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隆庆中兴>第99章 京华风波起廷中(六)

严嵩走后,嘉靖对黄锦吩咐道:“告知陆少保,过段时间用刑,可别把杨继盛打死了。打完后削职为民。”嘉靖觉得自己这个方案还算不错,既安抚了群臣,也算给了严嵩交代。杨继盛不过就弹劾了一下严嵩,不光被三次廷杖,关押于诏狱中,还被削职为民,而反观严嵩呢?

陛下还为了安抚他,给他的孙子荫官,这是什么?这就是圣眷啊!杨继盛再次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群臣一件事情那就是至少现在,严嵩的圣眷不可动摇。

于此同时,杨继盛的同科们开始庆祝了,毕竟能从诏狱里把人捞出来就已经不错了。同科们下值后赶紧换好衣服,赶紧赶往媚香楼聚会。啊,你问大明不是禁止官员嫖宿吗?大明禁止的多了,大明还禁止官员贪污呢?六十两就剥皮实草,你怎么不把朱重八挖出来。

平时都是王世贞买单,现在王世贞外放,就由同科中家境最殷实的汪道昆来买单,一众同科们都找到自己的外教去学外语后,就剩下汪道昆和李春芳两人。

虽然两个男人在青楼里谈事情多少有点辣眼睛,但是两人毫不在意,汪道昆说道:“子实(李春芳字)兄好谋算,竟办的这般大事。”

李春芳捻着胡须说道:“伯玉谬赞了,侥天之幸而已。”对于李春芳的谦虚,汪道昆只是笑笑。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同科状元了解不深,之前总是认为他为人方正严谨,文采斐然,但是现在看来还得加上一个老谋深算。

汪道昆问道:“子实兄,这么算计裕王殿下,没有想过后果吗?”

李春芳笑了笑说道:“伯玉,你知道翰苑中人怎么说我的吗?”

汪道昆当然听说过一些传闻,不少人认为他和袁炜、严讷一样,都是靠着给嘉靖写青词上位的幸进之徒,对他嗤之以鼻。

李春芳自顾自的说道:“想自束发读书以来,先后拜南野公(欧阳德)、甘泉公(湛若水)为师,受教于心斋公(王艮),圣人之言,敢忘于心乎?而今日我辈人微言轻,纵欲为国家谋划而不可得也!欲谋国必先谋身,如是而已。”

汪道昆点点头表示赞同,现在情况,要么就是埋头做事,要么就是学李春芳,先谋身,若是轻言国事,杨继盛就是现例子。

汪道昆和李春芳又闲谈了一会,才各自离开。

第二天下值后,汪道昆赶到裕王府,朱载坖在书房见他,一见面汪道昆就向朱载坖请罪。朱载坖当然知道所为何事,当下摆摆手说道:“事情既然已经过去,就不必多言了。只是孤有些好奇,是何人设谋,连孤也被装入彀中了。”

汪道昆老实说道:“乃是李子实的谋划。”

这下轮到朱载坖吃惊了,倒是没想到李春芳还有这般谋划。他虽然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中的状元,但是在后世的名声远远比不上张居正等人,虽然官居首辅,但是没有什么存在感,最大的标签就是青词宰相。朱载坖对于他最大的印象就是脾气好。

后来海瑞因为让徐阶退田被高拱当枪给使了,罢官之后愤然开喷,上疏称: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皇上勿听之可也。

时任大学士,内阁首辅的李春芳只是无奈的说道:按照海大人的话,我大概是个老妇人吧?

朱载坖对于李春芳的一贯印象就是老好人。现在看来李春芳同样也算老怪物一个啊!朱载坖想想也是,能在严嵩、徐阶斗得你死我活的情况,片叶不沾身,稳稳当当的升官,在在高拱和徐阶的斗争中游刃有余,最后达成文官的最高成就,官居首辅,位极人臣。

当了四年首辅,干成了俺达封贡,修订宗藩条例两件大事。翩然而去,安享晚年。他的同科高拱被张居正斗倒,于万历六年去世,张居正生前权势滔天,但是万历十年去世后还是遭到清算。李春芳活到了万历十二年,以七十五岁高龄去世。

从夏言以来的首辅,只有李春芳一人得以善终,纵使老谋深算如徐阶,下台后也被海瑞搞得灰头土脸,唯独李春芳一人,才是无灾无难,度过一生。朱载坖这才发现,这位才是如同少林扫地僧一样的绝世高手啊。

在见识了严嵩、徐阶、欧阳德这一帮老怪物后,朱载坖深知李春芳的厉害,某种意义上说,他比高拱、张居正明白多了,绝顶聪明之辈。

难怪不得当时人推崇李春芳道:由状元为执政,冯京不愧乎科名;以宰相而养亲,王溥见荣于当世。古称盛事,今乃兼之。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当翰林院掌院学士的时候,李春芳收了个门生,叫王锡爵,日后万历朝的首辅,他回忆自己老师时曾说:予以史官事太师者五年,观其凝立微睇,于智勇争胜之中,唱而后应,其卒以功名终始。夫水决捩石,山静出云,大人之道,则元气乘之顾,岂在声色问哉?

这等高手,朱载坖都愿拜为义父,不见一面实在可惜,朱载坖便说道:“李状元好本事!孤倒是佩服的紧了,那就烦请伯玉兄代为引见,请李状元上门一叙。”

为裕王引荐李春芳,在汪道昆看来那是好事一件啊。现在汪道昆也知道,李春芳绝非池中之物,结个善缘当然是好事了。

与此同时,在西苑,嘉靖正在询问黄锦朱载坖最近的情况。嘉靖对黄锦说道:“朕看裕王最近老跟朝争扯上关系,终归不是好事,他现在该好好向学,不是一天参与这些事情的时候。”

黄锦笑着说道:“这些事情也不都是裕王殿下主动要参与的,就像杨继盛的事情,十有八九是有人谋划好的,裕王殿下也是被算计了。”

嘉靖说道:“他自要出名搏位,想挣个贤王的名头,怪的谁来!”嘉靖话虽如此,但是熟悉嘉靖的黄锦知道,嘉靖的心情此时是极好的。

黄锦问道:“那陛下有何吩咐?”

嘉靖没好气的说道:“朕看他是闲的,下月祭祀天地,他和英国公、成国公一道去,给他找点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