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307章 应有的代价

十八里桥之战是武装到牙齿的中华陆军,和英吉利封建领主军队之间的一次经典战役。

经历过多次战争洗礼的中华军队,使用了最为先进的线膛火枪和线膛大炮。

在射程和装填速度上占尽了优势。

同时中华陆军还使用了散兵加战壕的新式作战方法。

而英吉利陆军则是热兵器和冷兵器混用,步兵为主骑兵为辅的大杂混军队。

英吉利陆军的火枪和大炮,不管是在射程还是在装填速度上,都远远落后于中华陆军。

双方的伤亡比例,既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数月后陈兴显收到战报后,下令给第一重装镇“十八里桥英雄镇”的光荣称号。

而北欧战区三个镇和一部骑兵,此战后迅速的逼近了英吉利的都城伦敦,且半包围了该城。

南欧战区方向的战斗,也是非常的顺利。

他们取得的战果甚至比北欧战区还要大,合计打死打伤对面英吉利陆军八万多人。

一支装备不足、训练不足的陆军,是根本无法和中华陆军正面对抗的。

光靠堆人数堆出来像沙子一样的军队,数量再多也没什么卵用...

南欧战区迅速横扫英吉利南部众多城市后,兵锋直指威尔士。

两大战区的战斗,不光打败了英吉利人的陆军。

也彻底打败了英吉利人的抵抗意志。

中华陆军所到之处,各大城市的居民都是望风而逃。

当有了第一座三不留的城市出现后,他们都纷纷逃往了北方的苏格兰。

眼看中华取得了这样巨大的战果。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下令开始组建新的无敌舰队,准备开启第二次对英伦三岛的远征。

西班牙陆军的那几百人,也一直跟随着北欧战区作战。

当他们抵达伦敦城下的时候,一封封捷报就传回了西班牙国内。

腓力二世拿着那些战报到处炫耀。

就好像一个孩子突然考了一百分,在他爸妈面前跳着科目三止不住的嘚瑟...

在这些战报里什么中华陆军,那些斩获都是西班牙陆军打出来的。

中华陆军只是在旁边看戏而已。

毕竟他们当年一百多人,就灭了一千多万人的印加帝国。

现在用五百多人击败英吉利的六十万大军,也是非常的合情合理...

当中华陆军在围城的时候,这五百多人西班牙陆军,就开始奔赴英吉利各处教堂。

捣毁他们新教的圣像。

甚至腓力二世还专门让教宗派出了多名主教前往英吉利。

让他们亲眼看着伟大的西班牙王国士兵,是如何扞卫教宗的权利,是如何灭掉这些异教徒的信仰...

当这些主教返回后,对教宗也是侃侃而谈。

教宗不但赏赐了腓力二世大量的钱财,还允许他开征第二次远征英吉利的战争税。

但同时否定了他对于法兰西的进攻。

法兰西可是正宗的天主教国家,怎么能兄弟相残呢?

可以说腓力二世得到了他战前想要拥有的一切。

战争税收了。

英吉利本土打上去了。

教皇那边也赏赐他了。

国内的贵族们,对他也更加的支持了。

人嘴两面皮,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反正西班牙陆军登陆英吉利本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但腓力二世可不想就这么放弃法兰西,他准备和中华一起演上一场大戏。

他发现这种中华在前面打仗,西班牙跟在后面捡胜利果实的方式非常好。

是一种双方皆大欢喜的方式。

不如鼓动中华陆军继续进攻法兰西,随后西班牙人再以救世主的名义出现。

将中华陆军“赶”出法兰西。

这样税也收了、法兰西也占领了、还这么的名正言顺、教宗那里也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只是想要中华陆军这么做。

腓力二世知道他得付出更多的代价...

与腓力二世这样爱动心思,把失败当做胜利来宣传不同。

陈兴显则显得更加务实。

六国签署的条约,约定是在明年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主要原因是战役的主要力量,中华陆军要从英吉利抽身。

而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不对敌人展开外交欺骗呢?

比如签订一个什么互不侵犯条约之类的...

许仕林因此受命,在完成和西班牙人的谈判后,前往奥斯曼帝国。

只是首先得让腓力二世这只老狐狸,付出应有的代价。

为了尽快组成同盟军,中华和西班牙之前很多有争议的谈判细节都选择了搁置。

而就是这些细枝末节,让许仕林和西班牙的外交人员,从端午节一直扯皮到了中秋节。

西顿尼亚公爵,西班牙人的英雄。

是击败英吉利人海军,并登陆英吉利本土的西班牙英雄。

至少在西班牙国内,腓力二世是这么宣传他的。

当他带着残破的舰队返回国内的时候。

甚至连自己怎么死的方式都想好了。

却不想他在码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细问之下才知道。

中华陆军已经成功登陆了英吉利本土。

他也成为了不胜而胜的西班牙将领。

这种被迫胜利的感觉,其实并不好。

但为了西班牙国内的大局,西顿尼亚还是选择了接受这些荣誉、鲜花、美女、金银...

随后西顿尼亚就作为西班牙谈判代表,和鸿胪寺卿许仕林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

这场谈判之所以拖这么久,也是和他有关。

他知道中华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和中华的任何谈判以及利益交换,都必须小心翼翼。

现在双方谈判条约集中在几个主要方向。

第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华海军以何种方式进入地中海。

第二,西班牙军队怎么前往苏格兰。

第三,中华陆军怎么进攻法兰西,又怎么被西班牙陆军“赶走”。

在这个时代,想进入地中海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直布罗陀海峡。

当奥斯曼帝国的先知三世否决了修建运河的方案后,直布罗陀的地位更加重要。

陈兴显从来不喜欢欧罗巴人起得这些长长的名字,因此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首字重新命名了海峡,名为大地海峡。

大地海峡的最窄处只有二十多里宽。

中华一直在强调的海军进入地中海,并不简单的指战舰进入。

就这海峡,六支铁甲巡洋舰队想进去,也没有任何人能拦住。

关键是在于后勤,海军的大量补给舰需要一个安全的航线......