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81章 刘连舟邀请他们回阳湾办学校

唐丽丽是在一周后见到春华姐的,唐丽丽能感到洋溢在她身上的那份轻盈。

丽丽问,姐,你到教研室后整个人一下子变样了。

春华说,当然了,姐头上莫名的那份紧张与压力卸了下来。现在我们教研室就两个办公室,中教组一个,小教组一个,我带两名老师,每天也有事的,但总没有那份压迫了。早上居然八点半才上班,上了班有事干点,没事了就闲聊些,想出来在街上转转了也抽个空能下来,确有事了早走点也没啥的,心里那份宽松是呆在学校教书没法比的,姐能不高兴吗?

丽丽说,校长没再为难你吗?

方春华说,学校是局里开完会的第二日接到通知的,很不愿意放我走的,但校长到底没法,只看得出他的不高兴,不过姐也算上调了,而且姐现在也有了头衔,叫方组长的。

丽丽说,看你那份高兴,好就行,这在那些人来说是多么普通的事呀。也这么多年了,姐也该轻松地过些日子了。你可真算咱们几个人最后离开讲台的人了。

春华说,是啊,不论啥原因,你们都早早地离开了讲台,有了自己的生活,我可是坚持到现在了。不过,丽丽,我还是很感激,你说生活怎一下子变得这么好,想什么来什么,过去真是不敢想今天的,到底是咱们有能力了,还是社会发展到这步了?不过姐真的感谢你。给姐老实说,费了多少事,花了多少钱?让姐怎么感谢你?

丽丽一笑说,姐说的没错,这事放在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可现在并不是很费事。我给吴局长说了声,说了你的情况。她说下来问问,后来给我说,要去市局有些麻烦,要经的人多,就同教研室主任一起给高新区讲了要成立教研室的事,结果就成这样了。

春华说,这还不费事,人家局长凭啥听你的?丽丽说,我们算一个团体,而我很支持这个团体的工作,就这么成了。要说是机缘也是能力,谁让你成了名师,谁让有了高新区这样的设置,所以你问怎变得这么好,要说也是这个社会发展的结果呀,不是谁一个人的力量。

春华说,那天在阳湾,大家感叹想不到连舟成了阳中校长。其实咱几个人每个人都值得感叹的,这回我到了教研室,连我自己都是值得感叹的。不过要说最值得感叹的倒是你和莫船了,原本一个普通教师的何以呼唤出这么大的能量,不只有了钱,而且有了这些关系。别的不讲,就凭你同局长的关系,放在当年怎么敢想呢?

丽丽说,所以呀,这生活的好,就在有希望,就在对未来这个不确定但又确定必会越来越好的向往上。

春华说,今天姐请客,想吃什么给姐说。对了,听说莫船回来了,你见了没,我以为他回来后要找我的,可也没见他找。

丽丽说,好,你请。看你高兴的,怎么想莫船了?

春华说,去,又胡说,现在还提什么想呀。就觉得你们几个让我总感到亲近心里暖,长时间不见了就似缺点什么。他的事怎么样了?

丽丽说,人家现在是越玩越大了,我真小看他那个培训学校的挣钱能力了。而且他以教辅为主的图书出版也越来越盈利了,那个青鸟学校也在建设,估计明年春天就能招生入学了。这次他去上海,是为他的网络教育寻找合作伙伴去了。

春华说,你也不差呀,我看新闻你居然成了艺协的副会长,也算名人了。听说你的浅水湾演艺公司演出可火了。

丽丽说,什么名人,就虚名。让我做副会长,还不是看中我有资源。不过现在演艺市场的火让我也吃了一惊,大小单位、公司开业、庆典都要搞场演出。我现在也与莫船合作,他的火鸟酒吧就是我们日常的演出阵地。不过我倒还真想搞一个固定的演出场所,搞一个什么浅水湾大舞台出来。相对于教育,我倒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舞台表演了。

