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12章 天赐晋阳于主公

两位军师意见相左,头领们的想法晦暗不明,一时间,项战难以决策。

他望着墙上挂着的并州地图,陷入沉思。

太行山与吕梁山如两座天堑将东方与西方的来犯挡住,只需派遣少量部队守住隘口,便能确保东西方向不会被外敌攻破。

如此一来,只有南北两个方向可以大举进攻。

项战的山寨在太行北部山脉,靠近雁门郡,而南方有上党郡和河东郡作为屏障。

如果进攻,必须拿下雁门郡,然后以雁门郡为据点,北抗云中、代、定襄等地并州军马,南下晋阳。

不过还有一个办法。

假装攻击雁门,拖住雁门方向的并州兵,然后派兵偷袭晋阳。

否则直接进入晋阳,将会遭受来自北方与晋阳当地军队的夹击。

不同意攻打晋阳的人认为,晋阳是军事重地,武备充足,地形易守难攻,自古只有三家分晋时攻入一次,耗时良久。

如果太行军进攻,恐怕很快便会有朝廷军队增援镇压,太过危险。

项战沉吟片刻,思索未来的三国趋势。

他所要的地方因为常年与外族作战,民风彪悍尚武,稍加训练便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缺点便是赤地千里,民生凋敝。

不过,如果他能大量吸收流民扩充百姓数量,五年之内,便会有起色。

主意已定,项战睁开虎眸,拔剑出鞘,一指距离太行西边的晋阳,沉稳出声。

“此次出征,必将晋阳拿下。”

见大寨主决议攻打晋阳,范重便不再多说,展现强大的全局控制能力,准备粮草辎重。

李青则整备军马器械。

议事厅内,只剩下项战张辽与几名亲随。

项战见张辽面色犹豫似有难色,笑道:“文远,大战在即,你却踌躇不决,是否有什么难事?”

张辽为难道:“自投大寨主,多有恩惠,张辽本应奋勇杀敌,以图报效。只是...

实不相瞒,辽乃雁门马扈人。

大寨主欲攻雁门,辽实不能追随。”

黄巾匪贼的作风,张辽太了解了。

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张辽胸怀坦荡,嫉恶如仇,性格火爆,到时项军攻破雁门,做出随意杀戮百姓的事情他,他定然控制不住脾气,将其斩杀。

如此一来,便会得罪许多头领,甚至得罪项战。

这些事,不是他愿意见到的。

于是提出自己避战的想法。

对此,项战也十分明白。

于是大笑道:“文远,我志在天下,又怎会做出惹得天怒人怨的事情?”

张辽眼睛一亮,喜上眉梢:“此言当真?”

项战看了他一眼,端正神情严肃道:“晋阳粮草充足,乃军备大镇,周围多有矿脉,可以制造兵器器械。

这样的宝地,我需要很多匠人百姓,杀了他们,对我毫无益处。

你也看到了,李青善于治军,军纪严明,又怎么会做出禽兽一般的事情来?”

“大寨主!”

张辽大受感动,情不自禁半跪于地道:“我以为大寨主不过是个山匪,原来还有这样的胸襟与谋略。

既如此,张辽愿为大寨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项战满意的点点头,心里却在发牢骚。

大寨主,大寨主,好没有逼格啊!

不行,得赶快向朝廷拿个职位,以壮声势。

要不然,无论到哪里,人家都会将我视为流匪,又怎会真心归附我?

...

太行山寨积极备战之时,晋阳城中的丁原盯着眼前的书信,变得急躁起来。

十常侍、又是十常侍。

何进麾下有两个年轻俊彦,一个是拥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一个是有个宦官爷爷的曹操(狗头)。

两人年轻气盛,能力过人,积极帮大将军清除阉宦。

大将军老谋深算,心中明白阉宦必须除掉,但也要从长计议,将每一步都谋划到位。

谁知那两小子天天在大将军耳边叨叨。

袁绍在左耳:“除阉宦。”

曹操在右耳:“除阉宦。”

贼猥琐,搞得何进十分烦躁。

于是何进再次催促丁原上路,说你再不来,咱哥们俩多年的革命友情可就到头了。

何进是大将军,掌管全国兵马调用,丁原得罪不起,又心念着清除太行匪患,烦躁的一个头两个大。

吕布现在是丁原帐下主簿。

不是主播。

丁原入京,得大将军重用,加官进爵。

那么,以丁原最倚重的能将身份、加上自己擎天架海之材,只要入了大将军的眼,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

于是,他在得知消息后,也每天催促丁原上路,朝中事情紧急,太行贼寇不过芥藓之疾。

最重要的是,自两个月前,项战一统太行群贼之后,周围各郡便再没有山匪攻击城池的事情发生。

以他对黄巾流匪的了解,说明他们现在山寨并不缺粮。

不缺粮,则代表着能过冬,至少在开春雪融之前,不会下山作乱。

到那时候,早就灭了十常侍,飞黄腾达。

区区太行匪患,派个能打的将军,随便灭掉。

至于张扬...

