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67章 他相信自己是一个本色出演的校长

想想一个市教育局,它不管各个县区教育局局长的任命,教师的招聘,工资的发放,校长的任命,它对县区教育凭什么管理呢?又能有什么实质管理呢?

所谓业务指导,也多是宏观上的,教育质量到底如何,或会如何,市局虽有一大帮人,却并不能起到实质作用,虽然说起来会天花乱坠,但大多也只是说说而已。

所以太多的工作也就只能是务虚的,看着高高在上,其实没什么实际作用,这种机关的性质也容易对其中工作的人员造成影响,看着风光其实也窝囊。

当然不能说完全务虚没有实权,因为市局是作为市政府一个职能部门出现的,它背后是市政府市委,所以对一个县区教育的影响是借助更大的权力来完成的。

正因为看得清这些,愚同也就慢慢地意识到市局更多改革、抓工作,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收权,增加自己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话语权。

这种影响力扩大与干涉权力增加更多是以对国家政策、教育方针的执行出现的,并不时的会把这上升到政府层面,以对当地县区政府的影响而影响教育系统。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下,教育的核心权力还是在县上。各个县区教育局与市局的关系,更多有些联邦味道,市局是整个地区的教育代表,但各地教育却有着高度自治的特点。

有次愚同把自己对市局的看法说给郭老师时,他倒还不认同,说,你把人家市局说的这么没作用,下面县局怎么也听话?

愚同说,听话因为是上级,可这上级是邦联制下的上级,上级并不具有实体性,因为对政策的把握县局不见得比市局就差。郭老师说,那你觉得在市局和县局工作有啥不同?

愚同一笑说,简单讲,在上面抓的是协调,在下面抓的才是管理。

郭老师说,你这么看是还没把自己看成市局的人。

愚同没多说话,笑笑说或许吧。愚同知道郭老师虽不是公务员,但他的关系在是培训中心,也算市局这大盘子的人,自己相比他自是外人了。

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怕也在此。

中考前的一天,愚同正在上班,连舟来了电话,说中考马上到了,他搞了一个毕业典礼,也算中考前的誓师大会还加一个晚上的文艺演出,想请大家来坐坐。还特别说这演出是丽丽组织的,有他们的学生,也有她的演员。丽丽肯定要来,你同莫船、春华也来吧。

愚同说,怎么还整得大,看来到雷公后动静不小啊!

连舟说,当校长就要能折腾,不折腾,还当什么校长。一定来啊,别说没时间,我让丽丽联系你。

愚同说,行。莫船也说了,要去看看你,就这次吧。

连舟说,那就说定了,你也算市局领导的,来了,我面上也有光。这也算你们说的仪式教育的内容呀!愚同说,你还能联系的不行,行了,到时我想法去。

放下电话,愚同脑海里能想来那个场面,想想这才是教育。教育不就是一个陪伴成长的过程吗?可这过程要由好多事情组成的,怎么折腾这些事情教育也就成了什么样子。

愚同就想下周自己怎么去?以什么身份去?这家伙能叫自己,怕也请了县局,只不知吴股长去不去,自己不是想同他见见面,说说话么?

对雷公初中作为一个大校,是刘连舟来后慢慢体会到的。

学校不光人数众多,历史悠久,人才极多,雷公更是县城以北教育大镇,镇上除了雷公高中、雷公初中,雷公镇中心小学外,还有两家幼儿园,还有一个厂矿子校,镇周围还有一个军营。镇政府院内有座雷公塔,离镇不远的北山上,还有着名的雷公寺,北边的五六个乡镇的初中毕业生,大都要在雷公上高中,所以雷公的繁华是天灵不能比的。

雷公也比天灵离县城近多了,与县城之间只隔了一个东社镇,虽说这儿还叫山区,但是雷公的情况比川塬的青牛,常营等地好多了。雷公初中的好几任校长不是到县城中学当校长,就是直接到县局当了股长,主任,有些还当了科级领导。所以雷公初中是县城和阳湾的中学外,大家最想去的地方。

但是刘连舟再有了动的想法后,却没敢想去雷公。因此,当宣布他到雷公时,心里还是一惊,能成为雷公初中校长算是在关东教育界站稳脚跟了。

回头想时,连舟没料到那篇报道的影响有那么大。

但他知道,由愚同策划的那篇报道打开了他的上升通道。

当自己把九年制寄宿制试点的经验材料给愚同后,愚同又专门用一个周末到学校看了一回,从生活保障、日常管理、宿舍营造、心理辅导、亲情电话、营养餐实施、课外活动和劳动都有可行做法和特点。

于是,愚同联系了报社,同报社认识的负责教育板块的记者谈了全市九年制寄宿学校试点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希望市报社做一报道,并着重推荐了天灵九年制。

当然也给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然后就是记者来市局给王科长讲了。

王科长一想,当然也好,就与领导沟通后也同意对全市九年寄宿制试点情况进行报道。于是王科长就安排愚同协助这项工作。而采访就从市局领导开始,然后包括王科长,资助中心的主任,到县局的领导,最后才在关东县局的陪同下到了天灵进行实际采访。

看了学校各种为寄宿制而改变的设施,又采访了学生、家长、老师,最后才采访了校长。

整篇报道站得很高,从市局的整体安排到关东教育局的具体安排,以及天灵九年制学校的创新性落实措施。

在突出刘连舟及学校时也赞扬了关东教育局,进而也肯定了市局,特别把关东的张局长加以特写,把他与连舟当成两个主角来报道。

报道是刚放暑假,在市报上以一个大版面隆重推出的,一时间引起很大的反响。

听吴股长说,一些县局还为此前往学习取经。在天灵出名时也让关东教育出了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连舟在找人活动后来到雷公的。