春华说,那你就大胆表演去,姐也爱看你跳舞的。

两人边吃边聊,一直到下午春华要上班了才分开。

浅水湾幼教集团和演艺培训公司的日常事务已不再让唐丽丽操心了,但多年创业的经历仍让她没事了爱到各个幼儿园转转,有时还会留下听一节幼教课,与员工吃顿饭。

虽然她极力地想表现得随和,但员工对她的敬意总把她与员工拉得很远,她明白这是什么原因。现在随着集团的建立,一个普通员工与自己的距离已很远了,在她们上面有园长,在园长上面有管理幼教的事业部长,还有集团副总。

就像培训和演艺这块就是由一个叫罗小媛的姑娘在管理着。这个小罗有几分像自己,培训和演出的业务量在她手中增长很快。培训这块不光有针对学生的,也有针对成人的,由于培训与演出能紧紧结合,冲着演出来参加培训的学员越来来越多。而演出也更加具有专业的成分,从传统到现代的歌舞类,从民俗到流行的演唱类是主要的。

公司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乐器手、作曲作词人、歌手们汇集了一大帮人。从小型演出到大型演出他们都承接。而小罗更会搞宣传,从电视到广播到网络,关于浅水湾演艺的新闻始终不断。当初创办这块时,丽丽没想到用它来赚钱,但现在也具有了很大的盈利能力。

一个专业人才往往既是教员又是演员,一个学员往往也是演员,这种把培训融入实际舞台的训练,使培训的效果极佳,影响也越来越大。小罗居然还与市电视台合作要搞关府市的歌手赛、舞蹈赛、演奏赛,并要将此做成一个品牌延续下来。

对这些她自然大力支持,或是因为这些原因,在艺协的换届中,她被推选为副会长,而在吴局长的推荐下,她也成了市政协委员,还成了市民进的常委,同时自己也成了市青联常委,市企业家协会成员,青年企业家协会的理事。对这些职务她没有多大的兴趣,但作为办企业的人多交朋友总是好的,这些平台让她同关府市方方面面有点实力和影响的人大都认识,这让她的圈子也不断地扩大。

而这个扩大的圈子让她的演艺生意得到更好的扩展。而对于唐丽丽来说邀请人观看演出,是她最方便又为大家喜欢的联络感情的方式。

不说春华姐觉得事情顺极了,连唐丽丽自己都觉得人生有些轻盈。

生活就在这种轻盈与杂乱中向前走着,每日不是参加这个或那个会议,就是出席这个或那个活动,留给她思谋自己事业的时间倒不多了。

所以只要有时间,她还是想同大家多呆呆,多听听大家工作中的想法和意见。现在她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听罗小媛给她讲那些赛事筹办的情况。

大体的方向是好的,问题在于公司能从这些比赛中得到什么实利?除了对参赛队员的赛前培训,舞台设计,现场门票广告分成外,倒难以有别的什么了。

这在丽丽看来还有些不够,她一下子又想不出什么,就对小罗说,利益当然是主要的,但如何能增加浅水湾品牌的价值,你要有想法,要让这个品牌的影响力更大,这才是更关键的。还有这些人参赛获奖后如何开发他们的商业价值也要考虑。我们组织这些赛事,一个目标就是发现人,打造开发她的商业价值,这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罗小媛说,还是唐总想得深,我们下来再想想。她正说时,丽丽的电话响了。一看是连舟,他说有事来关府了,想见见他与莫船说个事儿,看她有时间吗?丽丽想想说可以的,让他下午打电话就行。

丽丽下午见着连舟时,没想到他是想叫自己到阳湾办学的。幼儿园可以办,艺术培训学校更可以。

连舟说他来阳中前局长叫他谈了,要把阳中办成一所名校,这压力很大。想了很多,不过这名校无非三个表现,一个表现是质量好。直白的讲就是考取重点高中,名高中的人数要越来越多;一个表现就是特色化发展,艺体要跟上要有特色;第三个表现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在前两个的基础上有创新。今年中考不是很好,上关府中学人数同去年持平,但县城两所中学考得更好,固镇都考了一个,这就显得阳中不行了。我来找你与莫船回阳湾办学,一是阳湾能办学,人多,学生多。二是想借你们的力量打造阳中的,这也是愚同帮我出的主意。现在把公办学校管得严,不能补课不能收费,不能这不能那的,要想迅速起来不借外力不行的。

丽丽听了说,你同莫船说了吗?连舟说我说了,他说晚点来。丽丽说,我们办倒没问题,阳湾的条件也好,虽然现在人还不是很多,但慢慢地会好的,可到底怎么帮阳中呢?特别是我,怎么帮呢?

