大做强,卫生必须得搞好,要不然肯定发展不下去。

  再说了,我都划算过了,咱直接收红薯要划算。

  红薯价格低,省下来的钱拿来雇俩人也用不完。”

  “可是,这样耽误事啊。”江寒说道。

  “那耽误啥?咱井里有水,拿着高压枪对着红薯堆冲,冲过了再洗一遍就干净了。

  而且咱自己有机器,你过来瞧瞧。”

  他说着就领江寒进去瞧他说的机器。

  这种机器江寒还没见过,就听贾洪亮说:“把红薯洗干净了之后,往机器上一放,这个盖儿一合,机器就会自动盖住。

  它一盖住,就能把这里头的红薯全部都给切成片儿,很方便啊。

  我说咱雇两人来洗红薯,切红薯片,是不是很方便?”

  江寒一看,确实很方便,问:“可是晾晒怎么弄?”

  “你再过来看,我早都想好了。”贾洪亮带他到隔壁的大仓库里去看。

  里面放着带着轱辘的晾晒工具,可以抽拉出来,里面是网格的底,把红薯干给放在上头晾会干的很快。

  因为上下都通风。

  如果遇着天阴下雨,还能用火烤干。

  是不错的晾晒工具。

  这时候,江寒才真正的感觉到一个人再怎么聪明,总有知识的盲点,总有自己想不到的事情。

  做人还是得谦逊,取长补短。

  于是,粉丝厂的事他就放心的交给贾洪亮了。

  也不管他是怎么打算的,他知道他是做事细心周到的人,不用他操心。

  贾洪亮在粉丝厂工作了十来年了,对做粉丝的事再熟悉不过了。

  所以,江寒放心。

  贾洪亮收红薯来者不拒。

  不过,下岗坡的红薯和别村的红薯是分开堆放的。

  这个季节卖红薯,他不存在被冻坏了的。

  只要倒出来没有太多的土,他就不会说什么。

  如果是土太多的话,他就给他们折斤两。

  卖红薯的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总不能把土卖给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