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走的那天, 黛玉一直心神不宁的,在宋氏那儿写功课, 连着写了几页,都出了错, 宋氏知道她心里不好受, 主动问道:“要不出去散散心?正好你大嫂子也有空了。秋临山的枫叶这几天也红了, 咱们看红叶去。”黛玉苦笑道:“婶娘和大嫂子不是要去赴陈家的宴么?秋临山一来一回, 少说两三天,时间太赶了。况我如今也没那个心情,苦着一张脸, 吓到昭昭就不好了。”

  宋氏道:“我知道你心里不平。世界上许多事没那么容易的。不过你放心罢,南安王府把别人家的女儿送去救自己家的人, 如意算盘打得震天响, 但要我说,他们回来后的日子不见得多好过。”

  黛玉道:“那荣国府不是更难过了?他们巴巴地把探丫头送给南安王府做‘义女’远嫁和亲, 不就是指望着南安王府能念着这份情, 遇到什么事儿的时候,能帮扶一把。若是南安王府自身都难保了, 他们又要如何自处呢?这个蛮国王妃,我看比不得昌平公主的西藏王妃的。”

  宋氏心里想道:“也不知道玉儿的外祖母家犯的是什么事儿,不过都到了要把女儿送出去和亲的地步了, 想来没那么容易打发。只是他家又没有人有实职,在那些清闲位子上也能犯那种大事么?”只是这话却不好跟黛玉讲的,一来怕她担心, 二来,在背后说她外祖母家的闲话,终究不好。

  婶娘慈爱,却有所不知,黛玉对外祖母家可能会犯下的那些事,其实心知肚明。舅舅们虽没有实职,但毕竟有国公府和贵妃的名气在,加上王子腾这几年可是一路平步青云,风头无两,别人肯定要给荣国府面子,这其中能做的事儿可就太多了。别的不说,她交上去的那本账本子就显示了,金陵那几家或收买、或排挤了几任巡盐御史、江南织造,不在其位,胜在其位了。荣国府虽不是主谋,但甄家已被抄家查办,拔出萝卜带出泥,荣国府要有什么事,肯定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别说南安王府此役战败,惹恼了圣上,便是没什么事儿,怕是也保不住他们。更何况,南安王府自己的事儿只怕更大。探春这次牺牲,最多只能稍微拖延一些皇上的问责,而且恐怕还拖延不了——毕竟,答应送贵女去和亲的可不是皇帝。

  她算得一点不差,云嵩父子两个刚到京里,就有一道圣旨下来,削官降爵,收回了当年御赐的匾额不说,还彻底废了王府的兵权,南安王府的亲兵彻底编入胶州军,以后便是再有什么战事,恐怕也不会派云嵩去领兵打仗了——此举几乎绝了云家东山再起的路。云渡本是出了名的青年才俊,当年与林征同年考的武举,林征在晋阳屡建战功,他难得出战,却铩羽而归,不用别人说,他自己心里就不好受,为此消沉不已。南安太妃看见了,又是生气,又是心疼,遂与侯氏商议:“你姐姐成天给这家说亲,给那家做媒的,自己的亲外甥,也没见她上过心。”

  侯氏心道:“上次云渡成亲不是姐姐做的媒?难道你满意了?什么事不是你自己做主,别人选的你看得上么。”却并不敢真的,让她帮渡哥儿留意留意。”

  谁知忠勇侯夫人帮着张罗着,云渡自己却怎么也提不起劲来,仿佛祖母、母亲、姨妈都在操心的是别人的事一样,侯氏背着婆婆偷偷劝他:“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你想也白想。别惦记着以前的人了,对谁都不好。”其实云渡又何尝不知?馥环便是真嫁给马兖,说不定都比在自己家时自在。只是他们少年夫妻,也算是情趣相投的,他当然也有过幻想,想着兴许等太妃百年后,馥环还愿意给自己一次机会。只是这次败仗一吃,就更担心林家人看不起他了。况也不用林家人,稳赢的仗打成这样,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云嵩自是也不好受,乘胜追击的命令是他下的,被蛮国俘

  虏的这两个月,虽说也没短了吃喝,但败军之将,有何颜面可言?他自觉堕了祖宗名声,又阻了儿子前程。况家里也不太平,太妃一向脾气不好,云浩和季氏的小儿子也一病不起,云浩本就不满太妃偏心,如今更是摩擦不断。那毕竟也是云嵩唯一的孙子,自然也着急得不行,更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故而借酒浇愁之余,一向不管家事的他也教训起嫡子来:“忠勇侯夫人也是为你好,你这么耷拉着对她,教养哪儿去了?”又道,“难得太妃肯让别人张罗这事,你不高兴,是想让太妃一把年纪了,还要亲自操心你的事吗?也太不孝了。”

  “不孝”这样的指责,也没几个人能当得起。云渡忙跪下,不敢再言语。只是依旧心有不甘,还是命人偷偷地送信去了林家。只是上次那个替他传信的丫头翎儿这次却死活不肯,道:“上次帮着给姑娘传信,难道太太不知道么?只是懒得和我计较罢了,还要再犯,我真去庄子上喂猪了,到时候难道云大爷能管我的死活?你倒是告诉云大爷,死了这条心吧。”

  云渡的小厮苁越是翎儿的表舅,闻言便道:“莫非是我们爷看错了你们姑娘,她竟也是个趋炎附势的人不成?听说我们爷吃了败仗,就想另攀高枝?”翎儿唾道:“你当我吃你的激将法”苁越嬉皮笑脸地道:“这可不是什么激将法,你们姑娘要不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你说这种话?”

