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回1990,从年少开始>第114章 又搞事情咯
  还有一些来得晚的,排到后面的就能买到,就问:“那你们下个星期还来吗?”

  “还来的,你们下个星期再来买。”

  这一次他们卖的就更快了。

  就等于到省城送了一趟货。

  回去之后江建民和江建勋就开始忐忑不安了起来,他们总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太少了不经卖。

  所以他们晚上加班,把第二天要用的红薯面给磨好。

  早上起来就开始下粉丝,感觉效率果然高多了。

  省城里有一些人不仅自己,还买了给自己家的娘家送回去。

  江寒在牛集的邮局里看到了自家出产的粉丝,问:“你们家粉丝是从哪里弄来的?”

  邮局那个发电报的专员说:“是我家小孩姑从省城里买回来的,品质可好呢,去的晚了都买不到的。”

  他有些哭笑不得地说:“这粉丝就是我家出的。”

  电报员不可置信的看着他,说:“怎么可能?这明明是我家小孩姑从省城里买回来的。”

  “确实是我们家出的,我们家每个星期天都去省城里卖粉丝,一个星期去一次。

  她是不是在洪源市场门口买的?”

  电报员惊讶道:“真是你们家的?”

  “真的。”

  那电报员顿时像是吃了好大的亏一样。

  去省城里买得两块五一斤,家门口两块一斤。

  他们现在是放着便宜的不买,非要跑到省城里去买贵的,然后再拎回来吗?

  她很快就把这事给传出去了。

  附近的乡亲们也就开始过来买了。

  这些东西都卖到省城去了,还能差的了吗?

  乡下的人也都来买粉丝了。

  江建民和江建勋两兄弟的压力更大了。

  一天搞完忙起来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

  江寒让胡春花每天卖一小部分,大部分留着星期天去省城卖。

  很多人来了发现粉丝没有了,就提前跟他们打招呼,让他们给留点粉丝,等做出来之后他们就过来取。

  现在粉丝卖的供不应求了,是江寒之前也没想过的。

  江建民和江建勋两兄弟忙的更厉害了。

  李念之见两个儿子忙的很,没事就过来给他们帮忙。

  她可以看着磨,让孩子们专心的下粉丝。

  在她看来,做粉丝就是她儿子的事,也没想过这是帮江寒家做的。

  因为她这个人比较老实,心想着一共就这么多活,她帮儿子多分担一点,儿子就可以轻松一些。

  江成善对她的这种做法表示很不满,不止一次地训斥她,说:

  “慈母多败儿,孩子都这么大了,应该让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你天天跟在后面操心,要操到什么时候为止?”

  李念之也不想跟他吵架。

  她男人的脾气她了解。

  他发毛的时候不要理会,他自己一会儿没趣了也就好了。

  你要是越搭理他,他会越有劲,可以跟他一直不停的吵。

  而且还是越吵越有劲的那种。

  跟他过了20多年了,她还能不了解他啥脾气?

  她回家吃了饭就到牛集上去给儿子帮忙去。

  儿子们有了老娘的帮忙,当然也就快了很多。

  而且他们母子在一起的时候,关系特别融洽。

  江成善看着媳妇儿也不搭理他,吃了饭就走了,在家里转来转去都感觉没什么意思。

  他也就背着手到牛集上去看看了。

  他一来,江建民和江建勋都不敢说话了。

  他们小心翼翼的忙活着,跟江成善打了个招呼之后,就不说话了。

  江成善一肚子的火,却没地方发。

  他背着手抽着烟,在一旁指手画脚的。

  李念之最终还是忍无可忍了,说:“你说的那么好,自己来干试试啊。”

  江成善就想借坡下驴呢,听到李念之让他试试,上去就把李念之给赶走了,说:

  “一边去,干什么什么不行。”

  他说着就去看磨去了。

  李念之不用看磨了,就转过去帮忙烧火熬糊糊。

  那兄弟两人就不住的往外出粉丝。

  江成善依旧看两个儿子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比如走个路要是绊了一下,他都会横鼻子竖眼的。

  反正,他总是觉得自家的儿子就是没有本事,处处不如人。

  有一种父母就是这样的,他不知道要怎么教孩子,不告诉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但是孩子就是不能犯错,一犯错就挨骂。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教育这个词。

  也不能说没有教育这个词,而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他们以为给孩子吃穿,不短孩子的饮食就算是养孩子了。

  根本就不知道要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也许他们自己都是错误的。

  他们以为孩子就跟小树一样,种上之后自己就能成才了。

  他们觉得孩子懂事是理所当然的,明辨是非也是理所当然的。

  摊上这样的父母,孩子也没办法,只能自己劝自己,要不然的话,早就被气死了。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也是在打击和否定中长大的。

  江成善就是这样的。

  不过,今天他虽然也在横鼻子竖眼的,但是任谁都能听得出他语气里的喜悦。

  只是,表面上依旧要装作毫不在意的模样。

  他们受父不夸子的理念影响,绝对不会说自己家孩子一个好字。

  从这一天开始,江成善和李念之每天都来这里帮忙。

  有时候帮忙给磨红薯粉,有时候帮忙被收红薯干。

  虽然,他读书不多,可是一手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一边打一边还念念有词,什么四去六进一之类的。

  那一手算盘打的,人人都夸厉害。

  下岗坡的人来卖红薯干的,都知道他的算盘打的好,算出来的一分都不差。

  由于江成善和李念之的帮忙,江建民和江建勋他们每天下的粉丝就更多了。

  下岗坡的红薯干渐渐地就有些供不上了。

  下岗坡的红薯虽然丰收了,可是也经不起每天都这样消耗啊。

  他们的亲戚家也多多少少种了红薯,听说他们把红薯干卖给江寒家六毛钱一斤的时候,也就托他们把他们家的红薯干也卖给江寒家。

  他们也没想过对还是不对,思想很单一,觉得不就是帮亲戚家卖红薯干吗?

  这是好事啊。

  完全没想过这会给江寒他们带去什么样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