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06章 书中没有黄金屋谁还读书

李愚同在小学待着,却拿着中学的教师资格证,让他为难的是不知参加小学的新课程培训还是参加中学的好。

问了别人,大家还是认为他参加中学的好。小学的在县上,中学的还在关府教院。放了寒假后,他打听好日子就按时赶来报了名。

这新课程培训分为两个,一个是通识,是人人要参加的,学的也是一个内容,一个是学科培训,要参加学科培训首先要参加通识,每期一周时间,四十课时。李愚同只有先报名参加通识培训。

通识培训报名收费在大礼堂。他上午去时,礼堂里已满是人。收费的人员把桌子摆在礼堂的台子上收钱,要培训的教师站在下面,说话、递钱什么的都要仰了脖子。

人少时还有秩序,可人一多,就有些乱,教院的教师也烦。愚同看着这人头乱动的场面就心里急躁。把通识学员证放在上面就在下面等着叫名字,这一等就好长时间。前面已有几个等的不耐烦的老师同教院的教师有了争吵,愚同听着时心就更烦了。一直等到快到中午下班时也没有轮到。

教院的教师让把各自的学员证拿下去,下午来了再排队交。交了的教师说,这学员证是按次序排的,这一发不等于下午要重新排么,上午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不就作废了么?就说让教院的教师再收一会钱,至少把上午的报完。

教院的老师不愿报,只说他们下班了。又说你们不拿,丢了他们不负责。教师们就有气,就说让教院的教师拿着也行,下午就按这次序收行。教院的老师又说他们没有替人保管培训证的义务。就有老师有气的说,教院咋是这样子?那收钱的老师说,教院就是这样子,你觉得不好,可以不来,教院老师没逼你来。有老师就起哄的说,送钱来了么。那老师说,教院不稀罕。大家就嘘声一片。但不论如何上午这钱是交不成了。

到了下午,愚同哪儿也不敢去,就在礼堂等。直等到两点上班,收费的老师才来。又将学员证递上去,排了队,这一等又是好长时间。有教师看样子是夫妻俩都是教师,就说他有妻子培训完的书,不买书了。那老师说,你不培训也行。就将他的放在一边。这教师只有交了书费。

愚同最终交了钱,培训费六十元,书费二十九点八元,又说没零钱了,就按三十收。愚同知道自己不能说什么的,交了费就到领书的地方去领书。

可书没有,没领上书的老师还不少,就问咋办?那发书的教师说,他只管发书,别的事他不知。有老师就说,既然没有书那就退书费吧。那发书的说,他没有收钱。大家就到了交费处。收钱的教师却说,没有书不是他的事,他只负责收书钱。大家就有气。有教师就骂,这真有些要钱不要脸。愚同也有气,可知道这气没处发。

第二日来上课,他想得来这些课是怎么上的。可上着时,心里还是发慌。下面大家吵吵嚷嚷,讲的人胡吹乱谝,东拉西扯。即使是认真讲的也是无用的,一个教师倒大胆,一上来就说他讲的没用。新课程改革没用,培训更没用,大家无非就是为拿这个证,没这证听说让你不上岗,不升职称,所以你就来了。

你来了,我就要讲点啥,可讲那么多都没用,不讲又不行,所以我只有讲了,讲那儿算那儿。然后就说我们建国五十多年的教育是失败的,不如民国时搞的好,那时的中国可以说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今天有谁?没谁,都弄分数,弄钱去了。又说搞的什么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问大家觉得有啥不同么?没有,全都一样。只是理论翻新,实践照旧。又说中国要听领导的话,这领导让人害怕。又说这培训就是这样,你看做的这些所谓的课件,初一的课,下面全坐初三的学生。一堂课全如电脑程序一样设计好了,这就是大家要学的示范课,优质课,新课程的教法。大家听了也就笑。又说,咱们的教育不抓分数就乱,一抓分数就死。搞什么一旦和切身利益挂钩,再好的事也就问题出来了,不和切身利益挂钩,再好的事也没人当回事。你说怪领导,还是怪教师?大家就又笑。

这教师讲完后,大家说这还讲得好。可听完所有的课你就是不明白,这是在培训什么,又是为什么培训?后来搞了一堂发言课,下面的教师倒说的多,讲起各自学校的事,倒都能引起大家会心一笑。教师的灰色心理看来不是一人独有。