连舟说,现在高中招生两大块,文化课一块,体音美一块,艺术类招录分相对低了许多。对于学生来说,先不说将来是否走专业道路,单从能帮学生上高中这块就很有吸引力。所以就想动员成绩差些,还有爱好的学生参加你的培训,你培训时也多一些侧重,阳中会有大量的学生因此而上高中的,这就极大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会大大增强学校的实力的。

丽丽说,我倒还没这样想,这听起来也是条路。丽丽就在心里想这艺术招生这块,培训若能搞起来也会是个方向,就说她没问题。

正说时莫船来了,连舟又把他的意思给莫船讲了。莫船说我在县上的分校能开到留谷,也没在关东开,总觉得熟人太多不好,若要在阳湾开怕就更不好了。家乡人说这家伙把辅导学校开家门口了。

连舟说,这有怕的什么?其实阳湾的辅导学校也不少,但都不成气候。我听愚同讲,你这青鸟能这么火,还是有不少内在的东西,不为赚钱就为帮我难道不成吗?

莫船笑笑说,你这话说的,我也盼阳中好的,可总不能让我的老师跑你学校去上课吧?连舟说,那倒不必,我会组织学生去你那儿的,如果可以你也可以帮助我培训老师。

莫船说,连舟,我这真去办了,只弄初中班是不行的,最好带上小学班。可小学班在阳湾能接受的家长未必很多。现在这教育分化你也看到了,能进入一中的学生基本就两类,一类是父母是吃财政饭的各类公职人员,或垄断行业的员工子女。一类就是私营业主,老板们的孩子。这两类人在阳湾能占多少呢?是这两类人又把孩子还留在阳湾上学的又有多少呢?他们怕大多已跑到城里上学了。如果真办了,我相信阳湾有孩子也会考上,可是初高中六年对很多家来说是笔巨大的开支,家长能接受吗?再说,真办的好了,能考上一中能到更好初中去了,你阳中又凭什么把这些学生留下?搞不好,还把更多尖子生流失,对阳中并不是件好事。

连舟说,你倒看得清。阳湾的确公职人员不是很多,可加上两个大国企,还有铁路职工子女,再有各种个体户老板,虽没有县城多但也可以吧。至于能否把尖子生留下,就看我的了。

莫船看了眼丽丽说,这连舟看来对阳湾的感情深呀。行了,我就在阳湾开个分校。要说关东还没有,就如你说的不说赚钱了,就算帮你吧,不在县城开先在阳湾开。

连舟说,我知道你会同意的。办了分校,你没事也就多回来转转,学校的老同事都还挺想你的。

莫船说,你也对创名校别抱太大希望,教育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只有阳湾真的发展成强城镇,有固定的消费人口,有繁荣的市场经济,成熟的社区才会有名校的基础。再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真有本事把阳中搞得能超过县城的学校,你也就在阳中待不成了,会调你到县城。一个县的官员们不可能愿意别的乡镇的学校比县城的好,难不成让他们的子女从关东跑到阳湾来上学?所以这名校呀也是一种政治需要,可阳湾目前看没有这种政治需求。所以你想在阳中呆更久些就别用劲太猛,除非你把阳中也看成个跳板,要早点回关东。

听莫船这么说,连舟倒半天没有说话。他有种被人看透的感觉,无疑莫船说的是实情。即使局长想让自己把阳中搞成名校,绝没想过要让阳中超过县上学校。而自己在内心深处,不是就有以阳中为跳板的想法吗?

阳中再好也不过就是所镇属学校,县城的学校会全县招聘校长,但阳中的校长绝没必要的。就一笑说,你说的也是实情,在我倒是想在阳中多呆些时间的。行了,我也没别的事,你们既同意了,哪天就过来看看地方,谈谈意向,尽快吧。在阳湾有什么我能操心的就说。

莫船说,没问题。我看办起来了,不如你就兼了校长。连舟说,又说笑。行,那我走了。

两人要留他吃饭,可连舟说回去还有事,下次来阳湾他请客。

两人也就没再留,送走了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