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41

  《九阴真经》抄出十本的时候,楚蓝才想起一件事来,那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梵文写的。

  她全然给忘了。

  楚蓝想起来这事儿懊恼得很,她原打算亲自去追回段皇爷的。

  《射雕》原着里就是他和天竺僧师弟一起给翻译的经书梵文总纲,如今自然也要着落在他身上。

  但黄药师却说,这事儿飞鸽传书叫丐帮弟子帮忙拦住段皇爷,可比楚蓝去追快得多了。桃花岛在东,大理在南,截然不同的方向,她这会儿去追,说不定要一路追到大理皇宫去才能把人找到了。

  楚蓝心里想的是正好趁这个机会去大理游玩一趟也不错,但她没敢说出口。

  只能任由黄药师传信出去,把段王爷也请到了桃花岛上来。

  桃花岛上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楚蓝想起来《神雕》里,黄药师嫌岛上人多太吵闹,直接留信出走,说要另择一处幽静处独居。黄蓉和郭靖到处去找她爹爹,无意中开始守襄阳的。

  现在岛上这样乱哄哄的。

  他不会偷偷跑了吧?

  这会儿他爱妻好好的活着,要不了多久可能就会怀孕了,《九阴真经》也只等着段皇爷来了以后帮忙给译出来,他们就可以一起学经书上的武功了啊?

  而且这会儿的黄药师才三十出头,他常年习武内力深厚,单看外表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年轻得很。

  跟《神雕》故事开始时他的人生际遇、年纪、心境都是截然不同。

  再说是他非要她带着学生一起来的,不是她故意要找这么多人到岛上来烦他啊!

  楚蓝没想起来这件事也就算了,想起来之后就有些坐立不安——她这位大哥不走当然好,要是因为她带了一大堆人来把清幽雅致的桃花岛上搞得乱哄哄的,反倒把主人给赶走了,那她可要于心不安了。

  为此黄药师教课的时候,楚蓝都明显用心了许多。

  她想着自己尽量表现好一点,别惹得大哥生气心烦,《九阴真经》梵文总纲翻译出来,全本抄录给了该给的人之后,她就能够带着学生们出去闯闯江湖了。

  这一趟燕京之行让她隐约摸到了一些传授剑法的窍门,当然要得再出去试一试。

  届时她可以跟这位黄大哥说好,半年在岛上跟着他好好上课,半年出去带学生也就是了。

  两全其美。

  结果叫黄药师看出来楚蓝学习进度变快了,立刻开始给她加课程。

  楚蓝:“……”

  这日冯蘅教楚蓝学琴。

  是的,不光是黄药师一个人,连冯蘅也开始教楚蓝读书习字了,琴棋书画样样都想给她安排上。

  黄药师教楚蓝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术,冯蘅则是完全担负起了读书习字的责任。

  她学富五车,一手簪花小楷写得精致又漂亮,颇具风骨。

  楚蓝这种半文盲看过之后都觉得她的字属于艺术品的范畴,可想而知冯蘅的字有多好。

  那是连黄药师也自叹不如的。

  这样的大书法家要教楚蓝练字,而且跟冯蘅接触得多了,就知道她实在是个性情柔和温婉至极的人。她一双桃花眼湿漉漉的像还没有长大的小动物,笑意盈盈地、专注地看着旁人的时候,那人肯定是百分百无法拒绝她的。

  楚蓝也拒绝不了。

  只能含泪给自己加课。

  妥协了一次,后面自然而然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天知道她在桃花岛上的生活有多忙碌!

  今日她就要跟着冯蘅学琴了。

  楚蓝也没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个,反正冯蘅给她做了一桌的江南口味的好菜,吃得乐陶陶的时候,她随口一提,楚蓝稀里胡涂地就答应了。

  她又不好意思反悔说自己不干了。

  只能含泪学琴。

  楚蓝深深认为,现在在桃花岛众人的眼中,她大概除了武功还过得去之外别无所长。

  她也从不掩饰这一点。

  除了一手字写的跟才开蒙的幼童差不多之外,琴棋书画她样样都不擅长。

  因此冯蘅教她学琴时,先弹了一曲江南女子们唱爱唱的《采莲曲》给楚蓝听,又问起她生平最爱听什么曲子。

  别说,楚蓝还真有一首百听不厌的曲子。

  她穿的就是武侠世界,更加不可能忘了这首曲子了。

  最妙的是,黄沾先生谱写的这首《沧海一声笑》时只用了我国古代的“宫商角征羽”五个音阶,楚蓝这会儿唱出来也一点儿不违和。

  她虽然什么乐器都不会,但嘴巴哼唱两句还是会的。

  《沧海一声笑》曲子极其简单,歌词也不长,楚蓝反复听得多了,即便相隔多年,此时照样记得一清二楚。

  她只哼唱了两句,冯蘅便“咦”了一声。

  古今音乐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否则《十面埋伏》《将军令》等古曲不会流传千年经久不衰。

