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高原演义>第32章 为横财挺而走险

魏风就依仗着在高原这么多年积累的人脉,依靠着对高原的熟悉,开始进入沙漠腹地、戈壁深处、无人区,寻找原子弹实验基地残留物。

有一次,在一个偏远的废品收购站发现一奇特的金属固体,外形呈椭圆形状,金色并略带其他色彩,轻轻碰撞就会火花四溅的东西。魏风仔细打量后断定此物就可能是那个宝贝,经讨价还价,最后以5万元购得。刚拿到手,还没有出手就被抓住。

只因他不知底细,而且辐射高达正常的百倍,身体受到伤害,才没有被判刑。

还有一次,他的朋友不知从哪里搞到一点核原料,为躲过安检,他们就把浓缩铀和铅一起装入万宝路香烟盒中,企图过关。他们自以为可以获得上千万高额利润,哪知还没有出手就被抓获,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跟踪了一年,魏风觉得风险太高,对人的伤害太大,不值得冒险。

于是就转道寻古董、玉石,收集高原陨石。

青藏高原离天近,流星雨下滑中还没有完全烧尽就落到了高原上,所以,陨石比平原多。

为此,魏风还真有不少收获。

但利润高,竞争大,争斗厉害,甚至因为利益,差点被人杀掉。

只因自己对高原地形熟悉,侥幸逃脱。

但做的时间越长,魏风胆子越小。

做这一行,越不显眼越好。

魏风知道自己的劣势。人不高,但粗壮、头大、眉毛浓,斜视三角眼,声音粗犷,相貌特征明显,做得一次坏事,就会被人记住,被人追杀。

有时就是无巧不成书。他一直担心三年前在德令哈沙漠无人区无意闯入的抢夺陨石打杀事件,迟早会被人发现,被人追究。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虽然他不是主角,但他隐约感觉当时廖雨辉就在现场。

当然,当时黑灯瞎火,沙石飞扬,一片混乱,大家可能记不住他。

但当时对方有一人武功高强,打得他的人不断后退,动作有点像廖雨辉那天在兰州机场附近农庄,与崆峒道长比武时的手法。

廖雨辉应该慢慢地对他会有点印象,特别是混乱中他扔去的那一块石头……。

“男子汉顶天立地,想那么多干啥。今天够累了,好好休息,明天还要陪冯主任、云总去看看青海美景。”

黄娜看到魏风婆婆妈妈的,有点不耐烦地批评道。

魏风自己也觉得有点好笑,头也不回的就跨步走出咖啡厅,乘电梯上了自己的房间。

当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晴空万里,天蓝得醉人。

8点,大家相聚在自助餐厅。

虽然魏风和廖雨辉各自有心中的小九九,但那都只是捕风捉影。

昨晚能源公司董事长的好消息,还是让大家今天感到特别高兴。

魏风说:“大家一直认为黄河水都是泥沙滚滚,今天我安排大家去贵德古城看看,自古有天下黄河贵德清,让你们感受不一样的黄河。”

他们都很高兴,希望看看黄河为什么到了贵德就变清澈了呢?

魏风的安排是周到而详细的,他经常与各种人打交道,知道工作做到位很重要。

当他感觉自己的实力不能达到接待的高度时,他会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掩盖自身的这种缺陷,让前来帮忙办事的领导感到高兴、满意。

这或许是商业的套路,时时让关心你的人看到希望,充满信心,助力成功。

本来说好九点出发到贵德,但早餐时,廖雨辉突然才想起,昨天在孟达天池时,答应跟北京李秘书汇2万的机票款之事。

他对云中天说:“云总,我看这两条线上办的两件事都与张山峰有关系,钱就要张山峰出吧。钱虽不多,我们不能既出力又出钱,更要看看他的诚心。”

云中天知道廖雨辉是冲着他来的。他不好拒绝:“那我马上给张山峰电话。”

张山峰这几天可是既兴奋,又心急。

云中天与请来的领导来青海两天了,他一直还没有机会见面交流,还一直跟着他的对手魏风在一起,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资深商人,他考虑得比较多。

他不知道廖雨辉的底细,更不知道廖雨辉北京朋友的底细。

但他还是相信云中天,相信云中天上面的关系。为此事云中天半年来,多次专程来过青藏高原,与他一起见过省市几个关键领导。有些是在领导办公室汇报,有些是在酒店喝茶,有些是一起到附近走走。领导对云中天都很客气,而且都是讲的心里话,跟他分析此事的可能性和没有任何可能性整个情况。

张山峰虽然是“60后”,但他确是名副其实1960年出生的,是“60后”中最大的一批。

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30多年的老商人,他对接触的人的实力、关系、为人能够一眼了然的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张山峰是湖北人,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干部,转业后不愿留在城市,回到家乡的林场当了场长。