  翎儿闻言,指着他的鼻子怒道:“舅舅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你们爷怎么回来的?荣国府的姑娘现在已经到了蛮国吧?那可不是皇上派去的,云大爷此刻倒是可以浑不在意,就当没这回事,娶妻生子,洒乐一世。人家贾姑娘却是要背井离乡,再难团圆了。再者说了,凭什么云大爷打了败仗,别人不准生气?京里随便找个倒泔水的都能生气。你们家大业大的,蛮横惯了,竟然连别人看不起你们都不许么?”

  苁越也生了气,连道几声“好”,只道:“知道你们家如今跟着的主子发达了,看不起旧东家了,改日我要问问你爹妈,怎么教你的。”

  翎儿一向是个伶牙俐齿的,笑道:“你快去问,咱们做奴才的,几时拿自己的亲疏盖过主子的事了?我的主子说了,以后别说南安王府的人了,南安王府的雀儿都一只不见,你别说去找我爹妈,就是把我早没了的外祖挖出来让他骂我,我也不能答应啊。”

  苁越气呼呼地回去了。云渡一看他的脸色,便知信没送到,叹道:“果然不行么?”苁越道:“爷还是别想着那边了,如今已物是人非,人心都变了。”

  云渡道:“谁又没变呢?”到底是有些意难平,见到忠勇侯夫人的时候也流露出了一些。忠勇侯夫人自小看着他长大,对他的心思多少也知道一些,悄悄地道:“渡哥儿,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原来我也不是没想过,等太妃百年后,再去和他家说说,成全你们,只是如今却不用想了。”云渡问:“为何?”忠勇侯夫人悲伤地看着他,道:“你还不知道么?你母亲认的‘义女’,是她妹妹的亲戚,她妹妹哭得病了一场。”云渡忙问:“什么义女?”他忽然反应过来,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家里人也没具体跟他说。他其实难道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不敢问,怕知道了事实,自己心里承受不住罢了。如今听到忠勇侯夫人这么说,惊得倒退几步,跌坐在椅子上,只问:“不是找的丫头么?”

  忠勇侯夫人道:“人家指名道姓地要县主,你以为丫头小姐,真的看不出来?要是弄个丫头去糊弄,他们为难你们可怎么办?太妃也是用心良苦,跑断了腿,还舍下脸来,为你们欠下这许多人情来,才保你们平安回

  来。”

  南安太妃这些日子吃的苦,云渡自然也知道,原来雍容华贵的老太妃,这几个月也病了好几次,头发花白,皱纹也加深了不少,比前几个月肉眼可见地老态了许多。听到忠勇侯夫人这么说,他自然要说:“是的,太妃和母亲为了我操劳多年,如今我既然回来了,自然是要孝顺她们的。只是姨妈说的义女,又是谁?”他略想了一想,就猜出来了,“难道是荣国府的姑娘?”

  忠勇侯夫人点了点头。

  云渡先是想:“素来听说林太太和荣国府关系并不融洽啊……是了,大人归大人,孩子归孩子,别说和荣国府没有彻底闹翻了,就是真的闹翻了,一起长大的姐妹,还能不在乎不成?她妹妹如今是未来的太子妃了,在家里说话自然更是顶用。她发了话,林太太和馥环也只有听的。”又叹道:“终是我在痴心妄想罢了。”

  忠勇侯夫人道:“也不是你的错,只是你们到底无缘,你既然知道你母亲和太妃为了你用了这么多心思,倒是别只在嘴上说孝顺,倒是真的顺着她们才好。她们都这个年纪了,求的不就是你平平安安,成亲生子?辅国公尚可指望浩哥儿,你母亲可就你一个儿子。她生下来的时候,家里给她算命,还说她是有福的命呢,你看看她,可曾享过多少福?”她其实也知道,侯氏若是这些年受过苦,那多半是东平王府和南安太妃导致的,但有什么办法?她又不能劝那些人,只能劝劝云渡了。

  云渡既内疚,又心酸,只好唉声叹气的,倒是同忠勇侯夫人道:“先前是我不懂事,浪费了姨妈的好意,外甥在这儿先赔不是了。”

  “谁让你是我亲外甥呢!”忠勇侯夫人笑道,“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也敢放心大胆地去帮你相看人家姑娘了。否则我舔着脸跑来跑去的,你说一句不要,我不是白忙活?”又喜滋滋地去同她妹妹商议了。

  云渡送走姨母,却还是坐立难安,有心问问家里人,为了换自己和父亲回来,家里付出了什么代价,又害怕知道真相,没有脸面存活于世。况且云嵩原本意气风发的一个人,回来了以后被削了职,整日饮酒,难得有清醒的时候,他自己的御前侍卫之位倒是没明说要丢,可是什么时候当值,一直也没人来通知他。他倒也想过主动去问问,可是这次败仗吃得委实难看,他也没那么脸面去问。如今事事不顺,他在南海也受了热气,本来就有旧疾,几样一起积压下来,竟也病倒了。

  他这一病,一家上下也着了急,忙着延请太医,四处问过,都说除了旧疾外,要紧的是心病,开些安神降火的方子外,还需得他自己解开心结才好。云嵩含泪道:“若非我贪功冒进,吾儿何至于此!只恨病的人不是我。”南安太妃抱着儿子哭了一场,东平郡王府一直以来以云渡的舅家自居,此刻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也想法子替他去请医问药。

  云浩见状,心里更是不平,关起门来同季氏道:“只有他是家里的儿子,我们什么都不是!哥儿病了这么久了,可曾有谁来探过?他们不把咱们当人,咱们又何必自以为是,以为还和他们是一家子?”季氏虽为人怯懦,但爱子心切,亦觉得丈夫说得有理。两口子于是在家里闹起来,只说长辈不公,吵着要分家,把南安太妃气得后仰。自家正不太平呢,忽闻荣国府被抄家了,惊得问:“怎么回事?”正要站起,却是眼前一片空白,人直直地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