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回1990,从年少开始>第144章 买了棉站的地皮
  “你这是怎么了?”

  “我忘记办边防证了。”江寒说道。

  “没事我有,你可以充当我的随行人员。”徐佩功说道。

  “试试吧。”江寒说道。

  两人过边防哨点的时候,徐佩功出示了边防证,边防员也没难为他们,让他们过去了。

  他们在城里转悠了一圈,现在这里的城市建设跟后世当然没有办法相比较。

  但因为这里是新开发的,所以城市很年轻,处处都透露着朝气蓬勃的模样。

  现在的城市建设还撵不上后来,所以可选项也不多。

  江寒只能买期房。

  他去观察了几个楼盘,位置都可以,以后这个地方还会通地铁。

  只要一通地铁,房子立刻就会坐地升值。

  到了售楼部,他像是一个土豪一样,只要是看中的房子,他全都买下来了。

  售楼的人都跟傻了似的。

  真的要一次性买这么多吗?

  他们再一次跟江寒确定了,这才给拿了合同。

  江寒表示要全款买,对方更加对他刮目相看。

  大家都纷纷猜他到底是哪个大佬家的孩子。

  他们为了能尽快把房给卖出去,所以也不会仔细核对身份信息。

  只要房子能卖出去,管他钱是怎么来的?

  管他谁来办理的呢。

  所以,这事办的格外顺利。

  江寒到南湾城转了五六天,以低价拿下了十套房子,手里又出去了50多万。

  徐佩功也跟着买。

  江寒买哪里,他就跟哪里。

  买完了这里的房子,江寒算算他还有两百多万。

  什么都不干,这两百多万也足够他们一家人衣食无忧了。

  不过,钱还是不能放手里,这个年代的两百万,跟后世的两百万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他还是不能停下来,要不然利息跑不过钱的贬值。

  必须还得另外想办法才行。

  房子三年五年肯定是不会卖的,他要等到房价最高的时候,一房难求的时候卖。

  房价一路猛涨的时候,房子贵还好卖,因为很多投资者来炒房,只要跟得紧了,都是能赚的。

  要说什么财产最保值?

  以前的人都觉得金子是最保值的,实际上房子比金子保值多了。

  这两百多万,要不去京城再转一圈?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徐佩功。

  徐佩功也没有反对。

  京城的房子当然可以买,肯定会涨价。

  于是,两人又一起去京城,一个人弄了5套,花掉了42万。

  江寒算了算钱,还有两百万顿时有些无语,这个年代的钱还真经花。

  买了这么多大东西,还没花完。

  两人从南湾城转到京城,在京城一个人又入手了五套房之后,才分别回家去了。

  江寒到家,暑假也只剩半个月了。

  他检查了江漠和江流凯的作业,发现这两个祖宗都是一样的,就开头写了几页,后面全都是空白。

  他就不允许他们再跟着去卖西瓜了,得在家里把作业给写完。

  江漠纵使会七十二变,也只能乖乖的写作业。

  好在他们两个都十分聪明,如果不是很贪玩,早就拿双百分了。

  江寒自己也要看书,虽然这些东西都是学过的,但是过去的时间久了,还是会有些生疏。看書喇

  韩晋落下的学习也都补了上来,江寒越发的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了呢。

  江建国卖瓜回来,见江流凯跟江漠坐在一起写作业,非常的开心。

  进院子把脸给洗了,就来找江寒,说:“小寒,棉站被撤了。”

  江寒愣了一下,问:“棉站被撤了?”

  他不记得前世的棉站是什么时候撤掉的,只知道后面棉站就没有了。

  “棉站撤了你怎么这么高兴?”江寒问道。

  “我想把咱们把后面的房子给买下来,到后秋里做粉丝的时候,我们可以多雇点人。

  你大叔也可以过来帮忙,到冬天的时候他也闲着没事。

  你二叔三叔都已经算是技术员了,到时候再多找几个人,让你二叔三叔帮忙看着,不就能多做粉丝了吗?

  咱家的粉丝卖的快,就是不用下岗坡的红薯,卖的也快。”江建国说道。

  江寒正愁着钱没地方投资呢,听他说这个,立刻同他一起到棉站的院子里去看看。

  站里原来有两座大仓库,以前都是装棉花的,而且都还是用砖瓦垒的,稍加收拾一下,里面做厂房完全可以的。

  院子也很大,靠南边还有一排住人的地方。

  西边是他们买下来的门面房,东边还有空地。

  这块地方挺不错的。

  江寒说:“那行吧,你找人去打听打听看多少钱,我们还得把院子给修整一下。

  院子得全部用砖头给铺起来,墙头也得修整修整。”

  “我已经打听过了,这一片打包卖给我们,要四万。”江建国兴冲冲地说道。

  江寒一听说要四万块,这么大的地方,四万块很值啊。

  这地方至少得有半个操场那么大了,而且还有房子,树木,院子里还有一口井。

  值。

  于是,他就让江建国把这里给买下来了。

  上次在魔都买房,还有7万在江建国的手里,这次买棉站的地方,还没花完。

  江寒给他钱他也不要,说他有钱,等到没钱的时候再问他要。

  有了之前买房子的经验,江建国很自然的就让对方把所有的证都给他办齐了。

  当然,钱最后到了谁的口袋里,那就不管他们的事了。

  棉站成了他们的地盘,江寒就让江成俊帮忙联系买砖,要把院子给铺起来。

  墙头有些坍塌的地方也都重新垒了起来。

  院子里原有的绿植他们基本没动,就算是铺砖也把树给留了下来。

  又检查了屋顶,把漏雨的地方给重新铺了瓦,破了的玻璃又重新装了,斑驳的大铁门也重新刷了油漆。

  修整一下,看着还挺不错的。

  毕竟面积有那么大。

  另外,住人的地方也顺手收拾了一下。

  房子都是好好的,将来二叔三叔要是结婚了,这些房子足够他们住了。

  他的日子好过了,不缺吃不缺花的,而且手里还有存款,也想着跟着他的人都能过得好好的,所以把江建安他们的婚事和婚房都提前想好了。

  这个时候,农村的人对住房还没那么高的要求,是个瓦房宽宽敞敞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