虽然是丁原的好下属,吕布的至交好友,但在前途面前,只能说对不起,请滚开,别拦着我上京师谋求发展。

两人计议已定,丁原便带着吕布与三千士卒朝洛阳进发。

不过,临走前命晋阳王家子弟王柔暂带晋阳守备之职,加强防备,防止太行山匪偷袭。

当这个消息传到项战耳中时,行军路上,李青眸子发光,大笑着说:“丁原吕布离开,此乃天赐晋阳于主公。”

对此,项战到有些不以为意:“人人皆提飞将吕布,我倒是想会会他”

李青无语,不过还能理解。

主公十六岁,正是舞象之年,说些斗气的傻话,也不是不能理解。

有时候,他和范重两人喝酒聊天,一提起两个自负的老家伙为一个十六岁的山贼卖命,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离开太行,在晋阳地界之外,项战命刘石率两万人马,气势汹汹的朝雁门开过去。

命周虎带两万人马,佯装攻击祁县,来敌能歼灭就歼灭,打不过就往山里跑。

命范重带领三万人马,佯装攻击代郡。

这么做,无非做出有多处流匪出现的假象,然后吸引晋阳的注意力。

果不其然,当这三股流匪出现之后,雁门、代郡、晋阳和河内郡顿时紧张起来。

晋阳城内,王柔坐在大案之后,身前两侧是晋阳文武官吏。

一名武将道:“太行流匪来势汹汹,人数众多,某以为凭城坚守,待丁大人回来再做处理。”

顿时有几名文员将领表示赞同。

王柔瞅着那几个人,都是丁原帐下的老资历,对他借助晋阳王家起势的年轻人看不上眼,平日里也没少冷嘲热讽。

闻言,王柔脸上顿时露出不快的神色。

鉴于此,立刻有人道:“晋阳城墙坚固,武备充足,料来那些流寇也不敢轻易攻城。

以某来看,他们不过想要劫掠些粮草。”

他忽然朝上拱手道:“守备大人,河内郡有大军驻扎,雁门、代郡等地却是我大汉门户,万万丢不得。

还请大人立刻派兵北上增援,否则黄巾过处,百姓罹难,外族若趁机来攻,我们无险可守,失地千里,将成为朝廷的罪人。”

反战派还想陈词,王柔一拍桌子,意气风发道:“黄巾流匪,丁大人早有意将他们全部铲除。

只是流匪依仗太行,官军难以一蹴而就。

今,他们竟敢离开太行,在并州肆虐,我王柔绝不容他们残害百姓。”

“来人,听命!”

一道道军令发出,数位将军领命带兵外出剿匪,王柔则留下四千人马,坐镇晋阳。

在晋阳外盯梢的哨探见城门内大军出动,忙将消息传到李青处。

李青闻言大喜,不停搓着手,心情不由的激荡起来。

晋阳自古是军事重镇,易守难攻,没有十倍兵力和足够的粮草时间,很难啃下来。

他瞥了眼披上虎皮大红袍、穿银色铠甲、手持天龙破城戟的大寨主昂然跨于一匹毛色发亮的黑马之上,有一瞬间略微失神。

他熟读兵书典籍,对这副装扮,再熟悉不过。

四百年前,那位与大汉开国皇帝刘邦争夺天下的绝世奇男子,也是如此英武不凡。

“儒凡,上马,发什么呆?”

温和的语气将李青唤醒,一回神,他望见黑色军马上的男子微笑。

在银白铠甲的支撑下,他脸上的稚气褪去不少,有了几分铁血真男人的雏形。

李青连忙上马,与项战肩并肩:“大寨主,你为何不让张辽随我们一起攻打晋阳,反而将那一万精兵交给他,你不怕他...?”

项战笑道:“我素知文远为人,义气当先,他既然投我,就不会背叛我。

我本意先占雁门,掐住北方喉咙,然后一鼓作气南下,吞掉晋阳。

如今丁原吕布不在,疑兵之计又成,晋阳守备不足,我们自当随机应变,先夺晋阳为根本,然后率军北上。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让我们尽快拿下晋阳,在晋阳的暖屋里过冬吧!”

身后几名亲卫慨然一笑,随着项战离开山地,与三千骑兵汇合。

第七日,晋阳城大军尽出,分头剿匪。

有传令官报到王柔面前,叛将张辽率领一万精兵在二十里外安营扎寨,准备攻城。

王柔一口酒差点没喷出来:“张辽率众攻击晋阳,疯了吧?”

帐内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我闻张辽文武兼备,是不可多得的帅才,今日一看,庸才尔。

没有七万大军,想要攻陷晋阳,痴人说梦。

哈哈哈~”

这时,有人提醒道:“守备大人,城里两万大军已经被你调出去平叛了,现在城内不过四千军马。”

王柔脸色一僵,紧张的面皮都抽动起来,连忙下令道:“快让他们回来,还有张贴告示,募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