解放后的林场,可是顶呱呱的好单位,没有关系,想当一个林场职工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时的干部是终身制。张山峰的父亲一当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直到老去。

他父亲抗美援朝的背景、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低调踏实为人,一心为公的精神,在当地口碑相当好。

别看只是一个国营林场的领导,在60、70年代,即改革开放之前,那可是人们羡慕不已,流着口水、做梦都想去当一名林场工人的好地方。

在林场吃的是国家统销粮,享受的是城镇户口,即国家户口,每月还有几十元的工资。

对广大农村户口的农民来说,有统销粮吃,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虽然中国的红色革命是依靠农民兄弟和农民运动,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方略取得成功的。但革命成功后,工农产品与工农生活巨大的“剪刀差”所形成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鸿沟是越来越大。

这些现象现在的“80后”、“90后”是根本想不到的,更别说“00后”了。

在这种优势的环境下,张山峰他们几兄弟都生活得特别好。

他们从来没有饿肚子,没有缺过衣服穿。

彼时,国家并没有什么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林场丰富多彩的野味、菌类等动植物,将他们几兄弟滋润得白白又胖胖,发育良好,比同龄人高大威猛。

同时,通过父亲,父亲的老上级、老战友、老部下的关系,他们接触到了一些当地官员与名人。

这种代际转移的隐形资源特别重要,是今后经商发展、或从政当官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这种代际转移更加固化,世袭更加显性化。

这在信息透明时代更加明显突出:有钱的更有钱,有权的更有钱,没钱的更没钱。

这就是公认的马太效应。

后来,张山峰的父亲因为身体原因,来到当地县城当县外贸局局长。

那时,中国开始实行正式代际转移政策--顶班制。

张山峰运气特别好。第二年,他就顶父亲的班来到了当地的县外贸公司当司机。

因为有父亲的光环和关系,天资不错,勤奋好学的张山峰从司机到业务员,再到股长、到副局长、局长,一路高升。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是打地洞,“顶班”成为当时中国的一大特色。

青藏高原的魏风是这样,西安的廖雨辉也是这样。

彼时,能够顶班的人可是特别令人羡慕。

一是显示父母的地位,象征着父母的身份,二是说明顶班者从此远离了农村苦海,走向了城市生活,成为了一名真正实体城市人。

别看现在资本主宰世界的时代,工人似乎成了社会的最底层,最弱势的群体。

但那时的工人却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好工作,司机更是当时最好的职业之一。

当时,在农村,就是一个手扶拖拉机行走在乡村小道,一大帮的小学生都要围着追赶,观看。

彼时,国家提出的“农业机械化”蓝图,对农村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让农村的孩子夜不能寐。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改革开放一旦启动,滚滚向前的洪流就谁也不能阻挡。

张云峰所在的外贸局,随着改革的深化,外贸局变成了外贸公司,最后变得只剩下一个符号。

张山峰作为外贸公司的最后一名总经理,也只能是徒有虚名,孤家寡人一个,最后不得不走向自我救赎。

下海后,张山峰利用国营企业时候积累的人脉关系,很快圈起了自己的事业地盘。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利用邮政车辆、军牌车辆,每往返一次云南,将外省的香烟倒卖到湖北,就有几万的收入。如果往返多次,那可是十几万,几十万的收入。那里,内地一个公务员的年收入还不到5000元。

有了资金,张山峰就通过关系,在父亲以前林场的山上开发一些小型煤矿等其它矿产资源,可谓财源滚滚来。

随着生意的做大,他不满足本地的发展。于是,跟随中国开发大西北的步伐,到内蒙、陕西,新疆发展。不仅开采煤矿,而且还淘金,组建运输车队。进行多元化经营。

但一次大的煤矿安全事故,让张山峰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意受到巨大打击。他有的生意破产了,有的经营艰难了。人一旦走下坡路,有的关系就疏远了,有的关系就消失了。

他一定要想办法突破,争取往日的辉煌。

时时刻刻想着关系,想着成功一件大的生意。

5年前,张山峰筹集1000万元资金,在一位新疆成功的家乡老板指点下,来到新疆柴达木盆地的河谷开始淘金。

俗话说:条条蛇都咬人。

在新疆淘金也非常艰难,自然条件、环境要求、资源保护、人脉关系、利益分配,都会随时给野外开采金矿带来灭顶之灾。

这些,对于一个奋斗30多年,渴望最后能翻身的张山峰来说,变得希望渺茫,也变得痛苦异常。

去年底,当他来到青海寻找商机时,民营老板魏风关于可燃冰生意的信息,让他燃烧起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