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四九城的川菜,是二十年代自瑞记兴起的。

不过很快就走向衰败。

从辉煌到没落,只用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在四九城这座千年古都的餐饮史上,如划过夜空的流星,只带来刹那的灿烂。

初见时,号称百格百味的川菜,以其麻、辣、鲜、香的风格迅速征服了四九城人的胃口。

鼎盛时期,相比诸如粤菜之类的南菜也不遑多让。

仅八大春里面,就有三家经营川菜。

不过新鲜过后,川菜太过麻辣,少于变化的缺点也异常突出。

失去了新鲜感,外加着政治中心南迁等原因。

导致到了这个时代。

哪怕是少用两椒,甚至抓把京椒就做的四九城风味的川菜,也难以取得往日的辉煌。

陈师傅当年在绒线胡同的蓉园饭庄,就是掌灶的大师傅。

川菜没落,他不想随波逐流,干脆去了储库营胡同的四川新馆。

虽然会馆到这个年代,远不如前朝那么繁华,一天也没几桌客人。

但是能找到这里的,不是川蜀人士,就是真正的老饕。

那是真的能吃川菜,也是会吃的主儿。

外加着会馆本身有渠道能获取川菜必须的各种调料、原料。

所以还能一直保持着正宗川菜风格。

更何况,破船还有三斤钉。

再怎么落魄,陈师傅还一帮子徒子徒孙在四九城讨生活。

而且即便在这个时代,会馆仍然起着川蜀与京城之间联系纽带的作用。

有陈师傅帮持着,儿子也算不上什么愚钝之人,怎么都能在这行立住脚。

更何况,何大清想得更远。

穿衣吃饭这事儿,总归要落到新鲜感上。

别看现在川菜没落了,将来却未必没有出头之日。

哪怕现在四九城各大菜系扛把子的鲁菜,也迟早有被人吃腻的一天。

那时候机会不就来了!

即便仍然只兴盛个十几二十年,人这一辈子又有几个二十年呢?

再不济这孩子学偏了,离经背道。

真去把川鲁甚至自家祖传的菜式融会贯通,糟蹋一下,那不又是一条新路子?

所以,尽管自己那些把兄弟都表示不看好,还是建议他找个鲁菜或者淮扬菜的师傅。

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把儿子送去学了川菜。

陈师傅夫妻两个都是巴蜀人,儿女早都长大成人,留在了蓉城。

二人年岁渐长,就愈发觉得身边没有孩子显得太冷清了。

他妻子在何雨柱的拜师宴上见了何雨水,就很喜欢。

所以隔三差五,就让何大清把雨水和柱子一起送过来。

说她在会馆也没什么事儿,也能顺便帮忙带着雨水。

一来二去,到了现在,雨水差不多每天都跟着哥哥去他师傅那里。

甚至何大清动了续弦再娶的想法,也和他们的规劝离不了关系。

毕竟,他们也总跟他说,如果何大清找到合适的,最好早点结婚。

他自己这么个老鳏夫,整天在灶上忙活,哪儿能带好闺女。

闺女可不像儿子,总有些女人的事情是父亲不能,不方便教导的。

甚至搞不好,柱子这兄妹二人的婚姻都会被耽误。

毕竟,这个年代还是在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更讲究个门当户对。

何大清这么一个老光棍,想找个儿女亲家,大半人家都会犹豫。

没有婆婆,在这个年代不是什么加分项,反倒更可能减分。

毕竟有婆婆帮着带孩子什么的,自家闺女也能少点麻烦不是。

恶婆婆当然也有,真遇见的话,那是闺女的命不好!

反复琢磨了很久,何大清也觉得真是这么回事儿。

所以别人给他介绍了几个,最终选择了白凤莲。

虽然她有俩儿子,不过接触下来,她也还算贤惠勤快,也对自己的孩子还算可以。

他也就认可了,想着一起搭伙过日子。

今天雨水也跟哥哥去了会馆。

乱世已久,现在的四九城太平了许多。

不过总归不缺老炮儿、顽主、佛爷。

甚至大半的街巷连个路灯都没。

这样黑灯瞎火的,拦路抢劫、套麻袋敲闷棍的又怎么可能少得了?

哪怕让何雨柱一个半大小子,穿街走巷地走那么好几里地,何大清也不放心。

更何况还要带着个只有几岁,走不了几步路就得蹲下来嚷着走不动,要人背的小姑娘。

所以,何大清每天都是在饭店忙完以后,就直接去他师傅那里接他俩。

现在去接孩子的话时间太早了,万一会馆有客人,只怕陈师傅自己忙不过来。

那就真是诚心裹乱。

但是自己去派出所,不知道要多久才出来。

就算马上出来,再去会馆,时间也不知道得几点呢。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去。

“不行,一定要到所里!”那个年轻点儿的公安性子有些急躁,抢着说到。

边上年纪大的看了他一眼,倒是没多说什么。

“那,我有俩孩子在储库营胡同的四川新馆那里,我能先去接一下他们吗?”

“不行,那也会耽误时间。”那个年轻的公安更显不耐,说话的态度也强硬起来。

平时这个时候他们也早都下班了,自己今天还有事情,谁想着临下班了还遇到这样的破事儿。

也不止他们两个,现在整个派出所都为这事儿在加班。

走到这里,闻着巷子里的味道,更觉得饥肠辘辘,是真的不耐烦了。

“那能跟我说说是啥事儿吗?”何大清看向年长的那个公安。

“一两句也肯定说不清,你还是跟我们走一下吧。”年纪大的那个也无奈地摇摇头。

他也不想在这里说。

毕竟派出所那边还在审讯,还有人去现场勘查取证。

这次倒是真的几句话就能问完,但是万一那边有什么新的突破或者问题,那不还得再跑一趟?

“那行吧,稍等我去交代一下。”何大清也没辙了,转身走向房门。

走到门口,看着堵住门口,脸色煞白,几欲昏倒的女人。

何大清低声跟她说:“凤莲,你看这事儿……”

“要不你去会馆帮我领下俩孩子,把他们送回南锣鼓巷。”

“回头你也别回来了,就住雨水那屋,我这边忙好就直接回那面。”

女人没说话,就这么怔怔地站在门口,眼神一会转到院门口的公安身上,一会儿又飘到身前的何大清身上。

却只是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何大清想再说些什么,最终却也只是颓然一叹,转身跟着两个公安直接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