  好的音乐,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知音欣赏。

  冯蘅坐在桌案前,纤纤玉指轻轻放在面前的瑶琴之上触着琴弦,微微侧过头倾听楚蓝唱一首她从未听过的乐曲。

  二人此时在精舍右侧高处的一座亭子里,海风徐徐,日光融融,一身薄衫的冯蘅肌肤胜雪,在暖阳照耀下近乎透明,绿鬓如云,佳人如梦,她的目光清亮而又专注。

  楚蓝唱到第二段时,冯蘅指下琴音袅袅传出,已经能够跟上她唱的曲子了。

  楚蓝从头唱第二遍时,不仅能听到明净浑厚的琴声,还能听见古朴大气的箫声自不远处传来,吹奏的也正是楚蓝哼唱的《沧海一声笑》。

  楚蓝索性慢慢闭上了嘴巴,不再献丑了。

  琴箫合奏,二人默契犹如伯牙子期,心照神交,意气相合。

  这首《沧海一声笑》给二人合奏得潇洒飘逸,悠然自得。

  楚蓝竟然从他们夫妻二人合奏的一曲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磕到了糖。

  这首曲子不光是冯蘅嫣然夸奖好听,黄药师也十分喜爱。

  很快便教的他几个徒弟都学会了。

  又过了没多久,连黎生等人也都会跟着哼唱了,楚蓝听说也在学着用乐器演奏。

  就在这时,段皇爷一行人由丐帮的人陪同着到了桃花岛上来。

  听楚蓝说需要他翻译《九阴真经》当中最要紧的梵文总纲一事,这位性情宽和的前辈欣然同意,只用了大概半日不到的时间,就将梵文全部翻译完毕了。

  梵文翻译成汉字后字数并不多,很快就又抄录出第二、第三份来。

  楚蓝直接将整理完整的一部《九阴真经》上下册连同段智兴翻译出来的那一篇一起,送给了他。

  “劳烦您千里迢迢跑这一趟了,正好当面把经书给了您,也免得我们再往大理跑一趟。”

  段智兴再是平和的性子,总也是个习武之人,习武之人一见武学宝典总是难免心动。

  他问道:“楚女侠你果真要把这经书抄录了给我们人人一份么?”

  楚蓝点头说道:“您不用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行。对,在燕京城楼上我不就说过了么。武学典籍既然由前辈高人写了出来,那自然就是给人学的,否则他自己心领神会就是了,写出来干什么?”

  她一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此时说起来也是半点不带犹豫。

  “再说,很多时候武学也都是有门坎的,就像是我的越女剑法,我很愿意教给有意修炼的习武之人,可有的人天资有限实难领会一招半式。我以为《九阴真经》也是一样。传不传出去其实没有什么要紧,可能一千个人看了也不一定能有一个人学会上面的高深武功。”

  楚蓝还拿冯默风举例说道:“就像是默风,他如今要学我黄大哥自创的桃花岛绝学,还要跟我学越女剑法,《九阴真经》他就不打算练了,说是贪多嚼不烂。我想放在江湖上许多武林同道当中也是一样的道理,许多人连师门传下来的武功尚且不能融会贯通,学到十成十,《九阴真经》就算给这样的人看过又如何?”

  至高水平的武功秘籍,世上大多数人就算看得倒背如流,也很难学会。

  否则中原武学又怎会一代一代式微?

  段智兴点头说道:“不错,是这个道理。”

  他微微一笑双手接过了楚蓝递出来的经书,说道:“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

  段智兴这一份送了出去,黄药师自然也以最快速度拿到了翻译过的全本《九阴真经》。

  楚蓝便要出门去亲手把剩下的送出去。

  她第一个要去的就是终南山。

  《射雕》原着的时间线里,这会儿王重阳已经没多少时间了,楚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想再试一试。