愚同不大说话,说什么呢?讲课的老师都说了,他一日两百元的补助,不讲还真对不起这钱。可讲也没用,这书上的也不是啥真理,不过没用还是要讲。又说有些老师还要退书费,这又退的啥?培训的人数本定好了,可你来了,非要交钱培训,不收你钱还不行。你想要那证呀,可教院按领的证给教育局交钱。所以不让你培训吧,让你再跑一回,这车费怕就能抵书费了。不过收了你的钱,给你不发书也不对,但你领了其实也不看。有没有书其实一个样,没书还好,不麻烦。

所以你不要为交了钱没领到书生气。就像这培训一样,没用吧,可你敢不培训么?你不敢。这培训费怕就比书费多多了,但为啥你不出声呢?又说教院办了高中和培训技术的学校,让招生。说招一个学生三百元的回扣,你对这用心一下,你培训的钱不是出来了。所以人家聪明的教师是会想问题的,不像有些教师光盯着那书费。

愚同有些听不明白这些话要表达的意思,搞不明这样的教院存在的意义,更搞不明让他们听这些内容的意义。只觉得教育上的好多事都在两可之间,听的讲的都不能太把这当回事,可又不能不把这当回事。所以自己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也就在心中对自己说是不能把培训当回事的。

看着培训他们的老师,愚同知道大家真的都一样,无非是要到馍的叫花子和没要到馍的叫花子的不同罢了。

那天快完时,他突然接到连舟打来的电话,说他也在关府。而且问他知道自己和谁在一起么?他说不知道。再通话时,接电话的居然是莫船。愚同就有些惊喜的说,你回来了。

莫船说他不但回来了,而且现在就在教院门口等他。愚同又是一惊,说他马上出来。挂了电话,就跑到门口,果见连舟和莫船站在马路对面朝他笑。

三个人见了,倒不知说什么,只一个忙着给一个发烟。正说时,连舟眼亮,说,那不是白老师么?大家转身望去,见白发省正在一边站着等车。莫船他们就走过去打了招呼。

愚同问,白老师,你这是干什么?白发省见是他们三个也有些惊喜样的说,来培训的。你们这是?刘连舟问,哪有校长培训这的?

白发省说,校长也要求培训的,不培训不行啊。愚同说,这培训有啥意思,你倒还来?白发省一笑,说,本来就不为啥意思来的。不搞培训教院养一帮人干啥?对了,我听说你们几个都离开了阳中,莫船还不干了?

莫船一笑说,干不下去了。白发省说,不干了也好,干啥都比干教师强呀,干教师,人总要咬你,教师没得人咬了,就咬学生。刘连舟说,白老师,我听说你到了雷公中学,那可是个大校。白发省说,还不就是那回事,钻在学校里,觉得自己还干了点啥,出来一看,自己啥也不是。你们几个这是干什么?莫船说,也没事,知愚同在这儿培训,来找他聊聊,白老师没事的话也和我们一块走,坐坐吧,有好多年没见白老师了。白发省说,我也没事,准备到市上转转吃个饭。要么咱寻个地方坐下聊聊?大家见白发省这么说就相互看了看,说好。几个人就坐了车到了市上,莫船找了家中档的饭馆,几个就进去坐了。

几个人坐下一扯,就扯到教育上的那些事,扯到阳中那件事,扯到刘斌。白发省心情倒好似的,连喝了几口酒,说,你们也不是外人,这些年来,我好歹也算个校长,可当着时心里难受。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怎么弄下去。照愚同说的,教师还有些灰暗心理的话,那校长连这心理都不能有。你看到的,碰到的,见到的,遇到的,让你就没法把教育这个事当成个事,可它又是个事。我想当校长,想当上后弄点事。可当上后,你才知道你弄不了什么事的。别人看到的就是我从小校到了大校,我从没房到有房了,就弄了这点事。走在人面前有时也觉得自己像回事了,可只有自己心里知道自己是什么,自己什么也不是。人们都说校长怎么霸道,怎么缺德,怎么贪。可当上后,许多事由不了你。一个校长说你权大吧,你什么事也能弄,说你权小吧,你连个教师都不敢动。没有分数,没有成绩不行,有了也不行。它似乎就在两可之间,却又不能说它无所谓。

