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38章 九年制就是把小学生当大学生来管

九年制学校试点对大家都是个新鲜的事情,原来的铜镜除了留下中心小学外,把其余小学学生全都集中到了中学,一下子多了近300名学生,加上原来的300多人,学校有700多学生了,年级也从一年级一直到九年级都有了。

好多学生要在校住宿,吃饭,学校改扩建了宿舍,扩大了饭厅,也一下子涌来了不少原来在小学的老师,每天学校总人来人往的。学生们刚开始住校,好多家长也不放心,不断有人到学校看孩子。看着一年级那些六七岁的孩子,自己要端了碗打饭,吃饭、洗碗,春华就觉得这集体生活真的能锻炼人。

只她的工作没有受多大影响,还是两个班的英语,一个班的班主任。但是寄宿制了,学校的管理也多了起来。为管宿,为学生在校的活动,为吃饭的事,为夜间巡查的事,学校不停地开会,不停地调整着人事安排。

因为还是试点,所以各种检查就多了,学生们打扫卫生的次数也多,每天要填写的各种表格多,上报的东西多,这个班主任当得倒特别费劲。

大家有意见,学校也有意见。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一到下课,小学生跑得满院子是,农村孩子本来就野,课间他们干什么的都有,追逐打闹的,摇树采花的,从楼梯护栏向下滑的,一个课间不时听到这儿有哭声,那儿有叫声。加之小学老师来后,对原来中学的有些制度不适应,基本上对他们有利的就跟着来,不利的就想法抵触。

光一个纪律,强调了好几个会都没从根本上有什么改变,这天下午又说要开会。

会议的主要内容仍是为了学生安全抓管理,为此有了几个新的规定,把所有老师定员编岗。大意就是把学校里学生能去的地方按岗位设定出来,每个课间,吃饭后的活动时间,老师也别在办公室呆了,全到校园去,让在楼道、走廊、操场、楼梯上看着学生,监督学生玩,确保学生活动时不出问题。学校明天就在每个岗位把老师的名字都贴上,值周老师,每个课间也进行检查。

另一个改变就是饭后学生的活动时间大大压缩,把学生收到教室来,各上一节自习,由老师看着做作业,别让学生再在校园里疯了。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安全。当然,老师们休息的时间就少了,显得就十分辛苦。校长希望大家能切实按学校的规定来。

会散后,大家就议论说,这一天不都一点休息的时间没有了吗?老师一下课就站自己的位置上,连回办公室喝口水的时间都不给吗?

牢骚归牢骚,可还要这么做,一开始大家也新奇的,也就基本按规定来,管学生,跟自习。慢慢地学生也被教育过来,一吃完饭不敢在外面玩,要到教室。

这样,一天在教室坐的时间就特别长了。即使在校园玩,也是有老师看着的,可对学生来说,有老师时的玩儿和没老师时的玩儿没法一样,好些学生也就不玩了。事实上看着满院老师,也不知道玩什么,就顺墙跟人一站,排成一长行一个挤一个。只不少老师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寄宿制学校问题越来越多了。

那天值周的老师说,这寄宿制真不好弄,学生年龄差异太大了,给九年级学生说的话,一年级学生能听得懂吗?咱那国旗下讲话全是给中学生讲的,不是给小学生讲的,这教育不就是要把小学生提前当大学生来管吗?又说这九年制,到了六年级,不就是再升七年级吗?哪有个毕业的概念,我一说你们是毕业生,学生就笑。想想这九年制不就是把小学生取消了吗?

有的老师说其实像王家庄,刘家河这些村子离校并不远,让他们住宿有什么必要?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打发这么多的时间,本来上学、放学的路上他们走走,说笑些,也算一天的乐趣,现在全圈在学校,晚饭一吃,做完作业后让他们干什么?八点多就让他们睡觉,能睡得着吗?学习哪是这事,那是全天候的信息吸取。

有老师说,人家合校肯定有合的好处,教育还是要有规模的,现在一个班的学生多了,上课老师也多了,老师和学生都有集体感了,也不能说没好处。另一个老师说,合也没错,可小学有小学的特点,这合在一起,你不看全跟着中学的制度和作息时间走了吗?这对小学生有什么好呀?

方春华听着大家的议论,也觉着这九年制是个怪胎,学生从六七岁上学,要在这呆九年,到十四五岁毕业,全是一个环境,一群老师,这对求知欲强的学生来说,真不是件好事。再说六七岁的孩子与九年级学生差了快七年,基本上两代人了,要用一个标准来衡量,真的不好,看来是得试点下,看看利弊,否则这样搞下去如同大家说的没什么好处的。

不过春华带的初二与新来的学生还没多大关系,她还体会不来,只是感到烦心的事是越来越多了。

她每天也忙,尽可能的在校把一天的工作都干完,下午下了班她要提前坐通市区的班车走。老师的便车多是摩托车,有时也坐一段,到市上后公交车就多了。一天来回奔波也忙的,碰上有了晚自习那就没法回了。心海把他的摩托也骑下来了,有时自己要回还要他来接。心海也当了班主任,一天也忙的,更要来回带着铜镜,自比她更辛苦。好在租的房子,离他学校近些,比自己上班要方便些。

今年关府一中第一次招生,学生都是招考进来的,既是新学校,又要创牌子,也就抓得紧。两人自九月开始日子便十分地忙碌,难得有一点空闲,不由会对周末很盼望。

周内方春华被这九年制搞得晕头转向,每日回来也感到十分疲惫,心里就想着自己的工作到底是要变变了,哪怕近些,到一个小学去也好的,不像现在总为这些琐碎的事在忙碌。

这周末洗了整整一上午的衣服,中午饭后心海说学校还有事就走了。自己就睡了一会儿,不料一下子居然睡过头,看表时已快五点了。正看手机时,响了,是莫船。问她干啥呢?她说了一片乱麻,还睡过头了。莫船说,晚上没事了吃个饭,好久没见了。

