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丧的电报被送到村里,老太太悲痛之下一病不起。

没几天,老太太就撒手人寰,与世长辞了。

只剩下还是黄口小儿的原主。

啥都不懂的原主,只能靠着村里的老人们帮衬着办了丧事,将老太太葬入后山自己爷爷的坟地。

所幸,农家的孩子早当家。

即便只是个半大小子,自己生火做饭,洗洗涮涮什么的也不成问题。

也是硬气,拒绝了村里人照顾他的想法,独自撑起了门户。

就像农业小组的活儿,原本小组就照顾他们。

考虑他们只有奶孙两人,都是老弱妇孺,也就只安排他们饲养小组的耕牛。

甚至就连铡草什么的都不用她俩动手,会有小组的人过来铡了,帮着装进草料栏。

祖孙两人只要每天投草、喂水,外加着把牛棚清理干净就行。

他们分的田地,都会有别人家一起种,等到收成后按比例再把谷子和苞米分给他家。

老太太过世后,小组讨论,说让他也别干什么活儿了。

等着秋天开学就安排他去乡里读书。

就算他想干活儿,也等过几年身体长一长再说。

不过原主非常坚决地拒绝了。

无奈之下,小组商量着给他找了个伴儿。

让隔壁比他大两岁的二黑子过来,跟他一起喂牛。

奶奶七七那天,原主早早地提着贡品去村后山。

给老太太烧七,悲从中来哭晕在坟前。

还是被突然之间山头上的狼嚎声惊醒。

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尤其又是这没什么路的荒山上。

原主顾不得已经冻得半死,赶紧找到坟地边上一棵歪脖子老榆树爬了上去。

狼群咬不到他,却也不愿散去,十几只狼围着树转来转去,不时发出一阵狼嚎声。

午后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慢慢打湿他的衣服,原主也感觉越来越冷。

还是一起喂牛的二黑子一整天没看到他,家里又没找到。

再看看昨天他做的贡品都没在,这才想起他应该是上山去给老太太烧七去了。

不过毕竟是小孩子,没想太多,以为等原主烧完纸钱就能回来。

没太放在心上。

结果这一等就是一天。

天擦黑时候,二黑子过来添最后一次草,发现原主还是没回来。

再去邻居家问过,也没人看到过原主。

二黑子这才慌了神,赶紧回家。

说明情况,他父母也来不及教训他。

赶紧出门去叫上村里方便的成年人,一起带了火把猎枪直奔后山。

人多势众,外加着不停地敲铜盆、放火铳,总算惊走了狼群。

把原主从树上解救下来。

却发现他早已经冻得失去知觉了,仅剩下微弱的呼吸了。

赶紧给他包了几件棉袄,让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换着背,紧赶慢赶地把原主背到家里。

不过等到放在炕上,原主呼吸也已经细若游丝,浑身只剩胸口还有一点热度。

靠着灌姜汤,泡温水,烤炭火盆。

折腾到大半夜,总算把他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回来。

只是,没人知道的是,原主已经死去了,醒来的已经是另一灵魂——墨池。

连续两三天,除了吃喝拉撒,墨池(以下称李想国)一直躺在床上。

身体出问题,人也没力气外加着有些迷糊。

更重要的是一点点地梳理记忆,模拟出现的各种情况,避免被别人看出异常。

更想要从原主的记忆力找到穿越的理由——显然,这点就纯粹是白费力气。

他也确认,这记忆的确是存在于大脑中的,原主能记住的所有东西,哪怕只有模糊印象的东西也完全能够记起来。

只是他搞不清楚的是:自己为什么还能清楚记得前身的每件事情?

整理完记忆,他也按着原主的行为模式,挨家挨户上门去叩谢一番。

回来之后,就一边找着自己的金手指,一边忙碌起来。

毕竟家里那么多张嘴,真的没有金手指。

这些可是自己很重要的肉食来源,得伺候好了。

然后也觉得自己不能窝在这村子里,还是得出去才行。

自己都穿越了,不说去看看世界多么大,至少这种一眼看得到尽头的生活,自己是真心过不下去。

甚至他都想到,要不然自己干脆就自尽算了,没准还能穿越回去呢。

身体康复后的第一件大事,李想国就是直接伏案写信。

写了几十个字,之后无奈地停笔,将写下来的东西直接划着一根火柴,把它烧成了灰烬。

李想国发现自己下笔,直接写的就是简体字。

这特么离着第一版简体字推广,还得好多年吧,自己写的这啥玩意儿,估计人家根本没人能认识。

说不准就有人来把自己抓了,当成间谍了。

他也只能无奈地暂时放弃,开始翻读原主父亲寄回来的图书。

或许是本身受过高等教育,知道教育的意义,所以这两年李父寄回来不少的小学教材和启蒙读物。

不过原主可没他父亲那觉悟,寄来的书就没翻过几页。

所以这些书本还是挺新的。

检查过后,李想国发现这是小学的全套教材。

一共有两套。

一套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修订,华北新华书店出版发行的新编初级小学教材(一到四年级)和高级小学教材(五六年级)。

还一套是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编审的初小教材和高小教材。

估计他也是吃不准原主究竟会在哪里读书吧。

穿越过来的李想国自然不是原主,一本本地翻着看。

算术自然不成问题,好歹也是后世小学参加过奥数的选手,翻过一遍发现没什么问题就没再看。

怎么说上辈子学习的也是简体字,多少都有些繁体字的影子。

外加着看小说、论坛,多少也接触了一些繁体字。

写有些难,但是通读个小学课本,自然是没太大问题。

就算是自然、地理和历史,基本上也没费太多力气。

唯一的难处就是偶尔有些字自己是真的吃不准。

哪怕有些字还标着注音,他也不知道怎么读,毕竟上辈子他就没学过注音字母。

只能暂时搁置。

拿起第一册国语书,准备先从这里开始学起。

这些字大半结构简单,即便后来也没简化,不存在识别问题。

主要是通过这个,能准确地学习并掌握注音字母。

还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会繁体字的书写。

家里的本子不多,想买也没那么容易,不能随便浪费。

李想国干脆找了个盆子,装上干沙子。

干完活儿就拿着树枝在里面练习,一笔笔写下这些上辈子最多只是认识的繁体字。

也就是这时候,他才发现了自己记忆力明显有些问题。

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过来的原因,他的记忆力是真的超级好。

说是过目不忘有些夸张了。

但是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几套教材的内容,和上面的繁体字竟然完全会读会写,还能写好了。

只要注意力集中点,就不至于出现提笔就写成简体字的情况。

他也不由得心下遗憾——自己上辈子要有这水平,怎么还不考个双一流,何至于一个小镇做题家只能混到最后当个销售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