说到这里,白发省停了下,又喝了杯愚同倒的酒。连舟说,是难呀,一个校长要把各方面关系摆平的确不易。白发省说,我听说你们三个后来都也多少参与过管理,也自然知道一碗水端平说起来易,做起来难。这一歪就歪出问题了,大家对你就有了意见。可你端平了也不见得好,也是问题。有时候就是端不平才能放下事,太平了反不能。

愚同说,白老师你也干了多年的教育,也是领导,你说这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到底怎么搞的好?我只觉得这学校里的事太多了。

白发省说,中国的教育要说问题,我就觉得它太世俗化了,既然世俗化了哪能没有争斗。再说了,对世俗化的学校管理就是要制造争斗,这争斗息了,那争斗起了才好。没有争斗了,教师就没法管了,领导说透了就是放事的,可没事了领导放什么?

连舟说,要这么说,刘斌倒是这方面的行家。白发省说,刘斌是行家。校长一起,骂他也好,夸他也好,没人不说他精明,会弄事。可太会弄事了,就也是一个人的短处了。啥事到了极端的程度后,下面的路就不好走了。所以阳中那事要说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不出那事,也就出别的事,但他算得上一个应试教育的英雄。

愚同说,他还是个英雄?白发省说,当然了,如果承认应试教育是个现实,那么他就是个英雄。要搞应试教育,就要是他那种搞法。应试教育说白了就是为了利益,为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它既然是一种利益教育,那么就要利益的看待它,你这么看时不就觉得他是个英雄么?莫船说,可那种搞法对大多数学生是种伤害?白发省说,自古以来不是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么,利益教育不是平均教育,就是为一些人利益的。照顾到所有学生,那还能是应试教育么?

连舟有些感叹的说,白老师当了校长倒有不少体会。白发省说,体会谈不上,只是有感而发。莫船说,那这局面就没法变了么?

白发省说,你想让教育变成啥样子?它在中国又能变成啥样子?不是只教育成了一种利益,而是所有的行业都成了一种利益,在这种局面下你让教育变成什么样子?说实话教育中若没有了利益,怕就没几个人教书读书了。

莫船就不出声,想想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话,白发省说的也不错。书中没有了黄金屋后,人们读书干什么?这是很多人不想的问题。其实这道理自己又何尝不明白,为利益读书再不好,总比读书无用论好吧。想想也是的。可如此了,教育也就真的很可怕了。

几个人又说到了阳湾其它的人和事。白发省说了个事,倒把大家吓了跳。他说,王建有去年调到北丰镇当专干了。可你们知道他现在在哪?在县检察院。我听知道的人讲,王建有在阳湾时干尽了坏事,好多事你们想都想不到。莫船问,真的吗?

白发省说,快判了。这人当年在阳湾时多神气,那些小学校长把他当爷一样供着,可谁能想到这个结果。又说起魏林科,周连生,刘胜利等人。白发省听了大笑了一声说,他们都不是你们看到的那样,就象你们想不到王建有那些事一样,你们也想不到他们背地里做过啥事。好多人没出事,不是他没问题,而是他运气好。其实人心是相通的,我也不是好人。在教育里混着,我都不知怎么去做一个好人,更别说去做一个好校长了。人呀,复杂着来。

几个人听了便不知说什么好,就喝酒。这酒喝的一直到了半下午。白发省说他还有点事,才散了。开钱时,白发省死活要开,说他好歹一个校长,每年十几万从他手中过,这点权还是有的。几个人这才没有争。

送走白发省,刘连舟说,咱们去哪里?愚同说,找个地方再聊些。莫船说,咱到丽丽哪儿去吧。她叫了我几回,我都没有空。今个要不是碰见连舟说你在教院培训,咱还不好聚。我回来这些日子还没和谁联系呢。愚同说,她在么?莫船说,打个电话问问吧。

这电话一打,丽丽就说,好呀,你们三个什么时候已钻在一起了,我这儿春华刚过来。大家一听就说这可巧了。于是就打车到了丽丽哪儿。

春华还没有和莫船、连舟见过面。这一见,都好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