春华不知心海回来不,也不见儿子铜镜,就说我等会儿给你说吧。就给心海打了电话,心海说他们还没弄完,可能晚上还要加班,又说铜镜去他同学家了,他会操心带回来的。春华一听就说,那她晚上出去会儿,就不做饭了。这才给莫船回了电话。

想想也真是的,来关府安家也几个月了,也没好好同莫船、丽丽聚聚。

方春华去时,原来是莫船一家人,他和尚萍梅带着孩子来的。见她一个人来了,莫船还问心海和孩子呢?春华就说了她和心海的情况。

莫船说,这寄宿制学校看来就是忙。莫船下午在青鸟忙完,萍梅就带孩子出来了,说要在外面吃饭,莫船就想叫叫春华。听萍梅说她现在是名师了,还到各地去讲课。他现在办这个学校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要想法认识更多老师的。看来是可以通过春华介绍些名师的。

莫船一说这话,春华就说我什么名师呀,全是阴差阳错。萍梅老师当的挺好的,只没这样的机会。莫船又问心海工作还好吧,听丽丽说调到一中了,你们家也算团聚了。又问了他们高新区的事儿,听说今年建了高新小学和高新中学,明年还要建一小和一中的。

方春华也不是太清楚,就把自己知道的说给莫船,也说自己明年也想调调的。三个人就围着这高新区聊了些。春华还问她咋没叫丽丽,莫船说她哪有空,新幼儿园投用后,她整日忙着。自己去看了几回,建的不错,环境挺好的,这家伙还是能折腾。春华说她倒好久没见了,又问他学校的情况。莫船说人数有了增加,但还需努力,要与更多学校进行接触。三人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愚同和连舟他们。莫船说,萍梅,你不知道吧,他两人都变了,一个到了政府办,现在天天跟着县长,连舟跑到天灵中学去当校长了。

连舟前几天有事,还到关府,两人也聊了,还说等他在天灵稳了,叫大家到他学校去。春华一听倒一惊,说都有变化了呀,这变化还挺大的。莫船说要有变化的,他们也听说心海调下来了,你们在关府安家了,也都觉得好,看来大家的生活都有变化了。后来又随便聊了些,吃完后自己也担心孩子就回了。

回去的路上,春华倒不知今晚莫船叫自己吃饭是为啥?听他讲的似乎也没什么事,可春华觉得不会没事的,却又不见他说,也不知他咋了?也没想到愚同、连舟他们变化这么大。就想自己那会回关东讲课时给愚同打电话,他说刚变动才第一天上班,感情就是那天才到政府办的。

可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个电话给自己说,心里就有些酸。不由拿出手机想打个电话,可想想还是发了条短信“今晚同莫船吃饭,听说到政府办了,原来是我上次打电话时才上班呀,祝贺你!”编好后,春华又看了一眼,才发出。

李愚同是在办公室收到短信的。下周要用一个材料,他晚上来加个班,也快好了正准备回家。

但春华的短信让他一惊,才想起自己刚上班那天春华的电话,自己过后却一直没有再联系,其实同莫船没有联系也好几个月了。而她和莫船一起吃饭时说起了自己,难道是莫船怪自己没联系而故意同春华说起,让春华提醒自己吗?

愚同想想不可能,可细想却也并非一点可能没有。看来自己不能光埋头工作了,该走动走动的,欠人的终是要还的。

李愚同给春华回了信,说“到政府办上班后也忙乱,安顿好后一定去关府看你们,谈不上什么好仍是个跑腿干活的命,还在加班呢。”发完后他就回家了。

到家睡时同明侠说,虽没法完全肯定,但我来政府办同莫船肯定有关系,他今天通过方春华给我捎话了,这么久了,是该去看看他了,否则就让人家觉得我太不懂事了,这事我是欠人家的了。

明侠说,莫船不至于吧?真是他帮你了,按说会给你打招呼的。愚同说,按理是的,可不说让你知道后那种欠就更强烈了,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呀。肖明侠说,怎么能是无缘无故呢?在阳中时你们不挺好的吗?

愚同说,当初好是好,可这好并不能成为他可以不计报酬来帮你的理由。肖明侠说,我说你过了,好就是好,怎么就不行呢?我看你到政府办后,越来越猜疑了,觉得什么事都有目的有私利的,难道人与人之间就没真感情了?

愚同说,真感情有,可怎么就是你能碰上呢?再往深里说,所谓的真感情真还没有。人与人有感情不假,可感情中并不是没有利益计算,只看早晚罢了。

肖明侠说,行了,要看你就去看看。就是没这事儿,你也应去看看的,别一天在心里老琢磨人,不就跟一县长么,搞得你是县长似的。我知道你现在重要了,可也用不着把人都往坏处想吧?我现在也算沾你光了,你跟的张县长管卫生,你现在是县长秘书,我们院长局长都对我高看一眼了。可即使高看一眼了,可我一天不还干的那些事吗?不要一觉得谁对我一好,就是想通过我巴结你,巴结县长。我看你想多了,行了,好好睡吧。

愚同没再多说,只说但愿我想多了。

就躺下睡去,可却怎么也睡不着,不由想这几个月的生活。

不论如何,来政府办这几个月让李愚同的生活一下子发生了太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