  《九阴真经》里的梵文总纲翻译出来后,结合着经书上册的基础内功心法,修炼用以疗伤有奇效。

  《射雕》里遭欧阳锋重伤的洪七公修炼后,原本再难痊愈的内伤全好了,内功不进反退,武功比修炼之前更高。

  出家成了一灯大师的段智兴为了救黄蓉造成的损伤也全好了。

  这两人修炼《九阴真经》上的内功心法疗伤时,都已经是当时武学宗师,内功自成一派,练起来也没有任何妨碍,反而融会贯通,大有益处。

  那王重阳当然也可以。

  如今有了这个机会,楚蓝自然要把完整全本经书给他送去叫他赶紧试一试。

  倘若能够治好他的旧疾那自然再好不过,治不好,她也总是尽了一份力。

  幸好,《九阴真经》果然神奇。

  楚蓝把经书送去,说明了其上的内功心法疗伤有奇效后,王重阳练了不多时,就笑着告诉她原本已经复发的旧疾隐隐有痊愈的迹象。

  到了深秋时节,满山树叶金黄,楚蓝领着冯默风、黎生等人照她原本的计划奔波在金宋交界处诛杀欺压普通百姓的官兵,偶尔遇上了也会惩处几个江湖败类。

  还没有到她回桃花岛的时间,桃花岛上却传来了好消息——

  她嫂子冯蘅有喜啦。

  有楚蓝时不时地敲边鼓,陈玄风和梅超风的事情很顺利地告知了黄药师,他既没有说好,也没有反对,但平日里陈玄风和梅超风偶尔相会,他也只作看不见。

  随着冯蘅有喜的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陈玄风和梅超风打算上禀恩师二人想要成亲的事情。

  紧接着,终南山也传来好消息,王重阳不仅没有患病,武功又精进许多。

  终南山来的这封信是周伯通写的。

  信上不仅夸了王重阳武功大为精进,还狠狠地夸起了他自己。

  【师哥在修炼内功上一日千里,这会儿已经深不可测了,我觉得楚蓝你再来跟他比武,谁胜谁负可不一定了!你要不要来终南山上再比一比?我也看了你送来的经书,咱们全真教的道士不少都看了,但就算是有师哥从旁指点,学会的也不多,让你给说中啦!我可不一样,我从内功心法到武功招式都学了!师哥说我天赋好,学的不说十成十,八九成是有的,你要是不来终南山跟我们师兄弟比试的话,我就要下山去找你打一架啦!咱们要再比一次才能知道现在的天下第一是谁!】

  楚蓝看信时几乎能想象得到周伯通写信时眉飞色舞的模样,她忍不住想笑。

  当今武林,无一不认楚蓝这个天下第一高手。

  她出入燕京城如入无人之境,杀金国御赐亲封的赵王与杀一个街边升斗小民没有任何区别,尤其城墙上冠绝古今的剑招,着实吓破了金人的胆,他们也不敢想什么报复,只远远地躲着她。

  一听说楚蓝又出现在金宋边境,无论金宋官兵登时都格外安分守起来,有些实在畏惧楚蓝的甚至还开始对平头百姓仁和宽厚起来,颇有“为民做主”那个意思,边界在线的老百姓日子都要好过许多。

  如今家住在边界在线有许多百姓家里头都立了楚蓝的长生禄位,日日烧香盼着她能常来常往。

  可惜这位楚大侠一年里总有半年是不见人影的,好些百姓想起这件事都忍不住叹惋连连。

  西起临洮、兴元二府,直到东边的归德府、建康府,万千百姓牢牢记着楚蓝的名字。他们清清楚楚地记得,楚大侠是在边界在线来回闯荡了十五年后销声匿迹的。

  那一年的秋天她照样又是从楚州出发,一路策马到了最西边的秦州、西和州,复又返途。

  一点儿异样都没有。

  第二年,她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那年秋天,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没能再等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每每想到都是担心不已。

  好在她常常带在身边的两个少年还在,他们都说楚大侠好好的。

  百姓们才算安心不少,可牵挂总是无法抹去。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记法,与楚蓝熟识的众人只记得,她是在黄蓉十四岁那一年突然湮没无闻的。

  事后桃花岛的众人常常回想起那日、前一日、前两日、甚至前三日……

  都没有想起什么异常。

  真要勉强说起有什么跟以前不同的话,似乎只有冯默风的越女剑法大成了。

  那日他的一剑,桃花岛上空浮现了万千雪色剑影,与楚蓝十六年前在燕京城开阳门城楼上使出来的一模一样。

  可徒弟出师了,做师父的便要不告而别么?这是个什么道理?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却也无法找到楚蓝问一问她真正的缘由了。

  只余下一段越女剑法的传奇在江湖中口口相传,经久不衰。

  小剧场之韩小莹的烦恼:

  华山论剑后,不管江南七怪走到哪里,不认识的人一听韩小莹自报家门,就要问一句“越女剑楚蓝是你什么人”,认识的人更要追着她问越女剑的厉害之处,要不就是直接要跟她讨教武功。

  她不接受切磋不行,接受了打完他们还要对着她大摇其头:越女剑不过如此!怎会成为天下第一?

  韩小莹:……

  我没有说过自己天下第一啊喂!

  就很懵逼、就很烦恼。

  后来那位素未谋面的越女剑楚蓝得了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头,更不得了了。

  江南挑战韩小莹的武林豪杰直接排起了长队。

  韩小莹:…………

  越女剑天下第一=我用越女剑法=我天下第一?

  就是说,想给自己的剑法改个名字了QAQ

  嘤嘤嘤虽然我没有三更,但我两章加起来有八千字QAQ也很多了!

  算我欠你们一千二百字,明天争取还上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