自然,这样的安排,大家除了祝贺连舟不会想到别的什么,只能认为他是在天灵干得好才受此重用的。

虽然都还是校长,但所有人都明白雷公的校长分量有多重。

雷公初中以1200人的规模成为全县第四大初中,只是雷公的教育质量并不突出,只能算中上,还排不到全县前五,而且有一半的住宿生。

这也是刘连舟来时张局长对他的要求,创新举措快速提升雷公初中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让雷公初中在北部山区的教育中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所以来到雷公初中,连舟没有如在天灵时一样花一学期去观察思考,而是在了解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后,就大胆开始了他在雷公初中的新政。

所谓新政,就是针对雷公初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一是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彻底改善校园的整体环境,改善师生的办公、学习和生活条件,更换设施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甚至对校门重新装饰,为大家创设一个优雅安静的学习生活场所,大力营造环境育人氛围。这些做法能较快的赢得大家的赞誉,也是人人可看得见的。

二是以只争朝夕,质量立校,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勇争一流的校园文化。从作息时间、考试排名、表彰奖励、职称晋升、班级文化、宿舍文化、活动文化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宿舍引进军事化管理、学生早起激情跑操、推行新式广播操、树立学习标兵,重奖质量先进教师,鼓励大家争第一当先进。大力倡导文化育人。

三是强化艺体活动,人人培养一爱好,让学生动起来,让学校活起来。下午最后一节是活动课,加上晚饭时间是全校活动时间。从运动场到各个部室,尽可能地使用起来。大力倡导艺体育人,活动育人,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

除了这些改变外,学校一日被严格地划分为五块来管理。

第一大块是起床铃响到早自习时间,这包括起床、早操、早饭、迎接走读生、早卫生和早自习的管理。第二大块是早读到午休的时间,包括早读、上午课、课间操、午饭和午休的管理。第三块是午自习到晚自习前的上课活动时间,包括午休起床、午卫生、下午课、活动课、晚饭的管理。第四块是晚自习到就寝时间,包括晚自习、送走读生、就寝的管理。第五块是师生就寝时间,包括夜间巡查、查宿管理。

每一块时间都是正式上班时间,只是上班的内容不同,到岗的人员不同,职责不同。

每段时间有负责人,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而连舟参与到了每一个管理环节,并且每一段都有自己的标语与口号。

而标语与口号,他要求说大白话,直奔中心,言简意赅,不止挂在班级,刷在墙上,而是要实时朗诵,入脑入心。

管理这么一个大校,刘连舟知道作为校长,他的表率作用,坚持原则与人文关怀态度至关重要,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扎在了学校,并要求所有人员魂归校园,以校为家。

并且明确提出人生在于斗争,奋斗就是幸福。

而且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唯一能跟上时代,不被时代抛弃的武器就是学习,而且是在条件不比城里好、家庭不比城里好的情况下的斗争。

所以斗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天地斗,要不怕冷不怕热,不讲客观条件不好,不埋怨生在农村,长在山区。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越不好,越要斗争。斗争就是改变,斗争就是不因这些客观原因影响自己目标达成。

其次是与人斗,这里的人就是周围人和社会上的人,与他们的不良言行斗,与他们对你的轻视和侮辱斗,与他们对你的不支持不肯定不配合斗。

最后就是与自己斗,与自己的懒惰、自私、胆怯斗。

只有这样的斗争,人才有精神,人才是积极的,主动的。

而在与这一切斗争时,积极主动地克服一切困难,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就是奋斗,而奋斗就是幸福。

目标不必多,不在大。因为远大的志向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所以成绩上提十分,名次升五位就是学生的目标;教师带的成绩有提升,名次有上升就是目标;多读一本书,坚持早起,坚持跑步,学习一项技能就是目标;班级拿到先进,比赛获胜就是目标;教师转化一个差生也是目标;认真上课,听课也是目标。

只有这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了,我们的大目标就能实现,而任何目标的实现,没有奋斗是不行的。

奋斗不神秘,很具体。不想早起,但能早起就是奋斗;不想做作业,但能做作业就是奋斗;跑一万步吃力,但能坚持下来就是奋斗;能改掉不良习气,就是奋斗;不敢发言,不敢大声唱歌,而能大胆发言,大声唱歌就是奋斗。

毛主席说,灰尘不扫不倒,扫一个灰尘都要用力用心,何况别的事,所以认真做事,坚持认真做事就是奋斗。

这一个个奋斗组合在一起,人生就会有收获,就没有虚度光阴,人生就是幸福的。

刘连舟发现自己不但爱讲话了,而且发觉自己越讲越有水平。

不论是在一个班级,还是当着全体学生,全体老师的面都能侃侃而谈,都能说出有深度的话。

自己一天也极兴奋,每日脑海中总是工作的事。

每天比学生起得早,比教师睡得晚,而且爱到学生中去,爱到老师中去爱,一起跑操做操,一起排队打饭,一起打球下棋,爱下班听课,爱参与阅卷,也敢于面对挑事、生事、闹事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也敢于向检查人员向上级提出意见、建议和看法,更敢于对欺凌师生的人和事说不。

刘连舟能感到学校的变化、师生的变化、也能感到大家对自己的认可和赞扬,更能体会的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自信和走在大道、正道上的自豪与骄傲。

有时也会一个人静静坐在房中沉思,在沉思中迷恋于这种奋斗的人生。

他相信自己越来越是本色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